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玉藻前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成人類作為影響了從昭和至今數代作者的日本奇幻元老,岡本綺堂擅長以妖麗的筆觸以及豐富的細節描繪出一個個華麗而幽遠的古風世界。他雖然以一系列短篇作品為中國讀者所知,但這部罕見的長篇作品或許能更加清晰地體現出其筆力之強。
玉藻前 內容簡介
平安時代末期,落魄武士之女阿藻與父親相依為命。盡管家中窮困,但在摯友千枝松的陪伴下,阿藻過著平靜而快樂的生活。 某日,阿藻外出時失蹤,后來在一座據說有狐妖作祟的陰森古塚前被找到。自那之后,她仿佛變了一個人。她處心積慮地進入權臣藤原忠通府上,憑借美貌與才華獲得忠通寵愛,得名“玉藻前”。然而,跟她扯上關系的人接連橫死,朝野內外在她的挑撥下陷入一片混亂。 千枝松則因機緣巧合拜入安倍晴明后裔泰親門下,成為陰陽師。從師父口中,他得知阿藻的身體已被九尾妖狐占據,此妖意圖廣撒禍種,將人間拖入幽冥之中。 昔日的青梅竹馬如今卻成了作惡多端的妖女,身為降妖除魔的陰陽師,千枝松面臨著苦澀的抉擇。
玉藻前 目錄
清水參拜
獨寢之別
古冢作祟
花之宴
法性寺
采女
祈雨
犬群
折帽人
三浦之女
殺生石
玉藻前 節選
“嗬,今夜之月宛如銀鑒新淬,可真美啊。” 男子朗眉輕舒,仰望空中懸月,似要將自己所有的感嘆盡抒于這 句古已有之、略顯陳腐的形容之中。時值九月中半,月色皎明,明天就是十三夜了。屈指算來,男子比今夜之齡還要再年長三歲,尚未弱冠,仍是少年模樣。自然,他還沒有戴上烏帽子,只是將黑發綰起,垂于腦后。他身穿淺黃色的素麻布筒袖,上染大大小小的漩渦紋,下身穿素陶色的短切袴。這身衣服的顏色在夜色中雖看不分明,但仍能看出筒袖和切袴都因一洗再洗而褪了色,切袴的下擺更是皺巴巴地翻卷著。 少年雖衣著寒酸,容貌卻顯得英姿颯爽,毫不遜于今晚月色。這俊朗英氣的少年郎,若換上明黃色的小袖和淡紅梅色的小水干,再在腰上插一支寒竹削成的橫笛,取一個“某若丸”這般楚楚可憐的名字 遁入空門,定會令惡僧之流欣喜若狂、傾慕憧憬。可今夜他的腰間空無一物,別說橫笛,就連小刀也未見一柄,只是光腳穿著又臟又薄的稻草鞋。 “真的好美啊!” 應和他的是看起來和他同齡、甚至更年少一些的少女。為了加緊推進情節,此處無暇細述她的容貌。唯一能在此透露的是,少女的明麗燦爛和高貴典雅更甚同行少年,她身穿單薄的淺蔥綠色小振袖,上染酷似陸奧國信夫搓染的白色花紋,同樣也光腳穿著草鞋。 少年和少女站在清水坡上,仰望著今夜的朗月。平安京夜露蒙蒙,打濕了他們單薄的衣衫,兩人為了抵御寒意,緊靠著彼此小小的肩膀前行。 距今七百六十年前的平安京雖貴為王都,卻比今人想象中更為寂寥。時值戊辰久安四年,皇宮遭遇大火,談山的鐮足公木像龜裂自毀;夏時可怖疫病橫行;隨著冬日腳步漸近,盜賊也日漸猖獗。曾經繁榮昌盛的平安時代如今落得凋敝不堪,亂世將至的恐慌在人們心中悄然萌芽。而此前所述的種種災厄又似某種惡兆,令京中民眾惶惶不安。 諸多天災人禍中,當屬盜賊之亂的影響*為顯著;如今只要一入夜,就連京城大道上也沒了人跡。更別提偏居一隅的清水堂一帶:不說白天,且說這秋陽蕭瑟、匆忙入暮之時,京中大街小巷尚燈影稀疏、昏黃點點,四下卻已蓑衣匿跡、草履銷聲。就算是*虔誠的信徒,也斷不會為了夜間參拜而遠行至此。 在這寂夜的坡路上,只有這孤零零的兩人依偎前行。月掛梢頭,兩個小小的身影在陰暗的樹蔭間時隱時現。兩側高高的草叢總在不經意間沙沙作響,仿佛有人隱匿其中,不知何處傳來了狐鳴聲聲。
玉藻前 作者簡介
岡本綺堂 (1872—1939) 日本著名小說家、劇作家,本名岡本敬二,別號“狂綺堂”。綺堂擅長將日本的各種民間傳說融合在小說之中,且精于描寫詭異恐怖的氣氛。其創作的偵探小說系列《半七捕物帳》融合了江戶風情、懸疑推理與怪奇元素,奠定了其“捕物文學開山始祖”的地位,以《青蛙堂鬼談》為代表的諸多怪談小說則對日本奇幻文學的發展帶來了重要影響。 綺堂一生留下了眾多小說作品,但多為短篇,《玉藻前》是其創作的為數不多的長篇小說之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