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何以通向馬克思主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913540
- 條形碼:9787519913540 ; 978-7-5199-135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何以通向馬克思主義 本書特色
貫徹“兩個結合”的指示,回答時代之問,提升文化自信 1.傳統文化精華與馬克思主義革命學說相契合的內在邏輯是什么?如何總結出*具生命力的文化標識,提煉出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髓,從中尋找源頭活水,以滋養和推進民族復興大業?中華民族具有如此堅韌而強大的生命力,其文化基因和歷史根源是什么?今天如何發揮其促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作用? 研究這些課題確實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本書探索前沿性課題,從傳統文化尋找源頭活水;回答時代之問,構建優秀文化與馬克思主義革命學說貫通之橋。 2.本書又一亮點是,深入探索“中華民族文化基因”這一前沿性課題,論述其鍛造和提升的三個階段和中華文化基因的五大特質。 作者首次提出了“鍛造”的概念,其含義顯然是指,“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不可能是在某一時刻陡然形成,也不可能是歷經幾千年而固定不變。這一命題很有理論深度,對我們很有啟發。書中提出,“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經歷了生成、鍛造與提升的長期過程。 3.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由專家精心撰寫,與時代脈搏相感應、雅俗共賞的理論讀物,把中國文明歷史的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4.陳其泰先生作為有理論素養、時代情懷的專家,寫出本書這樣通俗易懂而又親切有味的著作,幫助大眾體會中華文化的光彩、智慧和魅力,提高思想境界,增強文化自信。這正是適應當前時代需要,能夠幫助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千家萬戶的佳作。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何以通向馬克思主義 內容簡介
本書認真貫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新飛躍”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一時代主題,努力探討傳統學術的精華通向唯物史觀的內在邏輯和剖析典型性命題,展現中國智慧的光彩。 本書探討了如下三大主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相貫通的內在邏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特性;為了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所應具有的使命情懷。 為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作者通過創造性闡釋,系統深入而又親切有味地論述了展現傳統文化獨特魅力的新視角、史學經典與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鍛造、傳統文化向近代文化轉變的內在動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何以通向馬克思主義 目錄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何以通向馬克思主義 作者簡介
陳其泰,師從著名史學家白壽彝先生,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兼職教授,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學科組成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出版《陳其泰史學萃編》(九卷)、《中國史學史·近代卷》《從文化視角研究史學》《歷史學新視野——展現民族文化非凡創造力》等著作十余種。主編《20世紀中國歷史考證學研究》《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理論成就》分獲北京市第九屆、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一等獎;主著《中國歷史編纂學史》五卷本,共240余萬字,榮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所著《陳其泰史學萃編》榮獲北京市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在《人民日報》《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300余篇,由《新華文摘》全文轉載11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