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考古學研究指要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11807
- 條形碼:9787300311807 ; 978-7-300-31180-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考古學研究指要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針對學生如何開展考古學研究的著作,它以當前考古論文寫作中的常見問題為基礎,系統討論考古學研究的基本主題:首先是一些考古學研究的基礎問題;然后討論近些年來在學生論文中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如研究視角的選擇、立論原理與關鍵概念的關注;再后是方法問題,即我們用什么方法和邏輯組織去深入研究;接下來涉及考古學的敘事的兩個途徑;*后是考古學研究的相關問題,包括學術倫理、學術圈等。它可以為考古學方向的本科、碩士、博士生與研究者提供參考,也可以為與考古學相關學科的學生與研究者提供借鑒。
考古學研究指要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針對學生如何開展考古學研究的著作,它以當前考古論文寫作中的常見問題為基礎,系統討論考古學研究的基本主題:首先是一些考古學研究的基礎問題;然后討論近些年來在學生論文中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如研究視角的選擇、立論原理與關鍵概念的關注;再后是方法問題,即我們用什么方法和邏輯組織去深入研究;接下來涉及考古學的敘事的兩個途徑;*后是考古學研究的相關問題,包括學術倫理、學術圈等。它可以為考古學方向的本科、碩士、博士生與研究者提供參考,也可以為與考古學相關學科的學生與研究者提供借鑒。
考古學研究指要 目錄
**章考古學研究的范疇
一、什么是研究?為什么要研究?
二、什么是學術研究?
三、什么是考古學研究的外延問題?
四、什么是考古學研究的內涵問題?
五、考古學研究的流變
六、考古學研究的類型
第二章考古學研究的意義
一、作為交叉學科的考古學研究的意義
二、不同角度的考古學研究的意義
三、研究實踐中考古學研究意義的呈現方式
四、如何寫作研究意義?
第三章考古學研究的問題
一、問題的重要性
二、問題的范疇
三、何為好問題?
四、問題的來源
五、如何發現問題?
六、*后的反思
第四章考古材料
一、什么是考古材料:考古材料觀的問題?
二、理解考古材料的形成過程:考古信息的形成與嬗變過程
三、考古材料的發現與獲取
四、解碼考古材料
五、組織考古材料回答問題
六、考古材料的報告
第五章考古學文獻
一、文獻資料的重要性
二、考古學文獻的構成
三、為了什么收集文獻?
四、收集哪些文獻?
五、如何收集文獻?
六、資料如何處理?
七、有關文獻綜述
附錄1英文期刊數據庫及其所包括的期刊
附錄2中文和英文考古期刊及介紹
第六章研究的難點:視角的選擇
一、觀看之道
二、考古學研究的宏觀視角
三、考古學研究的微觀視角
四、視角的評判
五、研究中的視角選擇
六、實例分析:我所建言的博士與碩士論文
第七章研究的關鍵:理論原理
一、當前研究的理論問題
二、何為理論?
三、考古學的理論何在?
四、當代考古學理論現狀
五、如何運用考古學的理論?
附錄考古學理論讀本(中譯本)
第八章研究的關鍵:關鍵概念
一、概念分析是發現考古學研究問題的途徑
二、核心概念的改變導致學科范式的重大變遷
三、當代考古學的概念構成
四、考古學概念的形成機制
五、概念的歷史可能賦予概念獨特的內涵與適應范圍
六、如何處理考古學研究的概念問題?
第九章研究的關鍵:方法問題
一、當前中國考古學研究中的方法問題
二、考古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簡史與區分
三、《考古學方法手冊》中的方法
四、不同分支學科的方法
五、有關考古學方法的訓練
六、考古論文寫作中方法的運用問題
第十章論文論證的常見問題
一、缺乏論點的問題
二、缺少論證的問題
三、“一打多”的問題
四、既有文獻覆蓋的問題
五、分析的問題
六、概念提煉的問題
七、少有演繹推理的問題
八、論證的邏輯并行多、遞進少的問題
九、材料質量差的問題
十、材料信息轉化能力不足的問題
十一、考古材料本身的問題
十二、態度的問題
第十一章考古學研究的敘事:科學的方式
一、SCI與SCI論文
二、SCI論文的基本格式與內容
三、SCI論文的特點
四、中國考古學研究中的SCI論文
五、余論
第十二章考古學研究的敘事:人文的方式
一、人文的世界
二、人文的方法
三、后過程考古學的敘事
四、文化考古是不是一種新的可能?
五、結語
第十三章研究實踐的過程:寫作、發表與申請基金
一、論文寫作從哪里開始?
二、論文寫作的過程
三、學術規范問題
四、論文的發表
五、基金的申請
六、如何提高研究的產量與質量?
附錄如何寫作開題報告?
第十四章考古學研究的學術倫理
一、我們如何面對他者的文化?
二、我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歷史?
三、考古學的政治學
四、考古學研究的性別與性別問題
五、考古學研究的地方主義
六、考古學研究中的權力與規則
七、誰的考古學:分裂的考古學?
八、結論:考古學研究的本分
第十五章學術的“秘密”
一、再說學術的本分
二、高掛理想的風帆
三、置之一處,無事不辦
四、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五、在合適的地方努力
六、習慣成就人生
七、理解研究的過程
結語
考古學研究指要 作者簡介
陳勝前,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杰出人文學者特聘教授。1972年生,湖北嘉魚人。1993本科畢業于吉林大學考古學系,1996年碩士畢業于北京大學考古學系,1998年赴美國南方衛理公會大學隨“新考古學”泰斗路易斯•賓福德攻讀博士,200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考古學理論、史前考古、石器分析等。著有《史前的現代化:從狩獵采集到農業起源》(第16屆文津圖書獎)、《思考考古》(2018年度全國優秀文化遺產類圖書)、《中國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學的視角》等;發表《中國考古學研究的范式與范式變遷》(中國歷史研究院評“2019年度中國歷史學十篇優秀論文”)等論文一百余篇;另出版譯著四種。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