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心理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423676
- 條形碼:9787548423676 ; 978-7-5484-2367-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理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本書特色
本書介紹了心理學中常見的精神疾病。 本書能讓讀者在閱讀中自測精神病,看看自身是否隱藏著問題;了解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精神病現象,學習心理學中對精神病的解讀,然后提供一些防范和治愈它們的 。
心理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內容簡介
本書簡要分析了焦慮、躁郁、性心理障礙、人格障礙、泛慮癥、強迫癥、抑郁癥、性偏好障礙、偏執型人格障礙等精神病。通過望聞問切,教你自己把脈。先問卷調查,認清癥狀;接著專業解惑釋疑,深入淺出戲說心理學;然后提出解決方案,手把手教你為自己的心理做治療;再給你一面鏡子,看一些典型案例;開方子,讓你離開“精神病人”的隊伍!
心理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目錄
人人都有精神病 1
前言: 朋友,你有“病”嗎? 4
**章 世界上就沒有能讓我省心的東西——泛慮癥 5
1.【精神病自測】你是泛慮癥的臣民嗎? 5
2.【問題】擔憂的等待?害怕性期待? 5
3.【案例】暴力主婦與沉默吃貨 7
4.【現象】“屌絲”的焦慮誰能懂? 9
5.【解答】理性情緒行為療法 10
6.【生存法則】5種心理效應幫你擺脫焦慮 12
第二章 必須這樣做,根本停不下來——強迫癥 14
1.【精神病自測】看看能給你的強迫癥打幾分 14
2.【問題】強迫思考?強迫思維? 15
3.【案例】女神的包袱:化妝強迫癥 17
4.【現象】手機癌&囤積癥 18
5.【解答】強迫癥自助手冊:二法讓你停下來 19
6.【生存法則】5種心理效應幫你緩解強迫癥 20
第三章 無法擺脫的精神天敵——單一恐懼癥 22
1.【精神病自測】你是單一恐懼癥的一分子嗎? 22
2.【問題】 看一眼就嚇死? 23
3.【案例】快跑!那里有一只吉娃娃! 24
4.【現象】拼瘦族、考碗族……你在恐懼什么? 26
5.【解答】單一恐懼的治療:暴露療法 27
6.【生存法則】4條心理效應讓你不再恐懼! 29
第四章 請離我遠一點吧,人類!——社交恐懼 30
1.【精神病自測】社交恐懼,你中招了嗎? 30
2.【問題】赤面恐懼癥?懼人癥? 31
3.【案例】躲在電腦背后才能與人交流 32
4.【現象】御宅族、洞穴族……三次元的社交到底有多可怕 33
5.【解答】從情景預演走入真實社交 34
6.【生存法則】6條心理效應助你成為社交達人 36
第五章 給我45度角,我可以讓悲傷逆流成河——抑郁癥 37
1.【精神病自測】看看你有沒有抑郁癥 37
2.【問題】4類抑郁癥,你了解多少? 38
3.【案例】抑郁癥患者 39
4.【現象】春困癥、掏空族……都市白領持續低落所為何 40
5.【解答】抑郁癥的秘密武器:日常事項與森田療法 41
6.【生存法則】這些心理效應讓你遠離抑郁癥! 43
第六章 我狂躁嗎?我只是淡定得不明顯!——躁狂癥 44
1.【精神病自測】你的躁狂“修煉”到了什么程度? 44
2.【問題】心境高漲?暴躁易怒? 45
3.【案例】迷失的訂單 46
4.【現象】畢業躁狂癥&離婚躁狂癥 47
5.【解答】躁狂癥的生存需要:情緒控制 48
6.【生存法則】學習心理效應,打倒躁狂癥! 49
第七章“性趣”背后有隱情!——性偏好障礙(上) 50
1.【精神病自測】你有戀物癖嗎? 50
2.【問題】窺陰癖、露陰癖、摩擦癖、戀物癖 51
3.【案例】他們也有性偏好障礙:莫扎特&盧梭 52
4.【現象】咸豬手、內衣大盜……不僅是口味輕重的問題 54
5.【解答】性偏愛障礙的癥結:家庭引導*重要 55
6.【生存法則】掌握心理效應,克服性偏好障礙! 56
第八章 別讓他人為你的“性福”買單——性偏好障礙(下) 57
1.【精神病自測】看看你是否有戀童情結? 57
2.【問題】戀童癖、性虐待癥 58
3.【案例】自殺?不,要虐殺! 59
4.【現象】那些防不勝防的戀童和SM 61
5.【解答】戀童癖的治療:挖掘原因,對癥下藥 63
6.【生存法則】這些心理效應讓你越活越快樂 64
第九章 上帝把我的靈魂裝錯了軀體——性身份識別障礙 65
1.【精神病自測】看看給你的性身份識別障礙打幾分 65
2.【問題】易性癖?雙重異裝癥 ? 65
3.【案例】被禁錮的靈魂 67
4.【現象】變性人、人妖……我的性別聽我的 68
5.【解答】性身份識別障礙的心理原因 70
