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體驗塔里木腹地的新聞學(影像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7860
- 條形碼:9787542677860 ; 978-7-5426-778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體驗塔里木腹地的新聞學(影像篇) 內容簡介
《體驗塔里木腹地的新聞學》(影像篇)是塔里木大學廣播電視學專業綜合改革項目、“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指導下的新聞專項教學改革研究”建設項目的重要成果。該書由近年來的實踐教學原創案例與實踐作品組成,主要分為專題紀錄、劇本創作、影像解讀、理論創新、幕后故事五個部分,可以為傳媒專業學生的專業創作提供必要借鑒與啟發。
體驗塔里木腹地的新聞學(影像篇) 目錄
目 錄
**部分 專題紀錄篇
一、 出生: 《生之門》
二、 啟程: 《傳承》
三、 夢想: 《帕米爾高原上的足球夢》
四、 年少: 《飄落的“蒲公英”》
五、 青春: 《南疆大學生村官》
六、 芳華: 《送你一束沙棗花》
七、 初心: 《扶貧路上》
八、 奉獻: 《紅色情懷》
九、 遲暮: 《寂寞夕陽》
十、 新生: 《重“心”出發》
第二部分 劇本創作篇
一、 族際通婚: 《父母愛情》
二、 民族團結: 《石榴花開》
三、 “訪惠聚”: 《都塔爾變奏曲》
四、 扎根基層: 《青年胡楊》
五、 非遺文化: 《土陶與艾德萊斯》
六、 兵團情結: 《回家》
七、 鄉土人情: 《鎖麟囊》
八、 反對形式主義: 《班長來了!》
第三部分 影像解讀篇
一、 紀錄解讀1: 《塔里木河》的敘事內容
二、 紀錄解讀2: 《塔里木河》的敘事結構
三、 紀錄解讀3: 《天山腳下》的故事創作
四、 紀錄解讀4: 《新軍墾戰歌》中風景的三重書寫
五、 電影解讀1: 《天山兒女》的視聽藝術
六、 電影解讀2: 《遠去的牧歌》的符號建構
七、 電影解讀3: 《親愛的》之構圖藝術
第四部分 理論創新篇
一、 微紀錄片故事化創作
二、 紀錄片類型化敘事創作
三、 解釋式紀錄片“離題”式創作
第五部分 幕后故事篇
一、 “專業創作是一件辛苦但快樂的事”
二、 “紀錄片創作是一次充滿未知的冒險”
三、 “為了尋找更好的故事”
四、 “我不知道怎樣去冷靜地訴說他們的故事”
五、 “該給予被采訪者平等和尊重”
六、 “我真想變成他們的子女,陪伴在他們身旁”
七、 “電影可能是虛假的,人的感情卻是永遠真實存在的”
八、 “我們對‘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九、 “努力做好*后一次作業,就是對大學*好的致敬”
十、 “大多實踐上的問題都是源于理論知識的欠缺”
十一、 “揭示問題、做好導向、講究藝術是統一的”
十二、 “收獲的是新聞理想和人文精神”
后記
體驗塔里木腹地的新聞學(影像篇) 作者簡介
王中偉,畢業于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現為塔里木大學副教授,擔任新聞與傳播學科學術骨干、廣播電視學專業負責人、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兵團文藝審讀專家、兵團電影電視藝術家協會理事等職務。獲省級課程思政展示活動二等獎、校級教學能手、校級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等。曾指導學生參加中國計算機設計大賽(數字影像組)獲一、二、三等獎,并獲得自治區教育廳頒發的“優秀指導教師”榮譽。近年來,出版專著《體驗塔里木腹地的新聞學》《新聞采訪十講》等。目前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影像文化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王成濤,畢業于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現為塔里木大學副教授、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期承擔《傳播學》《媒介與社會治理》等課程的授課工作。曾擔任塔里木大學傳媒系主任、黨委宣傳部部長等職務,現任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主任。 王江艷,畢業于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現為塔里木大學副教授、傳媒系主任、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負責人。著有《高校全媒體實踐理論與實務》等,工作以來主持廳級課題3項,參與省部級課題8項。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