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培養(yǎng)孩子逆情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40221
- 條形碼:9787513940221 ; 978-7-5139-402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培養(yǎng)孩子逆情商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列舉了孩子們有可能遇到的困難,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建議,可以幫助家長更科學有效地培養(yǎng)孩子應對困難的能力。本書說理清晰,案例生動貼切,不但極具趣味性,實用性也很強,對想培養(yǎng)孩子綜合能力的家長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培養(yǎng)孩子逆情商 目錄
Part 1 從小事做起,提升逆情商 001
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002
勇于承認錯誤 008
鍛煉孩子的意志力 015
運動不但有益身心,也能提升孩子的逆情商 020
讓孩子通過閱讀培養(yǎng)逆情商 032
Part 2 抗壓教育和抗壓訓練 039
樂觀的孩子逆情商更高 040
主觀幸福感高的孩子抗壓能力更好 045
認知調(diào)節(jié),讓孩子學會正確看待問題 049
掌握解決問題的技巧,讓孩子更有底氣應對逆境 058
Part 3 正確認識,積極面對 067
放棄也沒關系 068
被拒絕也沒什么了不起 072
每個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 080
天賦是我們無法決定的,但努力的程度可以 084
Part 4 改變認知,有些問題不是“問題” 091
不優(yōu)秀也沒關系 092
被老師、家長批評也沒什么大不了 103
內(nèi)向也沒什么不好 113
有些事情要堅持到底,有些事情要“半途而廢” 121
正確應對考試帶來的壓力 129
Part 5 面對逆境,努力提升自我 133
如何調(diào)節(jié)負面情緒 134
遇到困難可以找誰幫忙? 139
正確歸因——如何從失敗中學習 148
“控制”逆境 155
Part 6 盡*大的努力,但不必抱*大的希望 159
家長如何應對自身的局限性 160
讓孩子自己站起來,不是讓家長完全放手 167
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173
真誠的贊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179
培養(yǎng)孩子逆情商 節(jié)選
被拒絕也沒什么了不起 我的好朋友阿青是個很優(yōu)秀的女生,工作多年后,依然積極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后來,阿青和幾個同事合伙創(chuàng)業(yè)。這當然是很好的事情,作為朋友,我真心為阿青感到高興。不過阿青也有煩惱,她告訴我,她總怕被拒絕,所以跟合作方談事情的時候,她總覺得沒有底氣,報價往往比較低。另外,她一般不跟實力太強的公司聯(lián)系,覺得他們大概率會拒絕自己,但她的同事對跟大公司聯(lián)系很積極。阿青一邊覺得同事在浪費時間,一邊又很羨慕他們的自信。 有阿青這種想法的人應該不在少數(shù)。我以前也跟阿青差不多,對自己沒有信心,怕被人拒絕。我后來回想了一下,覺得我之所以會害怕被人拒絕,應該是因為之前被人拒絕后,總會反思自己,覺得是不是自己做錯了,是不是不應該對別人提那種要求,是不是會讓對方覺得我很討厭或者覺得我不自量力……這樣的次數(shù)多了,我便很難坦然應對別人的拒絕。另一方面,這也會造成我難以拒絕別人提出的要求,往往委屈自己,答應做本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我想,讓孩子早點學會拒絕,同時也讓孩子學會坦然面對被拒絕的情況,可以讓孩子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瑣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孩子的逆情商,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會非常有利。 