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長城本體病害檢測監測技術導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763843
- 條形碼:9787507763843 ; 978-7-5077-638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城本體病害檢測監測技術導則 內容簡介
長城本體病害因修筑年代的差別、地區差別、材質差別、保存狀態及修繕歷史的差別而表現出不同的特征,本書主要針對干旱、半干旱、潮濕等主要環境特征地區的各類材質(磚、石、土)長城的主要病害的監檢測工作,開展監檢測工作指導原則相應的研究內容,以及大量監檢測的數據分析方法和利用研究,撰寫出長城本體病害監(檢)測技術導則。具體內容如下: 1.長城所處環境及其本體資料收集與分析。主要通過文獻資料收集和梳理各處長城所處的氣候特征數據;長城本體構筑材料和工藝等信息,本體保存狀況信息,本體修繕歷史信息;病害發生、發展規律研究成果;以及長城監測狀況等資料。提出篩選出有典型意義的監測區段的指導原則,為長城本體及其病害監檢測實施提供支撐。2. 監檢測布點位置、時間、頻率的研究及原則制定。對于已確定監測區段的長城,梳理及現場勘察長城本體病害發生的具體位置、病害類型、嚴重程度、材質種類、微環境狀況等,制定監測或采樣位置,采樣時間及監測頻率的設置原則。 3.監檢測技術指導原則的研究和制定。1)監檢測指標體系設置。通過文獻梳理、已有經驗積累及必要的現場驗證,對長城本體材質及其病害,造成病害的微環境指標體系包括物理、化學、力學指標體系如密度、孔隙率、吸水性、化學組成、耐水性、宏微觀形貌、表面強度、抗壓強度、剪切強度等進行研究,提出監檢測指標體系設置原則,獲取步驟及參考標準;2)監檢測設備、數據傳輸及接收技術指導原則的研究和制定。梳理現有土遺址、磚石、灰漿及生物生長等的監檢測研究成果,研究適合于夯土類、磚石類及長城本體病害如沉降、坍塌、傾斜、裂縫、植物生長、掏蝕、表面剝落等,以及本體微環境如含水率、含鹽量、吸水率、凍融循環、干濕交替等監檢測設備和技術,推薦用于監檢測的實施。3)保護修繕效果及耐久性監檢測技術指導原則的研究及制定。對保護修繕材料和技術措施的監檢測技術經驗、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并進行必要的現場驗證,制定并撰寫指導原則。4. 監檢測數據分析及使用的指導原則研究與制定。對所獲取的本體完好處、不同程度病害處的監檢測數據進行比對、分析,把本體病害數據與微環境數據進行關聯性分析,把不同區域、同一層位的數據進行比對、分析,把同一區域不同材質的病害數據進行比對、分析研究,對不同時期、同一位置的數據進行比對、分析試研究,為深入挖掘和利用數據的原則制定提供依據。
長城本體病害檢測監測技術導則 目錄
長城本體病害檢測監測技術導則 作者簡介
張濤,北京人,先后畢業于山東大學理化學與化工學院學院化學應用化學專業獲學士學位、北京化工大學材料學院材料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現任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科技保護研究室主任,副研究館員。國家科技專家庫專家、北京市評標專家庫專家、北京市科技專家庫專家、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文物建筑安全檢測鑒定與抗震評估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北京化工大學材料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碩士生研究生外聘導師、國家文物保護工程責任設計師、中央宣傳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北京市優秀青年人才。 承擔過大量課題研究:其中重量課題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省部級課題3項,北京市文物局課題4項。參與標準編寫:其中行業標準5項、地方標準5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發表論文18篇,主持編著專業書籍2本,參與編寫2本。主持40余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ㄊ校┘壩奈锉Wo單位的修繕設計和結構安全檢測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