-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京西文錄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7742266
- 條形碼:9787547742266 ; 978-7-5477-422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京西文錄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五十余位當代京西文人為描寫對象,從其日常生活或文壇實踐入手,狀寫其心靈氣象、生存狀態(tài)與文化作為,展現(xiàn)其性情品格和文人情懷,勾勒出京西人的文化樣貌,構(gòu)建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shè)的當代人物譜系,解讀出京西文化乃至北京鄉(xiāng)土文化的內(nèi)涵意蘊。
京西文錄 目錄
王鳳梧
粗獷為人細膩為文
趙日升
心碑青蒼
田樹屏
益友如師
張玉泉
德高望重的文學耆宿
蘇寶敦
郊區(qū)文學的知春鳥
安法魯
現(xiàn)代版的老莊
顏景河
詩與仁厚共舞
張振乾
永遠的耿介
趙思敬
我心中的文藝勞模
馬福
用鏡頭記述歷史的人
邢一中
不老的詩魂
張吳
文學在歷史擔當中閃光
董華
文田寂寞兀自耕
宋家驤
曼妙的草木詩人
王德恒
赤子其人璀璨其文
楊亦武
成就文史兼修的境界
謝春生
鐫刻生命的年輪
顧夢紅
既為元老也謙恭
范金生
讓詩文互證
索俐
過往歲月的另類表達
陳玉泉
相知與敬佩的兄長
劉澤林
匠心書寫小城故事
張文喜
胸溢陽光鑄大方
宋春福
入仕為文兩相宜
吳海濤
讓文學照亮人生
崔立根
風流有自畫流年
劉仲全
大地開花香自來
王書樵
禪意畫驢也畫人
……
附錄
京西文錄 節(jié)選
他肚里裝的書的確多,幾乎是無所不包。中國的古典名著,只要你說出篇目,他都能給你敘述出大致的概要;古典詩詞的名篇佳構(gòu),只要你說出題目,他都能倒背如流;歷史方志,只要你點出方向,他都能給你作一番清晰的勾勒;地理名勝,只要你有所問詢,他都能給你作一番涇渭分明的描繪;文獻典籍,只要你有所借用,他都能給你提供有關(guān)的影印、圖像、版本、考據(jù)、索引。 若說錢鍾書是一座文化昆侖,趙思敬則是一座活的圖書館。前者在遠處,我等羨而不妒,似與己無關(guān);后者就在近旁,我等便自慚形穢、頻生汗顏。 趙思敬的淵博,源于他的家學根脈。他的祖父和父親,就好讀,敬惜字紙。他的父親,雖是工人,卻喜鉆研學問,遇到好的詩文,不僅研習,還恭恭敬敬地抄在本子上。我親眼見到,他父親留下的筆記,就有數(shù)十本。本子上的字跡,差不多都是小楷,很見功底。趙思敬參加工作后,也是工人,他父親就先開導他,做工人不意味著就遠離學問,要學會用書香修身養(yǎng)性,以便活得超逸脫俗。他聽父言,勤于閱讀。但父親還嫌不足,告訴他,書要能真正讀懂,并且裝進肚里,就要勤于抄,不僅摘句,要抄全文,且要用小楷,做到一絲不茍(后來趙思敬成了書法家,入了北京書協(xié),問他如何學書,他說,無他,抄書使然)。所以,趙思敬與其父一樣,也留下了很多抄本。娶妻生子后,家里的這種氣氛,也感染了母子,全家都手不釋卷。他的兒子剛小學畢業(yè),就把成人需要研修的古典文學必讀書悉數(shù)讀完。他的妻子,因飽讀詩書,悟性突出,被從售貨員的崗位,上調(diào)到公司黨委宣傳部,搞文案、做電視節(jié)目。他們家可謂是真正的書香門第。 后來,我以他們家為原型,寫了一部中篇小說《歡悅》,在大型文學期刊《長城》發(fā)了頭條,并被《中篇小說選刊》轉(zhuǎn)載,還被河北作協(xié)推薦為魯獎的參評作品。不是我寫得好,是原型的生活樣相好。其中的主人公好作古體詩,為了增減現(xiàn)場感,我也貼著主人公的身份炮制幾首。由于我不懂平仄,就找趙思敬請教,他一笑,把他父親的兩個抄本借我,一本是《邏輯學概要》,一本是《詩詞學發(fā)凡》。比貓畫虎地弄出兩首,嵌在小說里,一些文友讀罷,竟大加贊譽,以為我素有詩才。 趙思敬由于滿身書香,就寫了大量的文史小品,除了在各大報刊發(fā)表之外,還在他所在的廠報上以專欄的形式經(jīng)年連載,大光版面,吸引了燕化之外的許多讀者。這些文章應(yīng)讀者要求結(jié)集出版,為《聞喜堂筆記》《聞喜堂續(xù)記》,成了許多文化人的枕邊書。 20世紀末,趙思敬所在的燕化公司進行企業(yè)改革,搞一刀切,四十五歲以上的職工都被分流。或買斷工齡,提前退休;或自謀出路,實行轉(zhuǎn)崗。恰此時,《房山報》創(chuàng)刊,也恰好當時的區(qū)委宣傳部部長也是出身于燕化,對他有很深的了解,遂把他順勢調(diào)來。 以為是如愿以償,不想當時的主編不讓他管版面,而是令其做廣告事務(wù)。趙思敬內(nèi)心溫柔,不忍抗爭,但內(nèi)心的苦悶終究是要發(fā)泄的,便找到我。這既是出于多年來的相知,又是出于感情相近的信任。那時,他幾乎是天天給我打電話,可見苦悶之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