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明清徽州塾師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424945
- 條形碼:9787566424945 ; 978-7-5664-249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清徽州塾師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分析了明清時期徽州塾師群體的人員構成、延聘標準與程序、教學與職業培訓、經濟收入、社會文化生活,以及族譜傳記對塾師形象的書寫,并對塾師在近現代的流動、轉型與消亡進行探討。本書還輯錄了數種有關徽州塾師的珍稀文獻,可為研究徽州教育、徽州科舉與教師教育提供參考與借鑒。
明清徽州塾師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結項成果。徽學研究方面的學術著作極多,有以宗族研究為主題,有以徽州社會為主題,有以徽州祭祀禮儀為主題,有以徽商為主題,等等,但尚未發現以徽州塾師為主題的學術專著。本書在大量史料搜集及整理的基礎上,分析明清時期徽州塾師群體的人員構成、延聘標準與程序、教學與職業培訓、經濟收入、社會文化生活,以及族譜傳記對塾師形象的書寫,并對塾師在近現代的流動、轉型與消亡進行探討。
明清徽州塾師研究 目錄
一、私塾的起源與發展
二、塾師名稱的流變與別稱
三、徽州塾師:一個重要卻被忽視的社會群體
**章 明清徽州塾師群體興盛的原因
一、基礎教育普及:塾師群體活動空間的多樣化
二、徽商經濟支持:塾師群體發展的物質基礎
三、科舉制度發展:塾師群體壯大的內在動因
第二章 明清徽州塾師群體的人員構成
一、明清徽州塾師群體人員的基本構成
二、閨塾師:明清徽州塾師的特殊群體
第三章 明清徽州塾師的延聘標準與程序
一、明清徽州塾師的延聘標準
二、明清徽州塾師的延聘程序
第四章 明清徽州塾師的教學與職業培訓
一、明清徽州蒙館內塾師的教學
二、明清徽州經館內塾師的教學
三、徽州塾師群體的職業交流與培訓
第五章 明清徽州塾師的經濟收入
一、明清徽州塾師的館業收入
二、明清徽州塾師館業之外的經濟收入
第六章 明清徽州塾師的社會文化生活
一、明清徽州塾師的讀書與著述
二、明清徽州塾師的社會交往
第七章 明清徽州族譜傳記中塾師形象的書寫
一、客觀存在與主觀選擇的交融:譜傳中塾師形象得以書寫的緣由
二、師與儒的結合:譜傳中塾師形象的書寫
三、教化實錄與娛樂虛構:族譜傳記與通俗文學作品中的塾師書寫比較
余論 塾師的流動、轉型與消亡
一、科舉制背景下塾師的個體非結構性流動與轉型
二、興學堂、廢科舉背景下塾師群體的結構性流動、轉型與消亡
參考文獻
附錄 明清徽州塾師文獻輯存
一、《師說》
二、《塾講規約》
三、《坐館經文》
四、塾師傳記舉隅
后記
明清徽州塾師研究 作者簡介
戴元枝,女,1973年出生,安徽寧國人。現為黃山學院文學院教授,兼任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語文教育史、徽州教育。近年來,在《全球教育展望》《編輯之友》等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著作《明清徽州雜字研究》,主編《清至民國徽州雜字文獻集刊(1—8冊)》。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一般項目2項、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項目與一般項目各1項、安徽省高校教學研究重點項目1項。獲得安徽省社會科學獎三等獎、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三項課題”研究成果二等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