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頭頸外科手術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781187
- 條形碼:9787533781187 ; 978-7-5337-811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口腔頜面-頭頸外科手術學 本書特色
手術是外科學中*主要和*基本的治療方法。任何一名外科醫師都必須掌握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方法、基本手術程序以及術前、術中、術后(圍手術期)的各種處理。此外,由于外科學中亞學科(二、三級學科)的發展,一名的外科醫師還必須掌握解剖學(包括局部解剖、應用解剖),水、電解質平衡,以及麻醉學等*基本的科學知識,才能使手術取得優異而圓滿的結果。為順應醫學發展趨勢,本書第2版在原著的基礎上主要增加了以下新內容:
1.在總論中增加了精準外科、數字外科及超聲骨刀在口腔頜面-頭頸外科手術中的應用等內容。
2.隨著牙槽外科手術的發展和新技術的應用,在第2章中增加了10項具有新意的牙槽外
科手術內容。
3.3D技術已在科技領域特別是醫學領域被廣泛應用,本書特別增加了“3D打印技術在口腔頜面-頭頸外科手術中的應用”一章。
4.為體現顯微外科技術的進步,本書增加了“穿支皮瓣在口腔頜面-頭頸外科手術中的
應用”一章。
內容翔實科學、語言流暢,是一本質量較高、實用性很強的著作
口腔頜面-頭頸外科手術學 內容簡介
國家“十二五”重點出版項目《口腔頜面-頭頸外科手術學》鑒于口腔頜面部手術與頭頸部其他手術的共性,將口腔頜面部手術與眼科、耳鼻咽喉科、頭頸外科、整形外科等有關手術綜合成書,為國內首部。以大數量住院手術治療的經驗體會為基礎,以手術治療為主線,著力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點突出, 圖文并茂。 新增顯微外科、內鏡外科、導航外科以及介入手術、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礙手術等內容,以利發揮和推廣各學科的專業優勢,冀求取得更優良的手術效果和推動學科交叉。全書涵蓋20余大類的270余個手術,包括多項國家、部、省、市級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等成果。
本書于2014年問世以來,已出版印刷多次,并獲得華東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應出版社之邀約,作者在原著基礎上進行第2版的編寫,對第1版內容進行一些補充和修改。
口腔頜面-頭頸外科手術學 目錄
第1章總論/1
一、手術發展的歷史和地位1
二、口腔頜面頭頸手術的特點3
三、消毒和滅菌4
(一)手術室與手術器材的消毒滅菌4
(二)手術者的消毒滅菌5
(三)手術區的消毒滅菌5
四、常用手術器械及其應用7
五、基本手術操作15
(一)顯露15
(二)止血17
(三)解剖分離18
(四)打結19
(五)縫合22
(六)引流29
六、創口的處理30
(一)創口愈合的過程30
(二)臨床創口分類31
(三)各類創口的處理原則31
(四)術后換藥32
七、手術學的未來和展望33
(一)微創外科34
(二)精準外科36
(三)數字醫學與數字外科36
(四)超聲骨刀的臨床應用37
第2章牙槽外科及顱頜面種植外科手術/39
一、牙槽外科手術39
(一)高難度阻生第三磨牙超聲骨刀拔除術39
(二)第二磨牙遠中植骨術42
(三)超聲骨刀輔助皮質骨切開植骨術44
(四)骨皮質切開聯合骨膜包裹式植骨術46
(五)超聲骨刀輔助埋伏阻生牙牽引術48
(六)改良腭中縫切開輔助擴弓術49
(七)上頜竇內異物取出術51
(八)上頜竇內良性囊性病變的功能性手術53
(九)口腔上頜竇瘺封閉伴同期上頜竇提升術57
(十)下頜舌側骨板牙槽嵴重建術60
二、牙種植術63
(一)骨量不足牙種植術63
(二)即刻牙種植術67
(三)上頜竇提升術73
(四)顴骨種植體植入術78
(五)支抗種植體植入術84
(六)髂骨移植同期種植下頜骨重建術88
(七)腓骨移植同期種植下頜骨重建術93
(八)腓骨移植同期種植上頜骨重建術98
三、顱頜面種植手術104
(一)耳缺失種植贗復體修復術104
(二)眼眶缺損種植贗復體修復術108
(三)鼻缺損種植贗復體修復術111
