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全球化市場上的銀行業:1870年以來的德意志銀行與美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240981
- 條形碼:9787564240981 ; 978-7-5642-409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球化市場上的銀行業:1870年以來的德意志銀行與美國 內容簡介
本書利用德國優選銀行的美國商業和政治交易的故事來說明主要金融機構正在進行的全球化進程中的重要發展。在其近140年的歷史中,德意志銀行是德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建立經濟聯系和其他聯系的主要工具之一。盡管在德意志銀行面臨嚴重障礙的情況下取得了一些早期的成功,但美國市場可能仍然是德意志銀行很優先的海外市場,也是*令人沮喪的挑戰。與許多外國投資者一樣,德意志銀行發現,利用美國誘人的機會的希望常常被許多監管和政治障礙所沖淡。依靠主要來源材料,本書追蹤德意志銀行在不斷變化的國家和國際監管和經濟環境下與美國的關系,這為其在美國、有時甚至在其母國的戰略和活動奠定了基礎。這是一個國際合作如何深化和沖突如何阻礙這些努力的故事,以及國際銀行業如何從一個非常個性化的國家間業務發展到一個由巨大的跨國市場主導的業務。這是一部專為那些對跨境信息和資本流動如何影響歷史以及我們現代全球化形式如何與早期全球化區分感興趣的人設計的作品。本書作者克里斯托夫·科布拉克(Christopher Kobrak)是金融學教授和歷史作家,他將這些金融、政治和制度的發展如何幫助塑造新興的國際秩序編織在一起。
全球化市場上的銀行業:1870年以來的德意志銀行與美國 目錄
合作與沖突:人與市場
德意志銀行與德、美關系概述
人事、制度和技術維度
內容安排
**篇 金色戰車———1870—1914年德意志銀行在美國的業務
導言
第二章 *初采取的措施——貿易融資與亨利·維拉德
誘惑力
從貿易融資到證券交易
鐵路證券
亨利·維拉德
北太平洋鐵路公司
維拉德扮演了德國資本引進渠道的角色
北美公司
第三章 德意志銀行與美國的電氣化
引言
創建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
經營模式
財務與其他困難
兼并
第四章 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破產的故事
引言
*初的消息
西門子抵達紐約
大北方鐵路公司與詹姆斯·J.希爾
倫敦協議
投票權信托
“泰坦之戰”
第五章 后果
引言
“人員傷亡”
新的所有權結構與聯盟
監管當局的反應
投資者的影響
德意志銀行的投資策略
第六章 其他交通運輸和商業投資
引言
巴爾的摩與俄亥俄鐵路公司
西馬里蘭鐵路公司
西門子—哈爾斯克公司
尼亞加拉電力公司
阿里斯—查爾默斯公司
第七章 創業的滋味:德意志銀行在美國扮演風險資本家的角色
項目介紹
德國方面的更多支持
“非共同利益”
擔保
信息流與人事問題
合資項目的其他利益相關者
致命一擊
第八章 轉型:**次世界大戰前夕的美國銀行業、德意志銀行以及德國和美國政治
引言
1900年前后的德意志銀行與紐約銀行業
1907年恐慌
人事和組織變化
第二篇 “大動亂”時期(1914—1957年)的德意志銀行與美國
導言
第九章 私人關系破裂,溝通障礙和金融風暴:通過銀行活動突破封鎖
私人關系和人事問題
通信與匯款
融資
突破封鎖
第十章 戰爭物資、間諜活動和政府征用
引言
政治難題
美國的機會和分歧
結局
《紐約時報》宣戰
沒收德產
第十一章 **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的索要資產和業務前景
引言
德意志銀行與紐約銀行界
德意志銀行與美國外僑資產管理局
第十二章 德意志銀行與跨境資金流的重建
私人關系和政治解決方案
德意志銀行與美國的資本市場
德意志銀行2 500萬美元的貸款
第十三章 德意志銀行和脆弱的世界秩序的崩潰
合并與國際銀行業
1931年的銀行業危機
暫停償債協議
德意志銀行發行的美元期票
第三帝國陰影籠罩下的德意志銀行與美國的關系
德意志銀行與其他美元貸款
紐約辦事處
第十四章 鳳凰涅槃:戰爭與德意志銀行重建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德意志銀行在美國
戰后德國銀行業的美國化
赫爾曼·約瑟夫·阿布斯、美國和德意志銀行的復興
第三篇 復興與重回美國:1957—2000年
導言
第十五章 分裂問題與新金融格局的形成
德意志銀行與德、美關系的轉變
1970—2000年德國馬克兌美元的匯率
跨國機構和金融工具
有新有舊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投資銀行業務新貌
第十六章 從阿布斯到科佩爾、從合資企業到分支機構網絡:德意志銀行在美業務的組織結構演化
調兵譴將
德意志銀行在美國進行的歐洲試驗
從雙重策略到建立一體化實體
20世紀90年代的新策略
第十七章 收購美國信孚銀行:德意志銀行終于實現了自己的“美國夢”
合并的沖動
收購目標
收購交易公告
媒體的反應
監管障礙與合并后的整合
第十八章 德意志銀行在美國與未來的跨國銀行業
大事記
無國界的金融世界
政治風險
管理因素
打造新型全球化金融機構
附錄
附錄Ⅰ 德意志銀行三個不同時期投資者回報率以及新千年投資者回報率比較
附錄Ⅱ 德意志銀行與其他銀行比較
參考文獻
全球化市場上的銀行業:1870年以來的德意志銀行與美國 作者簡介
克里斯托夫·科布拉克(Christopher Kobrak),哥倫比亞大學會計和商業歷史專業博士,巴黎歐洲管理學院ESCP-EAP金融學教授,講授公司財務,專注于國際金融、資本市場歷史和金融理論。他的出版物包括:《國家文化與國際競爭:Schering AG經驗(1851-1950年)》(劍橋大學出版社,2002),《歐洲商業、獨裁與政治風險(1920-1945年)》(2004年與Per Hansen合編),以及許多商業歷史期刊上的文章和評論。他在哥倫比亞大學、華沙大學和圖盧茲大學都授過課。他目前正在研究家族企業、公司治理和外國直接投資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