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671675
- 條形碼:9787513671675 ; 978-7-5136-716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內容簡介
中國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必須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因此本書以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為背景,在對世界一流企業的核心概念、特征與要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以國有企業為研究對象,結合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演進歷程和發展趨勢,分別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對國有企業成長為世界一流企業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重點對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國有企業改革的影響及成效進行針對性研究。在此基礎上,結合世界一流企業的標準,深入分析現階段制約國有企業成長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因素。*后,提出相應的策略,助力一批國有企業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實現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推動世界經濟的共同繁榮作出貢獻。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目錄
**章 研究背景和思路001
一、研究背景001
二、研究重點及創新003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003
第二章 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內涵與規律005
一、世界一流企業的內涵005
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成長規律與路徑009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定義014
四、中國國有企業成長為世界一流企業的價值與意義015
第三章 國有企業成長為世界一流企業的進展狀況分析022
一、國有企業面臨的公平競爭環境現狀022
二、國有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評價046
三、國有企業的公司治理效率評價069
四、國有企業的創新效率評價103
五、本章小結119
第四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國有企業改革的影響研究
——基于雙重差分的實證分析121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國有企業硬化預算約束的影響研究122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國有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126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國有企業治理效率的影響研究130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國有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研究135
五、本章小結139
第五章 國有企業成長為世界一流企業的制約因素141
一、國有企業公平競爭制約因素分析141
二、國有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制約因素分析146
三、國有企業公司治理效率制約因素分析152
四、國有企業創新效率制約因素分析168
五、本章小結175
第六章 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策略177
一、總體思路177
二、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80
三、高質量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190
四、保障機制200
參考文獻203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節選
構建競爭中性的營商環境 在國際上,中國國有企業常被質疑作為市場競爭主體是否公平參與了市場競爭,主要表現在政府補貼、政府給予的信用支持、市場準入等方面,享有許多政策和法律賦予的特權,而民營企業仍在融資、市場準入、稅收以及其他方面遭受嚴重的法律或行政意義上的歧視。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屬性,在2018年舉辦的B20(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阿根廷會議上,就曾有國家提出“列入國企扭曲競爭”議題。 據測算,從政府補貼來看,在中國境內上市公司中,2018年中央國有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所獲政府補貼金額的均值為4.3億元和1.53億元,遠高于民營企業獲得政府補貼的均值(0.73億元);從政府信用支持來看,在A股上市公司中,2018年國有企業平均融資額為11.1億元,而民營企業平均融資額則不足1億元;從市場準入來看,國有企業在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業開采環節占有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巴曙松,2019)。要實現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必須以構建競爭中性的營商環境為基礎。 自Kornai(1979)首次提出預算軟約束概念以來,國有企業預算軟約束問題就一直困擾著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盡管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從某種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和消除國有企業預算軟約束,但是該問題一直存在,也成為國際上某些國家認為中國國有企業競爭非中性的表現。國有企業預算軟約束會出現以下問題:國有企業對價格不敏感,導致資源配置效率較低和負債過高(羅長林和鄒恒莆,2014)。目前國有企業經營效率低和資產負債率高的根源是國有企業的預算軟約束未能得到有效解決(黃群慧和余菁,2019)。因此,為實現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和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必須破解國有企業預算軟約束的問題。 在戰略層面,硬化國有企業預算軟約束的根本在于明晰政府與國有企業的邊界,通過深入推進國有企業的產權改革,完善和鞏固以市場化為導向的公司化運作,真正實現政企、政資分開,消除政府和國有企業的競爭不中性行為。從實踐層面,一是幫助國有企業剝離政策性負擔,盡可能不賦予新的負擔。二是施行國有資本預算管理改革,不斷完善國有資本的收益分享機制。競爭中性要求國有企業能夠“獲得合理的商業回報率”和不享有特殊補助,嚴格按照公司法和公司治理機制規范的要求進行利潤分享,同時提高資本收益上交比例。三是建立健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和淘汰機制,根據國有企業破產制度,不斷優化和調整國有企業破產程序與配套機制,對于那些長期經營困難、虧損嚴重、資不抵債的國有企業,明確對其啟動破產程序,解決以往國有企業破產重組時依賴政府“兜底”這一難題。四是嚴格規范和執行相關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在梳理已有的經濟政策的基礎上,及時調整那些不符合公平競爭要求的政策,適時出臺滿足競爭中性要求的政策,以防止對國有企業的過度保護,更好地建設競爭中性的營商環境。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作者簡介
王禎敏(1979—),貴州遵義人,四川大學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現就職于貴州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參與國家社科課題3項,省部級課題5項,參與專著編寫3本,發展論文10余篇。 姚東(1984—),四川三臺人,四川大學博士研究生,現就職于成都錦城學院財會學院,講師,主持教育部課題1項,主研省市級課題10余項,發表論文10余篇。 楊加裕(1993—),四川眉山人,四川大學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稅收信息化,稅收理論與政策。 魏旭輝(1983—),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學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經濟發展與改革。現就職于成都錦城學院金融學院,主持省級課題1項,主研省市級課題6項,發表期刊論文10余篇。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