第3章口腔頜面部創傷手術/115
一、微創緊急氣管切開術115
二、頜面部骨折的堅強內固定原則116
三、顱頜面軟組織損傷的處理118
(一)大片撕脫傷的處理118
(二)軟組織火器傷的清創原則119
四、顴骨復合體骨折復位固定術120
(一)閉合性復位術 121
(二)顳部入路復位術121
(三)口內入路復位術122
(四)局部小切口切開復位術123
(五)開放復位固定術126
五、眶骨骨折復位固定術127
(一)爆裂性骨折復位固定術127
(二)鼻眶篩骨折復位固定術130
六、內鏡輔助下髁突骨折的微創復位固定術133
七、全面部骨折的處理135
八、微創頜面頸部金屬異物取出術137
第4章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及類腫瘤手術/139
一、頜骨囊腫減壓術139
二、甲狀舌管囊腫(竇、瘺)摘(切)除術141
三、鰓裂囊腫(竇、瘺)摘(切)除術142
四、神經纖維瘤切除術143
五、神經鞘瘤摘除術145
六、脈管畸形與血管瘤的手術治療146
(一)深部靜脈畸形的手術激光治療146
(二)動靜脈畸形的手術治療148
(三)舌淋巴管畸形的手術治療 152
(四)面頸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囊性水瘤)
切除術154
(五)血管瘤的手術治療157
七、頸動脈體瘤切(摘)除術157
八、頸動脈重建術159
九、唇腫瘤切除整復術164
(一)部分唇切除整復術164
(二)全唇切除整復術167
十、舌腫瘤切除整復術169
(一)半舌切除整復術169
(二)舌根腫瘤切除整復術171
(三)全舌切除整復術173
(四)舌咽喉聯合切除整復術174
十一、頰腫瘤切除整復術176
(一)頰部腫瘤切除術177
(二)頰部缺損整復術177
十二、下頜骨切除整復術180
(一)下頜骨邊緣性切除術180
(二)下頜骨部分切除術181
(三)下頜骨半側切除術183
(四)下頜骨全切除術185
十三、上頜骨切除整復術186
(一)上頜骨部分切除術186
(二)上頜骨次全切除術187
(三)上頜骨全切除術188
(四)顱外擴大根治術189
(五)顱頜面聯合切除術190
十四、根治性頸淋巴清掃術190
(一)單側根治性頸淋巴清掃術190
(二)同期/分期雙側根治性頸淋巴清掃術194
十五、改良性(功能性)頸淋巴清掃術 195
十六、區域性(擇區)頸淋巴清掃術196
(一)肩胛舌骨上淋巴清掃術196
(二)后外側頸淋巴清掃術197
(三)外側(側方)頸淋巴清掃術197
(四)前間隙淋巴清掃術198
十七、聯合根治術199
十八、顱頜面腫瘤聯合根治術200
第5章眼腫瘤手術/210
一、眼瞼腫瘤切除和缺損修復術210
(一)眼瞼腫瘤切除術211
(二)眼瞼缺損即期修復214
(三)眼瞼腫瘤切除和即期修復手術并發癥的
診斷和處理217
(四)經驗和評述218
二、結膜腫瘤切除和修復術219
三、眼內腫瘤手術220
眼座植入眼窩凹陷矯正術221
四、眼眶腫瘤手術222
(一)前路開眶術223
(二)外側開眶術224
(三)內側開眶術225
(四)內外聯合開眶術225
(五)眶內容物剜除術225
(六)經驗和評述226
第6章喉癌的外科手術/228
一、喉聲門上水平部分切除術228
二、喉聲門上水平垂直部分切除術230
三、喉裂開聲帶切除術231
四、喉額側垂直部分切除術232
五、喉垂直部分切除及整復術233
六、喉擴大垂直部分切除及整復術235
七、喉次全切除及整復術236
八、喉環狀軟骨上部分切除術237
(一)環狀軟骨舌骨會厭固定術(CHEP)238
(二)環狀軟骨舌骨固定術(CHP)239
九、喉近全切除及整復術241
十、喉全切除術242
第7章下咽及頸段食管癌的手術治療/244
一、下咽部分切除術244
(一)梨狀窩切除術245
(二)下咽后壁切除術246
二、梨狀窩及喉部分切除術247
(一)梨狀窩及杓會皺襞切除術247
(二)梨狀窩及喉垂直部分切除術248
三、喉全切除及下咽部分切除術249
(一)梨狀窩及喉近全切除術249
(二)喉全切除及下咽部分切除術251
四、下咽全切除、喉全切除及食管部分
或食管全切除術252
五、保留喉的頸段食管切除術255
六、下咽及頸段食管術后缺損整復術255
(一)血管化游離空腸移植術256
(二)胃上提咽胃吻合術257
(三)帶血管蒂結腸代食管術258
(四)胸大肌肌皮瓣修復術259
(五)主要并發癥和處理259
七、下咽及頸段食管癌手術的經驗和評述261
八、早期頸段食管癌的內鏡外科262
