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牛津歷史著作史(第三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65638
- 條形碼:9787542665638 ; 978-7-5426-6563-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牛津歷史著作史(第三卷) 本書特色
《牛津歷史著作史》是一套五卷本的,由眾多世界 學者合作編撰的史學巨著,以編年的體例, 地敘述評論了全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歷史著作撰寫、流傳的歷史。
牛津歷史著作史(第三卷) 內容簡介
本書系《牛津歷史書寫史》叢書的第三卷(也是叢書中第四本正式出版發行的單卷),彌合了前兩卷(涵蓋古代和通常被稱為“中世紀”的歷史階段,當然后者對于南亞和伊斯蘭教文明而言略有問題)與第四、五卷之間的鴻溝,后者主要涉及現當代階段。本書包括的大約四個世紀,涵蓋了一個巨大變化的時期,包括歐洲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中國的明代與清早期,印度莫臥兒帝國的興衰,以及其他主要伊斯蘭大國波斯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變遷。在本卷當中,美洲正式走進歷史,好幾章的內容涉及歐洲和土著形式的歷史書寫;前幾卷中(北非伊斯蘭學者除外)沒有登場的非洲姍姍來遲,在本卷中得到了首次批量涉及。本卷的撰稿人來自多個國家,在各種不同的歷史文化方面筆耕多年。此外還有一些主題章節,具有很強的比較性,解決了這一時期出現的一些問題,從文獻學技術的應用到歷史證據,從“復古主義”的出現到歷史、神話和小說之間的關系,不一而足。
牛津歷史著作史(第三卷) 作者簡介
何塞·拉巴薩(José Rabasa),哈佛大學浪漫主義語言與文學系教授,出版有《創造美國:西班牙歷史學與歐洲中心主義的形成》(Inventing America: Spanish Historiography and the Formation of Eurocentrism, 1993)、《北部邊境的暴力敘事:新墨西哥州和佛羅里達州的歷史學與征服遺產》(Writing Violence on the Northern Frontier: The Historiography of New Mexico and Florida and the Legacy of Conquest, 2000)和《空白歷史:顛覆者研究、薩帕蒂斯塔叛亂和歷史的幽靈》(Without History: Subaltern Studies, the Zapatista Insurgency, and the Specter of History, 2010). 佐藤正幸(Masayuki Sato),出生于日本,先后于慶應義塾大學和劍橋大學攻讀經濟學、哲學和歷史,京都大學榮休后,受邀到山梨大學擔任教育和人文科學學院社會研究教授,曾任國際歷史與史學理論委員會主席(2005—10年)。
埃多爾多·托塔羅洛(Edoardo Tortarolo),意大利“東皮埃蒙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astern Piedmont)近現代史教授,此前著有《啟蒙:歐洲現代性的原因與質疑》(L'Illuminismo:Ragioni e dubbi di una modernità europea, 1999)和《新聞自由的提出:十八世紀的審查制度和作家》(L’invenzione della libertà di stampa: Censura e scrittorinel Settecento, 2011)。
丹尼爾·沃爾夫(Daniel Woolf),加拿大金斯頓皇后大學歷史學教授,此前出版的著作有《全球歷史寫作百科全書》(A Global Encyclopedia of Historical Writing, 1998)和《過往的社會流動》(The Social Circulation of the Past, 2003),2011年,他還出版了《全球歷史》(A Global History of History)一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