在如何處理被人拒絕這類情況方面,我的大學同學小馬很值得我學習。 小馬畢業(yè)后就從事銷售工作,所以對于“被拒絕”,她有足夠多的體會。她能很好地處理被拒絕的情況,否則她肯定沒辦法一直從事銷售工作。 我向小馬請教,怎么才能坦然面對被拒絕的情況。 小馬說:“被拒絕很正常啊。可能是因為我們的工作性質(zhì)不一樣吧,所以你沒有太多被拒絕的經(jīng)歷。像我們,每天面對那么多客戶,大部分客戶都會拒絕我們。可能是被拒絕的次數(shù)太多了,所以我現(xiàn)在對這個沒什么感覺。” “那你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呢?那時候你應該還不太習慣被拒絕吧?” 小馬想了想,說:“工作的時候已經(jīng)基本練出來了。我上大學的時候不是參加社團了嗎?那時候社團活動,我們要去學校周邊的小商鋪拉贊助。學校附近的小店我基本全跑遍了,大部分老板都會拒絕我們,只有很少一部分會被我們說動。” 我想象了一下那個場景,說:“我那時候就挺佩服你的。我感覺我根本沒辦法對那些店鋪老板開口。要是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去了,還被老板拒絕,那我應該很難鼓起勇氣去下一家。” 小馬笑著說:“其實也沒那么難。真的需要你去做的時候,你也能做到。剛開始的時候,我也不好意思去,在人家店鋪外面來來回回走了大半天。后來一咬牙,一跺腳,就進去了。進去以后,跟老板介紹情況的時候,我感覺我的臉都在發(fā)燙,聲音也在發(fā)抖。那老板看我這樣,忍不住笑了。我看她笑了,我也忍不住笑了。后來我就覺得,這些老板其實跟我認識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差不多,沒什么好怕的。去了幾家店以后,我就比較熟悉流程了,也沒那么緊張了。等把學校附近的店跑完,我基本就練出來了。” “看來還是得多練練才行。”我說,“那你剛開始被拒絕的時候,會不會覺得心里不舒服?” “會是肯定會的。不過我后來想想,被拒絕也很正常,畢竟是讓人家往外掏錢。要是我,我也不可能來個人就同意給錢。”小馬笑道,“那就慢慢想辦法唄,調(diào)整溝通的話術,看怎么才能更好地說服對方,不讓對方覺得煩。雖然大部分老板都拒絕了我,不過偶爾有老板同意贊助我們的時候,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可以想象,拿到贊助的時候肯定特別高興。”我說,“我比較缺少這方面的經(jīng)驗,別人一拒絕我,我就會在心里翻來覆去地想,特別影響我的心情。所以我一般不向別人提要求,偶爾要提,也會考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類的,覺得對方大概率會同意才提。” 小馬寬慰我說:“這也不算什么不好的事情,說明你比較有同理心。” 我說:“有時候也會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之前我們要跟一個別人介紹的公司合作,我同事讓我跟認識的人打聽一下,看這家新公司怎么樣。我有一個朋友,認識跟這家公司合作過的人,但我覺得,讓朋友專門去打聽,有點麻煩人家,就不好意思提。而且我跟這朋友不算特別熟,萬一人家說不想去問,或者怎么樣,我會很尷尬。反正*后我也沒開這個口。過了幾個月,這家公司該給我們結款了,但他們老板總是用各種理由拖,就是不給錢。我被這事搞得特別煩。后來我忍不住問我朋友,知不知道這家公司。我朋友跟我說了一堆這家公司的劣跡。要是我當初能早點問問朋友,我們肯定就不會跟這家公司合作了。唉,后悔也晚了。” 小馬說:“這倒確實是個問題。其實朋友之間,互相幫點小忙很正常,沒必要想那么多。而且就算被拒絕了也沒什么,可能對方也有自己的難處。再說了,被拒絕后你又不會少塊肉,有什么了不起的?” “理是這個理。可能還是經(jīng)驗少吧,多經(jīng)歷幾次就好了。”我想起自己的來意,轉(zhuǎn)而問道,“那你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沒有特意培養(yǎng)他這方面的能力呢?我現(xiàn)在覺得讓孩子早點學會應對被拒絕的情況挺重要的,不然以后長大了可能就跟我一樣了。” 小馬笑著說:“我家小岳臉皮厚,好像對這個不是特別在意。也可能是現(xiàn)在年紀小吧,忘性大。每次去商場,小岳都讓我給他買玩具。商場里的玩具多貴啊,再說了,他的玩具夠多了,所以我總是拒絕他的要求。