(一)內鏡下黏膜切除術262
(二)氬離子凝固術272
(三)光動力療法276
第8章甲狀腺和甲狀旁腺手術/278
一、甲狀腺次全切除術278
二、甲狀腺腺葉切除術282
三、全甲狀腺切除術282
四、甲狀旁腺腫瘤的外科手術283
第9章唾液腺外科手術/287
一、舌下腺摘除術287
二、下頜下腺摘除術及下頜下三角清掃術288
三、腮腺切除術290
四、涎瘺整復術293
五、唾液腺微創外科294
(一)診斷性涎腺鏡295
(二)治療性涎腺鏡295
第10章顳下頜關節外科手術/298
一、非結構器質性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手術298
(一)關節周圍肌群封閉治療術298
(二)關節囊內封閉藥物治療術299
(三)關節腔灌注術300
二、結構器質性顳下頜關節病手術301
(一)經顳下頜關節鏡的微創手術301
(二)開放性關節盤復位錨固術309
(三)帶蒂顳筋膜脂肪瓣關節盤置換術313
(四)囊內髁突/關節結節修整術315
三、特發性髁突吸收手術316
(一)關節鏡下關節盤復位縫合術316
(二)肋骨肋軟骨瓣髁突置換術317
(三)人工關節髁突置換術318
(四)正畸正頜聯合治療319
四、顳下頜關節脫位手術319
(一)經關節鏡盤后區硬化術320
(二)顳下頜關節脫位開放性手術321
五、下頜骨髁突骨折手術324
(一)髁突骨折復位固定術324
(二)內鏡輔助髁突下骨折復位固定術326
六、顳下頜關節強直手術 328
(一)外側關節成形術328
(二)關節成形術330
(三)間隙成形術與肋骨軟骨移植術331
(四)冠突切除(切斷)術和咀嚼肌切斷術331
(五)顳下頜關節手術與正頜手術332
七、顳下頜關節腫瘤及類腫瘤手術333
(一)游離體摘除術——內鏡和開放性手術333
(二)贅生物切除術335
(三)顱底關節窩切除(修復)術337
(四)關節盤(囊)切除(修復)術338
(五)髁突切除(修復)術339
(六)髁突下頜支切除(修復)術340
(七)髁突下頜支下頜體切除(修復)術342
(八)顳下頜關節與正頜同期手術343
八、顳下頜關節重建(置換)術343
(一)顱底關節窩重建術343
(二)開放式髁突重建術345
(三)內鏡輔助髁突重建術349
(四)髁突下頜支重建術350
(五)髁突下頜支下頜體重建術351
(六)全關節置換術354
九、顳下頜關節與正頜外科手術357
(一)顳下頜關節與正頜外科同期手術358
(二)顳下頜關節與正頜外科分期手術359
第11章頜面神經外科手術/361
一、神經痛及面肌痙攣的注射阻滯療法361
二、三叉神經周圍支撕脫及骨管減壓術362
(一)三叉神經周圍支撕脫術362
(二)三叉神經外周骨管減壓術364
三、三叉神經痛射頻溫控熱凝術365
四、顱內微血管減壓術369
五、神經吻合、移植術373
(一)面神經吻合術373
(二)舌下神經吻合術374
(三)舌神經吻合術375
(四)耳大神經移植面神經修復術376
(五)橫跨面部神經移植術377
六、面癱的血管化神經肌瓣修復術379
(一)胸小肌移植術379
(二)背闊肌移植術380
(三)股薄肌移植術381
七、面癱的顱面神經移位吻合術384
(一)舌下神經面神經吻合術384
(二)脊副神經面神經吻合術385
八、面癱的肌筋膜瓣轉位術386
(一)顳肌筋膜瓣轉位矯治術386
(二)咬肌筋膜瓣轉位矯治術388
(三)闊筋膜懸吊術389
第12章顱頜面先天畸形整復手術/393
一、新生兒唇腭裂術前正畸術393
二、單側唇裂整復術397
三、雙側唇裂整復術400
四、唇裂二期整復術402
(一)單側唇裂術后畸形整復術402
(二)雙側唇裂整復術后畸形整復術406
五、正中裂整復術408
六、面斜裂整復術409
七、腭裂整復術412
八、咽成形術416
九、牙槽突裂整復術417
十、**、第二鰓弓發育畸形整復術419
(一)面橫裂整復術419
(二)單側軟腭缺損整復術421
十一、腭心面綜合征422
十二、眶距增寬癥矯正術425
十三、Crouzon綜合征整復術431
第13章顱頜面繼發畸形缺損整復手術/438
一、器官缺損成形術438
(一)腭頜成形術(前臂皮瓣法)439
(二)鼻成形術440
(三)眼瞼成形術446
(四)眼眶成形術449
(五)耳成形術451
二、瘢痕攣縮整復術454
(一)頦頸粘連整復術454
(二)頜間粘連(假性顳下頜關節強直)整復術456
第14章正頜外科手術/459
一、根尖下骨切開術459
二、頦成形術460
三、下頜體階梯形截骨術462
四、下頜支斜行(垂直)骨切開術464
