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財富第十波:當黃金遇上元宇宙:升級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777874
- 條形碼:9787504777874 ; 978-7-5047-7787-4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財富第十波:當黃金遇上元宇宙:升級版 本書特色
黃金與時俱進,承載著人們的投資與財富創造熱情,從未退出歷史的舞臺。黃金依然是*佳的金融投資選擇之一。 今天,我們在為財富而奮斗之時,更要對現今的世界格局和發展本質有理性的認識和警覺, 畢竟每一份財富都是我們辛苦付出所得的,不能讓變化將其消融。所以,我們很需要這本書,它也會慢慢地告知我們答案。
財富第十波:當黃金遇上元宇宙:升級版 內容簡介
元宇宙來襲,資產變革,財富洗牌,黃金投資已經過時?錯了! 本書為你講述一個正在發生但許多人還未意識到的事實——元宇宙時代,黃金更有價值!虛擬資產來勢洶洶,投資泡沫化、風險化趨勢加強,黃金是資產護城河;后疫情時代,經濟、政治的不確定性與日俱增,黃金依舊是財富底色。 作者以資深行業經歷,從當今經濟金融格局、政策環境、未來趨勢等宏觀角度,告訴你黃金投資為什么永不過時;結合當今互聯網金融、數字貨幣、數字資產、金融科技及元宇宙影響,告訴你黃金的數字玩法;從投資角度出發,介紹黃金投資產品、黃金交易市場等情況,告訴你元宇宙時代比數字資產收益更有保障的投資工具。
財富第十波:當黃金遇上元宇宙:升級版 目錄
PART 1 財富“煉金術”
一 人類的“拜金”之謎
01 印花的“紙”和沉甸甸的“錢”
02 驚心動魄的財富“掠奪史”
03 每一次法幣系統的重置靠的都是真金白銀
04 元宇宙“法幣”猜想
二 “權杖”的更迭
01 美聯儲的池子到底有多深
02 央行“操作”引發的“市場地震”
03“東風”“西風”的風水站位
04 新的“權力游戲”
三 新經濟、金融格局
01 金融秩序的“大洗牌”
02 金融海嘯下的“黃金浪”
03 貿易戰,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正在加劇
04 MetaFi,變局再起
四 中國調整新常態
01 中國:“鏈接”新業務
02 黃金生產領域的供給側改革
03 數字經濟時代黃金價值再發現
PART 2 資產大變局
五 從“互聯網+ 黃金”說起
01 讓“馬”跑到圈外去
02 從草根晉升為行業新貴的技術背景
03 互聯網黃金的盈利模式
六 數字貨幣啟示錄
01 數字貨幣崛起,被改變的財富
02 破解現行貨幣體系的難題
03 數字貨幣和黃金的愛恨情仇
七 元宇宙“數字革命”
01 NFT“淘金熱”
02 數字資產的繁榮與亂象
03 NFT 和黃金的優勢互補
八 金融科技的“宇宙共享”
01 元宇宙經濟系統的共享模式
02 共享黃金背后的發展邏輯
03 共享黃金體系的構建設想
PART 3 投資“新生態”
九 從不“打烊”的市場
01 各路英雄的“角逐戰”
02 全球黃金交易市場
03 消息“無間道”
04 技術的套路
十 世界性的投資工具
01 三大實物金的投資套路
02 紙黃金的秘密
03 保證金交易“預約”黃金
04 黃金股票≠黃金
05 衍生工具黃金基金
06 數字黃金入局
十一 新技術和新場景
01 區塊鏈和Token植入
02 DeFi交易未來式
03 元宇宙中的黃金適用場景
十二 金屬靈魂和不褪色的財富
01 一些元宇宙真相
02 讓財富生生不息
03 人生和黃金一樣尊貴
參考文獻
財富第十波:當黃金遇上元宇宙:升級版 節選