小岳好像沒受什么影響,該玩就玩,下次去商場還會讓我買。” 我問:“那小岳跟別人相處的時候怎么樣?比如有小朋友不想跟他玩,或者不想把好吃的、好玩的東西分給他,他會有什么反應?” 小馬想了想,說:“這種情況比較少,我記得之前在我們小區(qū)花園里有過一次。我們小區(qū)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去小花園玩,大部分孩子是混個臉熟,也沒有玩得多好。那回是有個小孩帶了飛機模型去玩吧,小岳覺得新鮮,就跑過去湊熱鬧。后來他看得眼饞,也想玩,就讓那小孩借給他玩玩。那小孩舍不得,就拒絕了小岳。小岳覺得心里不舒服,就說那小孩‘真小氣’。那小孩聽了,可能有些生氣,就跑到遠一些的地方玩了。旁邊別的小孩也跟著他跑了,就剩小岳一個人在原地。” 我有點心疼地說:“那小岳心里肯定特別難受吧?” 小馬點點頭說:“肯定會難受。那天是我婆婆帶著小岳,她一直在跟旁邊的老太太聊天,沒看到事情的經(jīng)過。后來她見小岳一個人蹲在地上,用石頭畫圈圈,就走過去問他,怎么一個人在這兒,不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小岳說:‘我不想跟他們玩。’我婆婆問他怎么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岳說:‘他們小氣,我想玩飛機,都不肯給我玩。我不跟他們玩了!’我婆婆覺得小孩子嘛,遇到這種情況是難免的,沒當回事兒,就說:‘沒事,咱家也有大飛機。你想玩哪個,我們回家拿。’小岳沒吭聲,玩了一會兒,就跟著我婆婆回家了。” “后來呢?你是怎么知道這事兒的?”我問。 小馬說:“我婆婆回到家,見小岳看起來沒平時開心,就從他的玩具箱里翻出了好幾個飛機模型,讓小岳自己玩。小岳平時可鬧騰了,在家里上躥下跳的,嘴里還一直嘰嘰喳喳不停說話,鬧得簡直讓人頭疼。可那天他的動靜小了很多。我和我愛人都覺得有些奇怪,我就問我婆婆,小岳今天怎么了。我婆婆就把她知道的情況跟我們說了。” “后來呢?你們怎么跟小岳溝通的?” 小馬說:“算是跟你之前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差不多吧。小岳之前也會霸著玩具不肯給別的小朋友玩,我就從這方面入手,讓他試著理解那個不肯給他玩飛機的小朋友。小岳一直默默聽著,我本來以為我的話挺有說服力的,結果反倒是被他上了一課。”小馬說著,忍不住笑起來。 我一聽,忙問:“怎么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小馬笑著說:“我叨叨了半天,見小岳一直不說話,就問他有什么想法,覺得我說得對不對。結果小岳想了想,說:‘他不愿意分享,他就是小氣。’我一聽,覺得這孩子怎么就是說不聽呢,又試著教育他:‘你們又不熟,他不想給你玩很正常呀。而且那個飛機模型可能對他有不一樣的意義,他就是不想給別人玩,這也沒什么。你不是也有不想給別的小朋友玩的玩具嗎?’小岳聽了我這話,突然哭起來:‘我不想給別人玩,你們也讓我給了啊。我也給別人玩了。’他哭得喲,可傷心可委屈了。”小馬頓了頓,有些難過地說,“我們一直教育小岳,讓他學會分享,沒想到他一直記著呢。” 我試著想象孩子當時的心情,也覺得有些難過:“看來什么事情都要適度。” “是啊。之前有別的小朋友想玩小岳的玩具,小岳不肯給的時候,我們大人礙于面子,難免會讓小岳讓著一點,有時候還會說他,讓他‘別那么小氣’。沒想到他都記著呢。”小馬說,“我那天聽到小岳那么說,一下子清醒過來。以后,小岳不想給別人玩玩具就不給吧,他有拒絕的權利。” 我點點頭說:“聽了你說的,我也受到了啟發(fā)。拒絕和被拒絕本來就是一體兩面,我們想讓孩子坦然面對被拒絕的情況,就應該尊重孩子拒絕別人的權利。這個‘別人’也包括我們做父母的。” “是啊,如果孩子覺得拒絕別人不對,那在面對別人的拒絕時,難免會多想。而且學會拒絕本身也很重要。” 我贊同地說:“我有時候就是不會拒絕別人。像你剛才說的情況,要是別的小朋友想要我女兒的玩具,我就很難開口說‘不’。要是小孩因為得不到玩具而哭了,那我就更沒辦法了。之前就有過一次這種情況,雖然對方家長說不要不要,還責怪孩子不能這樣,可我*后還是硬著頭皮給了。” 小馬說:“那你女兒有沒有跟你生氣?”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沒敢跟她說。送出去的第二天就又買了一個新的,混在她那堆玩具里面。她現(xiàn)在基本不玩那些玩具了,輕易發(fā)現(xiàn)不了。” 小馬說:“小心她以后發(fā)現(xiàn)了,跟你急。