五、下頜支矢狀劈開截骨術465
六、上頜骨水平骨切開術467
(一)Le FortⅠ型截骨術467
(二)Le FortⅡ型截骨術471
(三)Le FortⅢ型截骨術473
七、同期雙頜畸形矯治475
八、不對稱畸形矯治術477
九、下頜角縮小術480
十、唇腭裂繼發牙頜畸形正頜外科矯治術483
十一、牽張成骨術486
(一)上頜骨牽張成骨術486
(二)下頜骨牽張成骨術490
(三)牽張成骨與正頜手術聯合矯治術 493
十二、正頜外科的正畸治療494
(一)術前正畸適應證及禁忌證494
(二)術前正畸檢查與測量分析496
(三)術前診斷501
(四)術前正畸計劃的設計原則502
(五)術后正畸計劃的設計原則504
第15章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礙疾病
矯治手術/506
一、圍手術期的氣道管理506
二、鼻腔阻塞手術507
(一)鼻中隔偏曲矯正術507
(二)鼻甲肥大矯正術510
(三)鼻息肉摘除術512
三、鼻咽腔阻塞手術513
四、口咽腔阻塞手術515
(一)扁桃體摘除側咽成形術及扁桃體低溫
等離子消融術515
(二)軟腭射頻/低溫等離子減容術516
(三)軟腭縮短術517
(四)腭水平板截除軟腭前移術519
(五)定量腭垂、軟腭切除腭咽成形術520
(六)上頜骨前牽張成骨術 523
(七)上頜骨外科輔助快速擴弓術525
(八)上頜Le Fort Ⅰ型(分塊)截骨前移術526
五、舌咽、下咽腔阻塞手術528
(一)頦前移舌懸吊術528
(二)舌縮減術531
(三)舌縮減會厭成形術 534
(四)下頜前移術 536
六、嚴重OSAHS多平面阻塞的聯合
手術治療539
(一)氣管切開術 539
(二)雙頜前移術 540
第16章自體組織移植術/547
一、皮膚擴張術551
二、局部組織瓣制備術551
(一)菱形制備術551
(二)舌瓣制備術553
(三)腭瓣制備術554
(四)額瓣制備術555
(五)頭項瓣制備術558
三、肌皮瓣制備術559
(一)頸闊肌肌皮瓣制備術559
(二)舌骨下肌群皮瓣制備術561
(三)胸鎖乳突肌肌皮瓣制備術564
(四)斜方肌肌皮瓣制備術566
(五)胸大肌肌皮瓣制備術567
(六)背闊肌肌皮瓣制備術569
四、骨瓣制備術572
(一)肋骨及肋軟骨切取術572
(二)髂骨切取術573
(三)頂骨外板切取術575
五、脂肪組織吸取及注射術576
第17章顯微外科手術/577
一、微血管吻合術的臨床前訓練及其標準577
(一)顯微外科基本技術訓練規程577
(二)顯微血管縫合動物實驗訓練規程578
二、神經(束)膜縫合術578
三、血管化皮瓣制備術579
(一)前臂皮瓣制備術579
(二)肩胛皮瓣制備術582
(三)股前外側皮瓣制備術585
(四)側胸皮瓣制備術587
四、血管化肌皮瓣制備術589
(一)腹直肌肌皮瓣制備術589
(二)股薄肌肌皮瓣制備術590
五、血管化骨肌皮瓣制備術591
(一)胸大肌肋骨肌皮瓣制備術591
(二)髂骨肌皮瓣制備術592
(三)肩胛骨骨肌皮瓣制備術595
(四)腓骨肌皮瓣制備術597
六、血管化空腸瓣制備術601
七、血管化真皮脂肪瓣制備術601
第18章口腔頜面頭頸部介入診斷與手術/603
一、頸動脈血管造影術603
二、頸動脈暫時性球囊阻斷造影術604
三、軟組織動靜脈畸形栓塞術606
四、頜骨高流速血管畸形栓塞術610
五、假性動脈瘤的介入治療613
六、口腔頜面頭頸部惡性腫瘤的直接藥物
灌注化療616
第19章頜面美容外科手術/619
一、眼部美容術619
(一)重瞼成形術620
(二)眼袋整形術624
二、鼻部美容術627
(一)隆鼻術627
(二)駝峰鼻矯治術632
三、面部除皺術636
第20章口腔顱頜面導航外科手術/643
一、口腔顱頜面創傷的導航外科手術643
二、口腔顱頜面畸形的導航外科手術648
三、口腔顱頜面異物留置的導航外科手術651
第21章3D打印技術在口腔頜面頭頸外科
手術中的應用/654
一、3D打印模型手術的原則與處理654
二、3D打印手術導板在頜骨病損的切除
及修復重建術中的應用656
三、3D打印手術導板在正頜外科及相關手術
中的應用659
(一)正頜手術659
(二)牽引成骨手術661
四、3D打印手術導板在輪廓修整相關手術
中的應用663
(一)頦成形手術663
(二)下頜輪廓修整術665
(三)顴骨縮窄術666
(四)軟組織輪廓修整手術667
五、3D打印手術導板在口腔種植外科中的
應用668
六、3D打印個體化內植入物在頭頸外科手術
中的應用670
