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變動的臉譜:侯氏社火臉譜的民俗志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73758
- 條形碼:9787200173758 ; 978-7-200-1737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變動的臉譜:侯氏社火臉譜的民俗志研究 本書特色
對于理解當代民間藝術具有 較強的社會意義
變動的臉譜:侯氏社火臉譜的民俗志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侯氏社火臉譜為主要研究對象,作者以民俗學的理論和方法來剖析侯氏社火臉譜的藝術嬗變過程與傳承發展策略,探討“非遺”保護語境下傳統手工藝的發展之路。本研究以作為實踐主體的社火臉譜傳承人為中心,關注傳承人身體在場的日常交流實踐活動,通過對社火臉譜歷代傳承人不同時期創作的社火臉譜作品以及他們在不同場域中講述的個人敘事的記錄和分析,力圖從民眾主體的視角出發,對侯氏社火臉譜的藝術嬗變機制和傳承發展策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知。本研究著眼于鄉村振興背景下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困境,探究了國家、社會、媒體、學者等多種力量對傳統手工藝類“非遺”傳承人的形塑和影響,分析了社火臉譜傳承人的適應策略,對于理解當代民間藝術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全書共分五個章節。**章《導論》部分,作者交代了選題的緣起,梳理了相關學術研究成果,介紹了研究方法和使用的資料來源,指出了研究的價值和意義。第二章《社火與社火臉譜》詳細梳理了侯氏社火臉譜的歷史起源,分析了社火表演與社會臉譜的關系問題。第三章《侯氏社會臉譜的傳承譜系》對侯氏社火臉譜的歷史發展脈絡進行了細致梳理,對歷代傳承人及其傳承譜系進行了描述。第四章《侯氏社火臉譜的題材、類型與藝術特征》,作者結合侯氏社火臉譜歷代傳承人的代表性作品,在圖像分析的基礎上,對侯氏社火臉譜的題材、類型、藝術特征等進行了總結和概括。第五章《“非遺”保護語境下的侯氏社會臉譜》,作者運用民俗學的理論與方法,對當前“非遺”保護熱潮中侯氏社火臉譜的藝術嬗變機制和傳承發展策略進行了理論探討。
變動的臉譜:侯氏社火臉譜的民俗志研究 作者簡介
毛曉帥為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講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藝術民俗學、非遺保護。曾作為副主編參與多種圖書的出版工作,分別為《中國民俗文化志·平谷區卷》《中國民俗文化志·海淀區卷》《中國民俗文化志·大興區卷》《中國民俗文化志·順義區卷》《中國民俗文化志·豐臺區卷》《中國民俗文化志·通州區卷》《中國民俗文化志·懷柔區卷》《中國民俗文化志·密云區卷》《中國民俗文化志·石景山區卷》;另外,還編有《山東省鄉村文化振興案例匯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