2022年2月,金價大約為296.23元/克,1噸=1000千克=1000000克,1噸黃金=296230000元,也就是29623萬元。 果然黃金更值錢! 所以,我們對貨幣和財富的理解不應該為表象所迷惑。深入其本質,站上*高峰,我們才能將其看透,從而不耽、不迷、不妄。 全宇宙稀缺 黃金稀有! 宇宙中的黃金都來自大質量恒星的超新星爆發、中子星合并這般極端天體演化過程。一般,恒星的核聚變反應以鐵元素結束。只有當大質量恒星中出現超新星時,才能生成原子序數更高且質量比鐵重的元素。正是由于金這樣的重元素產生的機會很少,所以在全宇宙中都算珍貴。 地球上缺少黃金嗎?不缺。雖然金元素的產生條件嚴苛.但是根據科學家的推斷,地球上的黃金資源大約有60萬億噸,人均近萬噸。有如此多的黃金為什么還說稀缺? 在超新星爆發中,只有少數重元素會和爆炸物一起散布到宇宙中,與其他物質混合,成為環繞重元素和爆炸物運行的下一代恒星或行星的原材料。當行星形成時,重元素總是在中間,成為行星的核心和引力來源。地球的形成也是如此。所以,地球上的黃金,90%以上的都在地核中無法開采,而地幔、地殼中的黃金含量所占比例不到1%。 當前地球上已經被開采出來的黃金總量大概在19萬噸的水平,其中金飾品約有9萬噸、投資金約有4萬噸、央行儲備金約有3.2萬噸,其他用途的黃金有2.6萬噸;還未被開采、依舊埋藏于地下的黃金尚有5.4萬噸。所以說,地球不缺少黃金,只是人類缺少黃金。 物以稀為貴,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讓每一盎司的黃金在歷史上都擁有高昂的價值,從古至今人們都將黃金視作財富的象征、價值的體現,黃金天然地充當了貨幣的角色。 貨幣不一定是金銀,但金銀天然就是貨幣 在人類以物易物的時代,黃金只是作為一種金屬或普通的商品,那時人們的交換媒介是貝殼,也就是說,古人可能會拿著一枚貝殼來買你的一塊黃金,所以,貨幣不一定是金銀。 但是真金不怕火煉,黃金具有稀少、耐腐蝕、耐高溫、易分割、不生銹等屬性,更易成為價值尺度、交換媒介和保值手段等,于是逐漸地被當作貨幣使用。這是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所以,金銀天然是貨幣。 隨著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發現黃金重,越來越不能滿足流通的需求,于是在政府的干涉下,有了紙幣,紙幣代表的是政府的信用,只有政府才有鑄幣權,同時以黃金儲備為其擔保。 “金本位制”vs“紙幣本位制” 政府的信用未必絕對可靠,而黃金稀缺,不易貶值,所以具有可靠性。在國與國之間經濟往來時,貨幣的信用要以黃金儲備來擔保,貨幣量要與黃金的儲備量一致,紙幣只是黃金的“標志”,實際上只是一種銀行券,可以用來和黃金直接交換的代用品,而不是現代意義上的信用紙幣。 P9-11
財富第十波:當黃金遇上元宇宙:升級版 作者簡介
林廉順 博士,Quantum Metal(昆騰金屬)創始人兼CEO,馬來西亞黃金投資專家,著名黃金理財專家,曾經入選“世界杰出名人榜”,通證經濟實驗室特約研究員。昆騰金屬系國際黃金供應商Perth Mint和中國工商銀行在馬來西亞的 家授權經銷商,同時供應實體黃金給馬來西亞的三家銀行及各大市場。 王暉 博士,馬來西亞金融專家,著名市場營銷專家,暢銷書《未來貨幣》作者,通證經濟實驗室特約研究員。 王淳楓 通證經濟實驗室創始人,晨訊傳媒機構聯合創始人,雅法資本聯合創始人。暢銷書《財富第九波:發現數字貨幣》《格蘭仕商道》聯合作者,《財富第六波:在家創業》《通證經濟》總策劃。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