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契丹學研究(第二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5350
- 條形碼:9787100215350 ; 978-7-100-21535-0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契丹學研究(第二輯) 本書特色
首部契丹學研究輯刊——展現契丹學前沿成果,彰顯絕學無窮魅力。
契丹學研究(第二輯) 內容簡介
契丹是中古時代生活于北方的古代少數民族。907年建立遼朝,1125年被金朝滅亡后,又越過戈壁,在西域建立西遼政權,一直到1218年被蒙古滅亡為止。契丹積極吸取中原和其他地區的文化,形成豐富多彩的契丹歷史文化,留下了豐富的文獻、文物、遺址,對中華民族文化有深遠的影響。圍繞對契丹歷史文化的研究,形成一門學問,即契丹學。《契丹學研究》是坐落在契丹故地上的赤峰學院主辦的,旨在為契丹學研究開辟學術交流渠道的學術輯刊。本輯即為**輯。本輯分為“歷史與文化”、“考古發現與研究”、“文獻資料研究”、“語言文字”、“學術動態”等欄目,收錄的論文涵蓋歷史學、考古學、文獻學、語言學、地理學等多學科領域。這些論文從多種專題或視角,運用豐富的史料,探討契丹學領域中的多種問題,具有較強的前沿性,展示了契丹學不斷向縱深拓展的學術前景。
契丹學研究(第二輯) 目錄
契丹學研究(第二輯) 作者簡介
任愛君,赤峰學院歷史學教授,研究方向為專門史及契丹遼文化。代表性論文有《契丹四樓源流說》(《歷史研究》1996年第6期)、《契丹“鹽池宴”、“諸弟之亂”與夷離堇任期問題》(《史學集刊》2007年第4期)、《遼上京皇城西山坡建筑群落的屬性及其功能》(《北方文物》2010年第4期)等論文百余篇;代表著作有《遼朝史稿》、《什么是契丹遼文化》等20余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契丹及契丹人》等各級各類項目30余項。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