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抵押品市場與金融管道(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233997
- 條形碼:9787543233997 ; 978-7-5432-339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抵押品市場與金融管道(第三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近年來,抵押品及抵押品市場已經逐漸走入大眾視野,但目前,人們對其依舊所知甚少。抵押品是現代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抵押品市場作為一個全球性市場,與金融市場中的每個角色(如銀行、對沖基金、保險公司、養老基金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其動態會對整個金融市場和宏觀經濟產生影響,因此,本書著重探討了抵押品流通速度、“反向”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抵押品空間等內容,為讀者提供了系統性解讀各國央行貨幣政策和監管制度的框架。此外,與傳統研究不同的是,本書創造性地分析了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提供的支付系統和抵押品角色之間的新邊界,其中涵蓋了前沿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密碼學等金融科技問題,與現實發展情況相匹配。 本書作者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高級經濟學家,他長期致力于對抵押品相關課題的分析,其著作與報告已經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在論述過程中,本書運用了許多實例和數據圖表加以說明,便于讀者理解。在結構安排上,本書遵循著由淺入深、逐漸拓展的風格,既對抵押品相關概念進行了闡釋,又對與抵押品相關的貨幣機制、政策目標等進行了解讀,因此,讀者可以跟隨作者思路,一步一步理解抵押品的運作機制。所以,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如政策制定者、銀行、金融行業的律師等,都是本書的潛在讀者
抵押品市場與金融管道(第三版) 內容簡介
貨幣化資產和抵押品管理長期以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政策制定者也在重新認知其作用,并愈發重視綜合性的市場監測體系,這一體系對于更好地理解貨幣政策、杠桿和影子銀行至關重要。本書在之前的版本上進行了更新和修改,作者在書中展示了自己關于抵押市場和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該考,為理解金融抵押以及其來源和市場關鍵參與者的基本法律基礎提供了新的啟發。此外,辛格還檢驗了抵押市場的規模與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的相關關系。適合政策制定者、金融行業從業人員以及相關學者和研究人員閱讀。
抵押品市場與金融管道(第三版) 目錄
1金融管道中的抵押品
貨幣與被質押的抵押品
雷曼破產后的監管問題
2抵押品流通速度
抵押品的來源
對沖基金
融券交易——抵押品的另一主要來源
商業銀行和交易商銀行的抵押品
計算抵押品流通速度的方法
去杠桿化:直覺和分析
附錄:杠桿化/去杠桿化的組成部分——資產負債表和相互關聯性
3金融體系中的杠桿
引言
金融體系的杠桿率
杠桿——更全面的圖景
一些政策問題
4量化寬松與IS—LM框架
引言
ISLM框架下的抵押品和貨幣政策
中央銀行與抵押品市場
結論
5貨幣、抵押品和安全資產
引言
抵押品
貨幣政策與“金融潤滑油”
結論
6“反向”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一些政策問題
7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政策與新興市場經濟體
定量結果:模擬和證據
結論
附錄:抵押品約束和貨幣政策下的兩國一般均衡模型
8抵押品托管機構
引言
全球市場基礎設施和托管機構
TARGET2證券結算系統
日內流動性:T2S和美國三方回購市場
結論
9變化中的抵押品空間
引言
舊的和新的抵押品空間
近期內改變抵押品市場的因素
一些政策問題和新抵押品空間
附錄:抵押品托管vs.抵押品再抵押
10場外衍生品市場的抵押品
引言
將(一些)場外衍生品轉移到CCP
巴西證券交易所案例
CCP的替代方案(尚未實施):對衍生品債務征稅
一些政策問題
附錄:凈額結算的碎片化——集中清算和非集中清算的場外衍生品
11CCP處置方案問題仍未解決
CCP的作用、結構和經濟學基礎
CCP的恢復和處置方案
抵押品市場與金融管道(第三版) 節選