第22章穿支皮瓣在口腔頜面頭頸外科手術
中的應用/674
一、穿支皮瓣的解剖及血流動力學674
(一)穿支皮瓣的特征674
(二)穿支皮瓣的血管分布675
(三)穿支皮瓣的血供類型675
(四)穿支皮瓣的顯微解剖學基礎675
二、穿支皮瓣的術前定位677
(一)彩色多普勒超聲對穿支皮瓣的定位677
(二)CT血管造影在穿支皮瓣術前定位中的
應用680
(三)MR血管造影(MRA)在穿支皮瓣術前檢測
中的應用682
三、口腔頜面頭頸部缺損修復常用帶蒂
穿支皮瓣制備術683
(一)局部穿支皮瓣制備術683
(二)常用游離穿支皮瓣制備術689
第23章其他相關手術/700
一、細針吸取活檢術700
二、鼻咽鏡檢查法702
(一)間接鼻咽鏡檢查法702
(二)直接鼻咽鏡檢查法 704
三、喉鏡檢查術704
(一)間接喉鏡檢查法704
(二)直接喉鏡檢查法706
四、骨髓穿吸檢查術707
五、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術707
六、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局部熱療術710
七、激光冷凍治療術712
(一)面部腫瘤激光切除活檢術 712
(二)涎腺黏液囊腫激光摘除術713
(三)黏膜癌前病變激光切除術714
(四)激光牙齦成形術715
(五)惡性黑素瘤冷凍術716
(六)舌體冷凍術 718
八、口腔頜面頭頸腫瘤放射性粒子組織間
插植術720
展開全部
口腔頜面-頭頸外科手術學 作者簡介
邱蔚六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1932 年10 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5 年畢業于四川醫學院(現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曾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口腔醫學系主任、口腔醫學院院長、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院長等職。現任上海交通大學榮譽講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終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香港牙醫專科學院名譽院士;日本大阪齒科大學名譽教授;以及國際牙醫學院大師和4個國際學會院士或成員。擅長頜面部腫瘤、整復外科及顳下頜關節外科。曾獲國家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共3 項,獲部市級一、二、三等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共36 次。其中“游離前臂皮瓣軟腭再造術”及“經關節鏡滑膜下硬化療法治療顳下頜關節脫位”獲國家發明獎(1996,1997),有關后者的技術被國外專著引用。在國內首先對顳下頜關節強直伴發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患者行手術矯治。倡導“綜合序列治療”。
曾30多次出訪國外和講學。1989 年,作為特別演講者,應邀在美國第71屆口腔頜面外科年會上做了“頭頸部腫瘤的處理——中國的經驗”的專題報告,為中國學者在該年會上做專題報告的第一人。
主編、協編專著各20 余本;在國內外雜志上發表論文400 多篇。1991 年開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被評為全國先進教師(1989)、上海市先進教師(1996)、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2004)、上海市教育功臣(2018)、國之名醫(2019),并獲得首屆中國醫師揚子杯獎(2004)、上海市科教系統伯樂獎(2007)。2009 年獲中國口腔頜面外科華佗獎, 以及由國際口腔頜面外科醫師學會(IAOMS)頒發的高獎項———杰出會士獎(Distinguished Fellow Award),在IAOMS 建會的50 年中,全球僅7人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