就算是買了新的,跟她原來那個也不一樣。” “我知道,所以我一直不敢告訴她。看看吧,之后找個機會跟她說。唉,要是當時我再硬氣一點,能拒絕到底就好了。” 小馬安慰我說:“慢慢來吧,誰也不是一開始就會的。” “對了,小岳后來怎么樣?”我拉回正題,“后面他對這類事情是不是比較容易接受了?” 小馬笑著說:“還沒機會驗證呢。看看吧,以后肯定還會有類似的事情,慢慢教育他,讓他逐漸接受就好了。” 我想,不知道怎么拒絕別人,覺得被別人拒絕很尷尬的成年人應該不止我一個。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妨試著培養(yǎng)孩子應對拒絕的能力,也試著提高自己這方面的能力。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家長難免會拒絕孩子的一些要求,比如孩子想要新玩具、想買零食等。在拒絕孩子的時候,我們*好能考慮到孩子的性格,注意自己的語氣。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有些孩子覺得被拒絕了也無所謂,但有的孩子會覺得很受傷。 如果孩子是心思比較敏感的類型,平常很少提要求,那我們*好能認真聽完孩子為什么要提出這樣的要求,然后好好跟孩子解釋,讓孩子明白,我們拒絕他們的要求是因為一些客觀原因,而不是舍不得給他們花錢或者不喜歡他們。 在孩子被其他人拒絕,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要注意開導孩子,盡量不讓“被拒絕”這件事影響到孩子的心情。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注意讓孩子學會拒絕。如果我們從來不給孩子拒絕的權利,孩子又怎么可能學會積極應對被拒絕的情況呢?當然了,如果孩子做得比較過分,比如“霸占”著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拒絕還給別人;比如拒絕寫作業(yè)、做家務等,我們也不能慣著孩子。我們可以試著跟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權利和義務的區(qū)別等。 如果孩子的拒絕是合理的,我們就應該尊重孩子,而不能因為自己的面子勉強孩子。比如有些家長見別人家的孩子想要自家孩子的玩具,為了面子,這些家長就不顧自己孩子的反對,把玩具送給別人的孩子。如果自家孩子不高興,這些家長還會批評孩子,說孩子真小氣。這類家長的做法我是很不贊成的。 當然了,我也知道,有時候別人家的孩子哭鬧著想要玩具,自己在旁邊不出聲的話,確實很尷尬。我之前就是因為受不了那種尷尬,把我女兒的玩具給了別人。不過我現(xiàn)在想想,那種尷尬是一時的,當天過去了就過去了,但如果那玩具是自家孩子特別喜歡的,家長自作主張送人的話,對孩子的傷害、對親子關系的影響可能是長期的。因為別人家的孩子而傷害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不是正確的做法。 另外,我們也可以教孩子一些拒絕的方法。大多數(shù)情況下,如果我們想拒絕別人,只要誠實地說明原因就可以,不用想借口,更不用說謊。不過,在拒絕別人的時候,尤其是在拒絕關系比較親近的人時,我們*好能讓對方感覺到被尊重。我們可以用具體的例子提醒孩子,有些拒絕方式是不可取的,比如對方話還沒說完就直接說“不行”,或者直接說“我不喜歡你,不想跟你玩”等。 雖然我們前面說拒絕別人時不用說謊,但有時候我們也要學會一些“語言的藝術”。如果我們的拒絕方式可能會傷害到別人,那我們可以盡量拒絕得委婉一些。不過,有時候太委婉了,對方可能會一直糾纏,所以在言辭委婉的同時,我們的態(tài)度*好能堅決一些。 孩子如果不懂得拒絕他人,或者對他人的拒絕耿耿于懷,那必然會被許多不重要的事情影響心情,甚至影響到孩子的學業(yè)、未來的工作等。在遭遇挫折或逆境的時候,如果被這類事情影響心 境,那孩子可能會更難以應對,更難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想要培養(yǎng)孩子的逆情商,讓孩子學會拒絕別人,并學會理性接受被拒絕的情況是很重要的。
培養(yǎng)孩子逆情商 作者簡介
劉曉麗,畢業(yè)于廊坊師范學院,心理學本科,具有國家心理咨詢師三級證書、高中教師資格證。畢業(yè)后在圖書公司工作,任責任編輯、策劃編輯,亦從事寫作,創(chuàng)作領域主要為親子教育、女性心理等。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