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14.6(2.5折)?
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促銷活動: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藝術系列:中國古代雜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485700
- 條形碼:9787504485700 ; 978-7-5044-857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藝術系列:中國古代雜技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的百戲雜技藝術,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民族藝術。它來源于我國各族人民長期生產、生活的實踐活動。不僅有著我們民族的風格和濃郁的生產、生活氣息,而且與我們民族的各種傳統文化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本書介紹了古代雜技的有關知識,以時間發展為線索,向我們依次展現了雜技藝術從萌生到先秦、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等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情況。從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先民的智慧,更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堅毅、樂觀、勇敢、豪放的性格。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藝術系列:中國古代雜技 目錄
**章;追根溯源-一雜技的源起
**節;源遠流長的雜技與雜技文化
雜技的萌芽時期
漁獵技巧與雜技
農牧馴獸活動與雜技
從“飛去來器”談起
擊壤與“執干威舞”
滑稽技藝雛形:夏朝的“奇偉戲”
祭祀活動與巫儺雜技
中國雜技的藝術
中國雜技藝術與東方文化
第二節;□□彌新——雜技經典項目
險中求勝:竿技
嘆為觀止:走索
柔中有剛:沖狹
不斷創新:疊案
靈巧精彩:舞輪
精彩紛呈:舞刀舞杖
極盡其妙:獅子舞
精采絕倫的倒立與柔術
第三節;妙趣橫生——雜技故事
“雜技之鄉”的來歷
聰明的雜技藝人李致富
雜技之父孫福有
“空中飛錢”的傳說
“空瓶取酒”的傳說
“舞獅子”的傳說
六朝馬戲大交流與吳橋馬戲
第二章;先秦時期的雜技
節;早期的雜技樣式
奇偉之戲與周代樂舞
角力、舉鼎共爭鳴
跳丸跳劍的出現
節;先秦趣味雜技活動
“跟斗”翻飛
宜撩弄丸
口技
投壺
第三章;漢代的雜技
節;漢代雜技的復興
雜技復興的倡導者漢武帝
宴樂雜技的出現
東漢的雜技團
角抵戲的出現
節;漢代有趣的雜技項目
力技
驚險的高空節目
耍壇與旋盤
俳優、諧戲與傀儡戲
第四章;魏晉隋唐時期的雜技
節;魏晉南北朝的雜技
三曹與雜技
“劍、丹、豆、環”等幻術的形成
鳳凰銜書
廟會與獅子舞
鼎技與燕戲
檀技與高纏
手技耍弄
節;隋唐的雜技
唐雜技的繁榮與□遷
隋唐喬裝戲和彩扎戲
馴象與象舞
馴猴雜技
“胡技”與“胡舞”
形式繁多的竿木表演
教坊與大醣
疊置技與形體技巧
球戲雜技
花樣繁多的高空技藝
第五章;宋元明清時期的雜技
節;宋元雜技的發展
宋代“七寶之戲”
宋元時期的瓦子伎藝
節;目不暇接的宋元雜技
馬戲和動物戲技藝
別具一格的水上百戲
元代的“雜把戲”
宋元時的相撲、喬相撲
煙火雜技
投坑與跳索
雜手藝和踢弄
第三節;明清雜技的新發展
江湖把戲的興盛
舞流星、皮條
耍壇子、耍花盤
“堂會”和“撂地”雜技
禽戲雜技
蹬技雜技
明清口技之明春和暗春
第六章;近現代雜技的繼承發展
節;藝術與其他技藝的糅合
雜技與體育競技
足球踢弄技巧
武術與雜技的融合
技能與雜技
節;近代雜技的發展
西洋馬入中國
中國雜技走出
近代雜技體系的形成
世紀中國雜技的沒落與新生
第三節;當代雜技的創新發展
節目不斷創新
雜技的民族風格和地方
參考書目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