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北大藝術評論(第四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5329
- 條形碼:9787100215329 ; 978-7-100-21532-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大藝術評論(第四輯) 內容簡介
《北大藝術評論》是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主辦的藝術類學術思想刊物。第四輯共收入各類文章20篇,分6個欄目:視覺理論,電影史論,百家藝譚,音樂與戲劇,個案研究,以及學術動態。書稿約28萬字。**個欄目包括3篇譯文,內容涉及視覺理論、靈異攝影、全景方法等前沿研究。第二個欄目電影史論收錄7篇文章,是對電影理論和現代東南亞早期電影發展的研究。其他4個欄目文章主題各異,但都饒有趣味,值得細讀。本輯基本上貫徹了該輯刊聯系國內外藝術學科的知名學者和學術新銳,立足史論,倡揚積極介入的當下批評實踐,以促進藝術學學科的理論建設和批評實踐等的學術宗旨。
北大藝術評論(第四輯) 目錄
圖像與視野——關于大氣視覺的實驗
影像與照片之間:
靈異攝影的系譜學
作為方法的“全景”——繪畫、攝影、模型與視覺中國
電影史論
未來如何?:電影史中的歷史時間理論
探尋海外光影——有關早期華語有聲片制作的補遺
日本軍政時期(1942-1945)的新馬電影
新中國成立前后在華日本影人歸國考——以從“滿映”到東影的日本影人為中心
新生活運動與中國早期電影:“生活生產化”的不同面向及其影像/劇本呈現(1934-1937)
百家藝譚
創意資本理論框架下的中國創意空間探究
平淡的政治:《淡之頌》第五至七章疏解
人“劍”合一:電子游戲中“裝置”對身體的規訓
音樂與戲劇
“音樂作為事件”與“音樂事件”——從音樂社會學中的“音樂事件”到音樂本體論中的“音樂事件”
重建曲藝評價體系的美學思考
蘇州民生歌社的嬗變與娼權的抗辯
個案研究
從怪力亂神到社會批判:論1939年影片《白蛇傳》的敘事改編
轉折時代文本的多義性與張善琨的多重面孔——以《文天祥》(1944)及《國魂》(1948)為中心的考察
時間漫游:《2046》
張乾元《虛齋名畫錄》與《續錄》里的清宮舊藏題跋考釋——兼及“鴝鵒圖”之真偽考辨
電影游吟詩人:謝爾蓋·帕拉杰諾夫
學術動態
新媒體、新影像、新語言——北京大學“批評家周末”文藝沙龍第49期
北大藝術評論(第四輯) 作者簡介
彭鋒,199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專業,獲博士學位,F任藝術學院教授、院長,兼任國際美學協會執委會委員、中華美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協策展藝委會委員、教育部藝術學理論類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2016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從事美學理論、藝術理論、藝術批評、展覽策劃、劇本創作等方面的研究、教學和實踐。出版《藝術學通論》等學術著作14部,《藝術的語言》等譯著7部,主編 International Yearbook of Aesthetics , Vol.12。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