中文版序 很高興能看到我的《抵押品市場與金融管道》中文版問世。本書的主題的確是“不同尋常”的思考,希望有助于新興市場經濟體構建現代金融體系。十分感謝復旦大學王永欽教授團隊和格致出版社牽頭為中國的讀者及時地翻譯了一些技術性很強的、新穎的議題。 展望未來,本書的經濟學分析表明,抵押品在全球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會產生重要的貨幣和宏觀經濟影響。閱讀本書,讀者將能進一步了解銀行、貨幣市場基金、對沖基金和整個金融體系(包括中央銀行)之間的聯系。抵押品的重復使用率(或抵押品流通速度)——我自己創造的一個術語——如今在經濟政策界已經廣為人知。自從本書英文版第三版(2020年2月)出版以來,全球市場見證了美國國債市場發生大規模流動性“干涸”,需要美聯儲出手干預來潤滑國債抵押品市場。金融市場中的杠桿率仍被低估(第3章),*近英國國債市場的動蕩再次突顯了“隱蔽性”高杠桿的重要影響。第4章向讀者介紹標準的IS(投資與儲蓄)和LM(流動性的需求與供給)曲線的基本知識,并強調量化寬松不單單影響貨幣供給,同時還會降低一些資產的貨幣性,因為量化寬松會將優質抵押品從對其重復使用的市場中拿走,并封存在中央銀行(而且會封存多年!)。 發達經濟體的中央銀行如今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力無處不在,這使得市場信號呈現兩極分化,并削弱了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果——對于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和南非等新興市場經濟體來說,理解這一點尤為重要。在雷曼兄弟倒閉之前,大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運用利率工具來匹配(或追隨)發達經濟體(如美國)的利率變動。然而,新興市場經濟體普遍缺乏相應的政策工具來匹配發達經濟體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變動(比如,當美聯儲、日本央行或歐洲央行決定施行大規模縮表政策時),對這一問題的討論詳見第5章至第7章。本書傳達的另一條信息是,政策制定者*好能夠認識到,貨幣的流動性和抵押品的流動性之間存在著權衡。這一想法在今天也有重要意義,因為邊際的QT(量化緊縮)至少到目前為止,還幾乎沒有產生“T”(緊縮)的效果。LM曲線可能不會像標準教科書中那樣平行移動,而是可能會旋轉,或者按照一個新的角度移動。 本書還將探討,由于大型全球性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仍受到約束(《巴塞爾協議III》改革后),全球金融管道在不久的將來需要如何適應市場條件。全球抵押品托管機構(紐約銀行、道富銀行、歐洲清算銀行、明訊銀行)的作用和舉措將非常重要(第8章和第9章)。中央對手方(進行衍生品清算)可能會面臨一定壓力,遺憾的是,這可能會由納稅人來承擔(第10章至第12章)。對金融管道而言,可能更為重要的是數字資產的影響(第13章)——尤其是當這些技術成果被納入監管范圍后——這些“快速管道”可以即時結算(即T+0結算)美國國債、亞馬遜股票、公司債券等傳統資產或者數字資產,不需要T+1或T+2結算,這更能促進金融管道現代化(但是這些技術可能不受當前金融體系的歡迎,因為當前體系中的一些人享受著T+1或T+2結算機制所包含的日內“浮資”的好處)。 從當前來看,本書的附錄文章也是新興市場經濟體未來金融管道發展的必讀材料。近期發展趨勢喜人,表明新興市場經濟體正在“覺醒”,并逐漸成為全球金融管道的一部分——盡管是在雙邊方面邁出的一小步(例如,中國A股的境外投資者無需直接在中證登登記A股的持倉情況;國際結算銀行創新樞紐轄下香港中心開展了mBridge項目,該項目的參與者包括中國香港金管局、泰國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央銀行)。官方部門也開始認識到抵押品重復使用的重要作用,這里我想引用德國央行的評論,“原則上,分布式賬本技術能夠在抵押品的流通速度和可用性方面提供進一步的好處”(德國央行,2020)。 我真切地希望,本書對全球金融體系基于實踐的解讀,能為中國的經濟學課程體系(包括學者和政策制定者)帶來收獲。
抵押品市場與金融管道(第三版) 作者簡介
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 抵押品領域全球知名專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高級經濟學家,負責舉辦了IMF為政策制定者提供的關于戰略資產配置問題和新金融監管框架的研討會。其文章常見于《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歐洲貨幣》(Euromoney)、《風險》(Risk)、《金融基礎設施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s)、VOX等,涵蓋大量重要話題,包括抵押品和貨幣政策、再抵押和抵押品流通速度、金融市場的去杠桿、影子銀行、抵押品托管機構、CCP處置方案以及場外衍生品風險等。他曾在英國、美國、智利、印度、日本、匈牙利、波蘭、海灣國家、南歐國家等地工作,近年來也在中亞地區有所任職。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