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人文與社會譯叢 哲學輯(全19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90963
- 條形碼:9787544790963 ; 978-7-5447-909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文與社會譯叢 哲學輯(全19冊) 本書特色
國內代表性人文書系精選品種,傳承學術、激活思想、改變認知 “人文與社會譯叢”是譯林社在人文社科領域的代表叢書,是國內體量龐大、內容過硬、口碑良好的當代人文學術套系。譯林社秉持“傳承學術、激活思想、改變認知”的理念,嚴選各個領域的扛鼎作品,如今已出版20余年,品種達150種,是國內知識分子的口碑學術叢書。 以哲學之辨探究人類存在的根本問題,為亙古的人性思索注入新世紀的哲思靈感 本輯嚴選譯叢哲學領域的扛鼎作品,收錄了伯林、泰勒、麥金泰爾、哈貝馬斯等當代哲學大家的代表作,從人類哲學的經典議題出發,關照人類的處境,解決倫理難題,用哲學之辨探究人類存在的根本問題,為亙古的人性思索注入新世紀的哲思靈感。
人文與社會譯叢 哲學輯(全19冊) 內容簡介
“人文與社會譯叢·哲學輯”精選叢書內哲學領域的扛鼎作品,收錄了伯林、泰勒、麥金泰爾、哈貝馬斯等當代哲學大家的代表作,從人類哲學的經典議題出發,關照人類的處境,解決倫理難題,用哲學之辨探究人類存在的根本問題,為亙古的人性思索注入新世紀的哲思靈感。
人文與社會譯叢 哲學輯(全19冊) 目錄
《自由論》
《自由及其背叛》
《追尋美德:道德理論研究》
《黑格爾》
《后形而上學思想》
《柏拉圖的倫理學》
《美德倫理學》
《從道德到美德》
《道德的演化》
《源自動機的道德》
《認同倫理學》
《第二人稱觀點:道德、尊重與責任》
《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
《道德錯誤論:歷史、批判、辯護》
《黑格爾導讀》
《我們中的我:承認理論研究》
《理解海德格爾:范式的轉變》
《自由與多元論:以賽亞??伯林思想研究》
人文與社會譯叢 哲學輯(全19冊) 節選
**章 柏拉圖、蘇格拉底與對話 1. 預備性的討論 本書的目的在于闡述和審視柏拉圖的道德哲學。說到“柏拉圖的道德哲學”,我是指兩件事:**,柏拉圖對“我們應當如何生活?”這個規范性問題的回答;第二,他對“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應當如何生活?”這個認識論問題做出的回答。柏拉圖對規范性問題的回答立足于他對美德和幸福之間的關系的認識;由于他有關美德的觀點依賴于他對理性、欲求和動機的認識,因而,對于規范性問題的討論將會把我們引向他的道德心理學。他對認識論問題的回答則依賴于對知識、信念與探究的論述。既然柏拉圖相信,只有當理念存在并為知識提供基礎的時候,知識才是可能的,那么他對認識論問題的回答就要求對關于理念的形而上學問題首先做出回答,因此我們也就必須試著去理解他有關理念的觀點。 柏拉圖全集中的每一篇對話都有助于我們在這個寬泛的意義上理解柏拉圖道德哲學的上述不同方面。在決定本書的討論內容時,關注的是在我看來對于回答這兩個問題具有核心意義的議題。這種關注決定了我追問不同的闡釋問題的范圍。比如說,我沒有對柏拉圖的理念論提出任何詳盡論述;我所專注的是其觀點中那些看起來與道德哲學關系*緊密的方面。再者,他的很多倫理觀點都與他對快樂、道德責任、政治、社會與宗教的觀點密切相關;但是我并沒有探究所有這些關聯,因為我相信,他在道德哲學中的核心觀點可以獨立于上述方面而得到理解,盡管要對他關于道德的觀點加以完整論述,毫無疑問應當包括以上方面。 出于類似的原因,本書將焦點放在柏拉圖的早期和中期對話——尤其是《高爾吉亞》和《理想國》。我相信柏拉圖在這些對話中提出了其道德哲學中*核心也*重要的因素。特別是,我相信這些核心要素在后來的對話中大都沒有改變,這也是我沒有充分審視后期對話的原因。我對《政治家》、《斐萊布》以及《禮法》的討論是經過高度甄選的,我也不會假裝要對這些對話影響倫理主題的多種方式提出看法;相反,我已經描述了柏拉圖后期關于某些主要倫理話題的思考,這些話題在《理想國》中得到了討論。 即使在那些我更為詳細地加以考察的對話中,由于篇幅所限,我也只能對其中某些問題討論得更充分一些。關于那些對主要論證來說比較重要的觀點,我都詳細討論了相關段落,并就有關闡釋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論述。在其他問題上我則寧肯武斷,只對爭論的要點簡單地予以提及,而不再詳細說明我采取某個觀點的理由。 我已將主要論證呈現為某種論述,以此說明柏拉圖的道德哲學從其蘇格拉底式開端到它在《理想國》中*充分的闡述之間的發展過程。我這樣做部分是因為我相信從歷史層面上說這是準確的(本章會提到其中的原因,稍后再做詳細解釋)。但是我相信,就算這種方式在歷史層面上不夠準確,它依然是一種較好的、呈現柏拉圖理論的方式;如果從我稱為“蘇格拉底式”立場入手并看到它引起的困難,那么我們就可以看到柏拉圖本人觀點的要點和旨趣。“蘇格拉底式”立場界定了關于道德和道德知識的重要問題,而柏拉圖對這些問題的回答足夠成功,并以此對我們理解道德做出了重大且深遠的貢獻。
人文與社會譯叢 哲學輯(全19冊) 作者簡介
以賽亞??伯林爵士(Sir Isaiah Berlin),英國哲學家、觀念史學家、20世紀著名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生于俄國猶太家庭,童年目睹俄國革命,1921年隨父母前往英國。1928年進入牛津大學攻讀哲學,1939年撰寫《卡爾??馬克思》,1944年轉向觀念史研究。1957年就職牛津大學社會與政治理論教授,發表具有開創性的“兩種自由概念”演說,同年獲封爵士。1966年參與創辦牛津大學沃爾夫森學院并出任首任院長。作為杰出的觀念史學家和學科主要奠基人,先后被授予耶路撒冷文學獎和伊拉斯謨獎。 尤爾根??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德國當代負有盛名的哲學家和社會理論家,法蘭克福學派第二代領軍人物。主要著作有:《公共領域的結構變遷》,《作為“意識形態”的科學技術》《認知與興趣》《后形而上學思想》。 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加拿大哲學家,晚近英語哲學的關鍵人物,社群主義的主將。泰勒以其對黑格爾哲學的再解讀、對原子主義式的消極自由的批評、對社群價值的強調、對西方文化中自我認同觀念發展的梳理、對承認的政治的研究以及對文化多元論的論證,深刻地影響了西方思想界。主要著作有《黑格爾》《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