6.【生存法則】4種效應助你避免性身份識別障礙 71
第十章 我聽到上帝的呼喚——精神分裂 73
1.【精神病自測】看看給你的精神分裂到了什么程度? 73
2.【問題】精神分裂癥的三大“典型” 73
3.【案例】我的孩子呢? 75
4.【現象】過勞族、周末哭泣族……巨大的壓力讓你分裂了嗎 76
5.【解答】精神分裂的生存出路:家庭支持 77
6.【生存法則】3個方法助你完爆精神分裂 78
第十一章 我和我的靈魂們——人格分裂 79
1.【精神病自測】看看給TA的多重人格打幾分 79
2.【問題】人格&多重人格 79
3.【案例】24重人格 81
4.【現象】魔方人、迷失的自我……人人都有不同的自己 82
5.【解答】利用催眠治療多重人格 83
6.【生存法則】3個效應打敗人格迷失 84
第十二章 人生就是一場戲,唯我入戲*徹底——表演型人格障礙 85
1.【精神病自測】看看給你的表演型人格障礙打幾分 85
2.【問題】戲劇化&幼稚化 85
3.【案例】憑什么不喜歡我? 87
4.【現象】嗲嗲女、嬌嬌妹……做作生活如演戲 88
5.【解答】表演型人格可以自我調整 89
6.【生存法則】3個效應去除表演型人格 90
第十三章 不準批評我,但我要懷疑你——偏執型人格障礙 91
1.【精神病自測】看看你的偏執型人格障礙有多嚴重 91
2.【問題】狂妄的自信 91
3.【案例】嫉妒我的優秀?就憑你們? 93
4.【現象】網絡暴民、肆意“人肉”……躲在網絡背后,你是不是從不控制自己? 94
5.【解答】偏執型人格障礙者的解藥:學會信任 95
6.【生存法則】利用6個效應告別偏執狂 96
第十四章 誰來幫我做決定 ——依賴性人格障礙 99
1.【精神病自測】看看給你的依賴性人格障礙打幾分 99
2.【問題】尋找庇護者 99
3.【案例】誰能幫忙支撐我的世界 100
4.【現象】都市怪病——情感依賴癥,你中招了嗎? 101
5.【解答】依賴性人格障礙的解答原則:從小事開始 102
6.【生存法則】6個效應助你學會獨立 103
第十五章 面對絕望,去死一次怎么樣?——自殺 106
1.【精神病自測】看看給你的邊緣人格障礙 106
2.【問題】絕望性自殺?解決性自殺?邊緣性人格障礙? 106
3.【案例】自殺24次的“超級瑪麗” 108
4.【現象】大學生為何是自殺的高發群體 109
5.【解答】這四個問題,你可一一想過? 110
6.【生存法則】這些心理效應讓你越活越快樂! 112
心理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節選
“這位朋友,你有精神病吧?”
沒錯,這位朋友,在下問的就是你。
聽到這個問題,恐怕你會立刻勃然大怒,回敬一句:“你才有病!”
先別著急。咱們這里說的“精神病”,可不是說你到處亂跑、精神崩潰、思維混亂。這里說的“精神病”,指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心理障礙。畢竟社會生活壓力這么大,人人都有點兒不正常也很正常。
放眼世界,“精神病”可真不少。孤獨癥、抑郁癥、強迫癥,個個有癥;依賴人格、偏執人格、表演人格,人人不同。
這是一個奔波的年代,這是一個孤獨的年代,這是一個全民皆“病”的年代。
你可別說什么“眾人皆‘病’我獨清,眾人皆‘瘋’我獨明”這樣的傻話。在全民皆“病”的大環境下,想獨善其身很難。你本沒有“病”,只不過壓力大了自然就有了“病”。
想想吧,你是否有過不正常的時候:
你每天必須要化妝,不化妝就不能見人,素顏就會心慌慌?
你獨處時口若懸河,電腦前才華橫溢,偏偏眾人前一張口就結巴,一發言就想撞墻?
你沒事就胡思亂想,服毒、跳樓……所有的死法你都想一遍,沒有一個“滿意”?
你的至親至愛是手機,從早到晚拼命玩,晚上瞪著眼睛熬到大天亮?
你吃飯穿衣都靠媽,大事小情都問娘,自己完全沒主張?
你白天晚上不一樣,上一秒積極下一秒哀傷,瞬間分裂變成雙?
……
你不必立刻對號入座,也不必著急搖頭否認。兒童時期與父母不完善的關系,少年時期性啟蒙的不足,青年時期對成功的過分向往,成年時期對親密關系的不妥善處理……活這么大,簡直步步為營,哪一步走錯,恐怕你都會踏上“精神病”的不歸路。
不過,你也不必從此就緊張不安。看看四周,你的親戚朋友,你的領導下屬,你的偶像導師,其實個個都是你的“病”友,只不過有的人清楚自己的“病”情,有的人還茫然不自知。
有“病”沒關系,*怕的就是諱疾忌醫。現在你要做的,就是打開這本書,找到自己對應的“病”情,治愈自己。
本書讀起來新鮮有趣,合上書也能讓你沉靜反思。本書涉及焦慮、躁郁、性心理障礙、人格障礙、泛慮癥、強迫癥、抑郁癥、性偏好障礙、偏執型人格障礙等精神病,看完后可有兩個收獲,一是祛除心病,二是通往幸福!
心理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作者簡介
寧安寧,心理學專業出身,多年來一直研讀心理學,頗有收獲。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