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學基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90551
- 條形碼:9787568090551 ; 978-7-5680-905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學基礎 本書特色
本書以建立“互聯網+”思維的教材編寫理念,構建學習手段靈活、學習方式多元的新形態一體化教材。出版社將為老師和學生提供網絡增值服務提供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老師可以在平臺上布置習題、測試,上傳PPT課件、習題講解、慕課教學視頻等。同時在書中加入“二維碼”或鏈接形式,做到“掃碼看課,碼上開課”,掃一掃即可獲得相關知識點的詳盡視頻解析,可以更為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本套部分教材選用“活頁式”裝幀,以活頁式為載體,匯集行業專家、一線優秀教師、高水平技術人員指導開發課程,將數字資源與教材內容有機融合,構建出一種新形態、多維、立體、可視化的教材。
中醫學基礎 內容簡介
教材內容包括中醫理論體系概述、 中醫哲學基礎(精氣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 中醫生理學基礎(藏象、經絡、氣血津液)、中醫病 理學基礎(體質、病因、病機)、中醫診療基礎(診 法、辨證、養生防治康復)及實訓六大部分。每章明 確學習目標,正文前以案例導人,正文中適量設知識 鏈接、知識拓展、考點提示,章后設目標檢測等欄目 。教材中部分內容明確標示為自學內容,使教材 具 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為書網融合教材,即紙 質教材有機融合電子教材、教學配套資源(PPT、微課 、視頻、圖片等)、題庫系統、數字化教學服務(在 線教學、在線作業、在線考試)。 本教材主要供高職高專院校藥學類、 學類等 專業使用。
中醫學基礎 目錄
**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1
第二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6
第二章中醫學的哲學基礎/10
**節陰陽學說/11
第二節五行學說/17
第三章藏象學說/25
**節藏象概述/25
第二節五臟/26
第三節六腑/36
第四節奇恒之府/38
第五節臟腑之間的關系/39
第四章精、氣、血、津液/47
**節精/47
第二節氣/49
第三節血/52
第四節津液/53
第五節精、氣、血、津液之間的關系/55
第五章經絡腧穴/59
**節經絡系統的概述/59
第二節十二經脈/61
第三節奇經八脈/70
第四節經絡學說的生理功能及應用/75
第六章體質/80
**節體質學說概述/80
第二節體質的形成/82
第三節體質的分類/84
第四節體質學說的應用/86
第七章病因病機/90
**節病因/90
第二節病機/100
第八章診法/116
**節望診/116
第二節聞診/127
第三節問診/129
第四節切診/137
第九章辨證/145
**節八綱辨證/145
第二節臟腑辨證/151
第三節氣血津液辨證/166
第四節衛氣營血辨證/172
第十章養生、防治、康復原則/175
**節養生/175
第二節預防/177
第三節治則/179
第四節康復原則/184
參考文獻/188
中醫學基礎 作者簡介
張智慧,男,副教授,棗莊科技職業學院教研室主任,從事一線教學工作30余年,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并編寫相關教材多部,學生反映良好。并參與國家資源庫的建設,拍攝多個視頻、動畫,數字資源制作經驗豐富。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