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樂之本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523620
- 條形碼:9787515523620 ; 978-7-5155-2362-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樂之本味 本書特色
★匯集40余位古典音樂大師的生平往事,勾勒大師的音樂人生。 ★精解中世紀到現代700年間不同樂派的經典曲目,學會感受音樂的魅力。 ★一次性梳理36個重要的樂理知識,拿到聽懂古典樂的鑰匙。 ★尋訪全球36座著名歌劇院、音樂廳,再現建筑背后滄桑的歲月。 ★10大主題,探索古典樂的前世今生;365堂入門課,走進古典樂瑰麗多姿的世界!
樂之本味 內容簡介
賦格、卡農、創意曲……作曲家們玩出了多少種花樣? 巴赫、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誰才是樂迷心中的白月光? *古老的樂器、*昂貴的樂器、*靈動的樂器是什么? 古典樂的迷人之處,在于無論你怎樣疏遠它,都會被它在不經意間觸動心弦。與其做一個古典樂的門外漢,不如跟著本書的古典樂迷作者們,一起走進古典樂的世界,去感受音樂的無窮魅力。 本書的十個板塊,涉及古典樂的歷史與發展,用書寫者的眼光,解析古典樂的方方面面,引導讀者從不同角度去了解古典音樂。其中,樂理知識、大師小傳、作品解讀、音樂廳歷史、各地音樂節等段落,十分精當,是全書的華彩部分。 西方古典音樂歷經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20世紀等不同階段,不僅產生了一整套嚴謹的樂曲創作規范,同時涌現出大量的作曲大師,為世界帶來巨大的音樂財富。每天5分鐘,讓我們跟隨本書一日一篇的講解,在古典樂這座富礦中盡情挖寶吧!
樂之本味 目錄
板塊一:古典音樂的各個時期
2 中世紀音樂:一切都從這里開始
12 中世紀早期:不只是用耳朵聽
22 中世紀中期:律動的詩
32 中世紀晚期:當詩歌和音樂相遇
42 文藝復興:音樂的發展被分為三部分
52 文藝復興—— 記譜法:他們的記譜法和現在的不太一樣
62 文藝復興—— 樂器:來見見演奏家們
72 文藝復興的三個時期:舞曲開始流行
82 巴洛克音樂:掛滿果實的樹
92 巴洛克早期:作曲家說了算
……
板塊二:曲式
3 二部曲式:我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13 三部曲式:想要回歸,得先離開
23 音樂的內部結構之一:動機:你能不能重復一遍?
33 小步舞曲和三聲中部:一、二、三,一、二、三……
43 音樂的內部結構之二:樂句:研究一下音樂的復雜性
53 再現詠嘆調:一個炫技的機會
63 音樂的內部結構之三:樂句和分樂句:學一學音樂語言的語法
73 組曲:巴洛克時期的DJ們
83 主題與變奏:旋律的潛力無窮無盡
93 音樂的內部結構之四:樂段:有問就有答
……
板塊三:偉大的作曲家
4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他頭腦中的音樂
14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瞻前顧后
24 菲利克斯·門德爾松- 巴托爾迪: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34 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內心深處的音樂
44 理查德·瓦格納:要么愛他,要么恨他
54 阿諾德·勛伯格:兜了一大圈
64 沃爾夫岡·阿瑪德烏斯·莫扎特:小童星
74 克勞德·德彪西:打破傳統束縛
84 弗里德里克·肖邦:琴鍵上的浪漫
94 弗朗茨·李斯特:上帝、女人和音樂
……
板塊四:璀璨的作品
5 《c小調第五交響曲》: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15 《小夜曲》:沃爾夫岡·阿瑪德烏斯·莫扎特
25 《G弦上的詠嘆調》: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35 《為弦樂隊而作的柔板》:薩穆埃爾·巴伯
45 《四季》:安東尼奧·維瓦爾第
55 《月光》:克勞德·德彪西
65 《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
75 《藍色狂想曲》:喬治·格什溫
85 《降E大調第二夜曲》:弗里德里克·肖邦
95 《 D大調卡農》:約翰·帕赫貝爾
……
樂之本味 節選
古典音樂的各個時期(課程主理人:蘇珊娜·洛伊) 我得承認,就在我坐下來準備寫古典音樂史上的各個時期時,覺得壓力巨大。其實,我們是在談論幾千年中發生的事情。從中世紀到現在,音樂形式的發展經歷了各種奇妙的變化,對于不同歷史階段不同音樂形式的描述,怎樣才能做到不偏不倚呢?我真不確定是否能做到這一點。 但是當我把有記錄的音樂史分門別類時,事情就變得有條理了,我甚至覺得可以用“簡單”來形容這一切。每一個時期的音樂創作都是按照某種邏輯和規律逐漸過渡到下一個階段的。實事求是地說,我對這種清晰的結構本來并不了解,但這本書的寫作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我希望同樣的事情也能發生在你身上,對音樂史上每個階段的總結將幫你揭開古典音樂神秘的面紗,讓你不至于在和別人談起它時覺得它太深奧,無從說起。 未知的事情總是讓人退避三舍,但是你看,古典音樂的發展歷程能夠告訴我們很多關于自己的事情——音樂家和聽眾們,當然還涉及文化、社會甚至整個世界。 中世紀音樂(400—1400):一切都從這里開始 從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直到15世紀中葉,歐洲這段長達一千年的時期被稱為中世紀。中世紀音樂指的就是歐洲人在這段時期內創作的音樂。 在中世紀,制作一份能保存下來的手稿十分困難,這需要罕見而昂貴的羊皮紙,并且要雇傭抄書吏,所以從中世紀流傳到現在的樂譜極少,就算有,也都在少數富人或一些機構、組織的手中。這足以證明中世紀時,音樂遠不像現在這樣為大眾所熟知。 中世紀音樂可以分為宗教音樂和世俗音樂兩大類。那時候大部分樂譜都是各種各樣的宗教音樂,關于世俗音樂的確鑿信息非常少。 音樂學家們研究中世紀音樂的另一個障礙,就是當時的記譜法還處于原始狀態,尚未得到發展。大部分音樂都是靠口耳相傳流傳開來的,當這些音樂被記錄在紙上時,也不像我們現在的音樂語言這么精確、標準。中世紀的記譜法只能模糊地記下多聲的線條和走向,至于節奏,只有一點象征性的標注而已。 然而,和記譜法不同,中世紀的樂器和當代樂器極為相似。那時候的人已經在使用弦樂器和木管樂器,而且那時的繪畫作品甚至表明琴弓也被用在了弦樂演奏中。 中世紀音樂非常美妙,盡管它的旋律有時聽起來相似而又單一,但當你沉浸在教堂素歌的吟詠中時,會得到一種奇妙的冥想般的體驗。
樂之本味 作者簡介
萊斯利·丘(Leslie Chew),錄音工程師,生活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曾獲格萊美獎提名。他幾乎為現代交響樂團中的每一件樂器都錄制過唱片,同時幫助藝術家們制作了各種獲獎的專輯、影片、電視節目或(音頻類)軟件。他還擔任StuccoRainbow二重奏組合中的演奏員,在美國各地巡演。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