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浮天載地:清代京畿水環境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06155
- 條形碼:9787300306155 ; 978-7-300-3061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浮天載地:清代京畿水環境 內容簡介
水,浮天載地,與城市發展緊密關聯,受人類干擾較大。本書立足于唯物史觀與生態學學科前沿,以學術新觀念為起點,通過對清代京畿水環境及其特征的梳理,分析了以往研究中關于水利工程建設的普遍性問題和有待深人探討的方面,對清代一系列與水有關的政策措施和實踐活動進行了考察與討論。
本書將研究建立在潛心爬梳**手檔案資料的基礎上,主體研究包括:西山人工水系的構建、城市供水困局的擺脫、北運河漕運的變化與應對、以護佑京師為首要的永定河治理,以及水資源利用過程中的人水關系、人們趨利避害的宗旨與期望等。本書認為,清廷為應對京畿水環境變遷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有積極主動的一面,也有消極應付的一面;而從國家意志層面展開京畿各項與水有關的實踐活動,是清代治水與治政的主要特點。這些活動,或對京畿地區水生態產生了重要影響,或為今人留下了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凡此,均為今人的用水、治水與節水提供借鑒,也進一步揭示了資源利用是環境史研究的核心價值。
浮天載地:清代京畿水環境 目錄
一、研究概念與界定
二、與水環境相關的學術史研究層面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
**章 京畿水環境及其關聯要素
一、水資源基礎與利用中的趨利避害
二、水環境視角下的京畿氣候與降水
三、京畿水環境與河流的季節性特征
第二章 水潤京城與水環境
一、清初京城缺水與需水
二、西山人工水系與生態恢復力
三、西郊水資源利用的生態效益
四、京城飲用水的供給與調控
五、京郊的稻米花卉與水生態
第三章 京畿漕糧運輸與水環境
一、漕糧與幫船及因水而生的京畿起卸節點
二、漕運及其重空周期與水環境
三、京畿倉場與水環境
第四章 北運河漕運應對與河道治理
一、楊村起剝與水環境
二、張家灣改道與應對
三、筑壩沖沙與挑浚河道
第五章 永定河治理與京南濕地生態
一、永定河筑堤與尾閭河湖濕地生態
二、永定河濕地生態恢復
三、濕地生態退化與清廷的應對
四、永定河工秫秸利用與社會治理能
結語
主要征引及參考文獻
后記
浮天載地:清代京畿水環境 作者簡介
趙珍(1962一),青海西寧人,歷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清史編篡委員會傳記組專家,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態恢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地方史志學會理事。主要從事環境史、清史與歷史地理的教學與研究。主要成果有專著《清代西北生態變遷研究》《資源、環境與國家權力﹣﹣清代圍場研究》《黃河上游區域城市研究(1644一1949)》《綏邊福將楊遇春研究》及編著、譯著等多部,在《歷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50余篇。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并完成多項***及省部級科研項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