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美軍聯合作戰發展史:基于作戰實踐的考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78245
- 條形碼:9787513078245 ; 978-7-5130-782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軍聯合作戰發展史:基于作戰實踐的考察 內容簡介
通過解析作戰實踐來研究美軍聯合作戰發展史, 有助于全面地認識聯合作戰, 推動理論研究。本書遵循史論結合、現實牽引的基本思路, 研究了70 多個美軍戰例, 詳細剖析了12 場戰爭和重要軍事行動中的美軍聯合作戰實踐。具體到每個戰例, 先考察其戰時聯合指揮關系, 再按照主要聯合作戰樣式, 考察其具體聯合作戰行動, *后得出美軍聯合作戰的發展特點和啟示建議。本書涉及聯合作戰、美軍、軍事改革等, 可作為軍事人士及相關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美軍聯合作戰發展史:基于作戰實踐的考察 目錄
緒 論
一、研究背景
二、基本概念
(一) 美軍“聯合” 概念的演變及相近概念辨析
(二) 當前的美軍“聯合作戰” 概念
(三) 作戰實踐及其視角
三、研究意義
(一) 為深化聯合作戰理論研究提供借鑒
(二) 為發展提升聯合作戰能力提供啟示
(三) 為做好現實軍事斗爭提供歷史洞察
四、研究現狀
(一) 國外研究
(二) 國內研究
五、研究思路、重點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重點
(三) 研究方法
六、研究難點和創新點
(一) 研究難點
(二) 主要創新點
**章 聯合作戰溯源與美軍早期聯合作戰實踐( 年前)
**節 西方早期聯合作戰的歷史溯源
一、古代聯合作戰濫觴于海洋文明的水陸交際地帶
二、近代歐洲列強遠征作戰推動聯合作戰快速發展
第二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美軍聯合作戰的實踐和發展
一、美軍聯合作戰在近代戰爭中曲折發展
(一) 美軍聯合作戰始于獨立戰爭
(二) 世紀中期出現了聯合作戰小高峰
(三) 美西戰爭暴露聯合倒退引發美軍改革
二、工業革命推動**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聯合作戰水平的提升
(一) 世紀初美軍以改革軍種推動聯合
(二) 航空力量推動聯合作戰走向三維空間
三、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加強聯合作戰探索
(一) 機構性調整和綱領文件的頒布收效有限
(二) 兩棲登陸成為聯合作戰發展的重要牽引
(三) 航空力量謀求獨立地位減緩了聯合發展
第三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美軍聯合作戰實踐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推動了美軍聯合指揮體制的建立
(一) 以組建參聯會推動聯合指揮體制的建立
(二) 以戰區司令部指揮兩大戰場的聯合作戰
二、北非歐洲戰場的聯合作戰基本貫徹了統一指揮
(一) 北非登陸行動成為美軍首次三軍聯合實戰
(二) 北非戰役重塑了空地聯合作戰的基本模式
(三) 意大利戰役見證了盟軍聯合聯軍作戰的成熟
(四) 諾曼底登陸是美軍“二戰” 中*復雜的聯合作戰
(五) 西歐戰役中聯合作戰的組織形式進一步靈活
三、太平洋戰場的聯合作戰由兩大戰區各自實施
(一) 太平洋戰場未能實現各軍種部隊的統一指揮
(二) 海空聯合作戰在太平洋戰場上有了極大發展
(三) 所羅門戰役中首次出現了多軍種聯合航空隊
(四) 島嶼作戰推動聯合作戰不斷提升戰術精密度
(五) 陸海軍指揮的不統一制約了戰役級聯合作戰
第四節 對美軍早期聯合作戰發展歷史的評價
一、重要性不斷提升但始終未正式建立聯合體制
二、聯合作戰發展中的促進與制約因素十分明顯
三、兩棲作戰和空地聯合作戰奠定聯合基本模式
四、由下而上推動聯合作戰發展呈現出特殊脈絡
五、為研究現代聯合作戰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啟示
第二章 軍種激烈沖突時期的聯合作戰(— 年)
**節 軍種激烈沖突時期影響聯合作戰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戰后軍種矛盾的激化剝離了發展聯合的土壤
二、新國防領導體制的建設未能夠緩解軍種矛盾
三、地位剛確立的參聯會無暇顧及發展聯合作戰
四、聯合司令部體系的建立為戰區聯合提供框架
第二節 朝鮮戰爭中的美軍聯合作戰實踐
一、戰爭爆發時遠東司令部嚴重缺乏聯合作戰準備
(一) 面對戰爭爆發美國嚴重誤判且缺乏準備
(二) 遠東司令部在聯合方面的建設十分有限
二、遠東司令部確立戰時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架構
三、朝鮮戰爭中美軍典型聯合作戰樣式
(一) 兩棲登陸作戰展現了較高的聯合水準
(二) 空中作戰通過協調控制達成了有限聯合
(三) 空地聯合作戰延續“二戰” 經驗且有新發展
第三節 對軍種激烈沖突時期美軍聯合作戰發展的評價
一、軍種沖突和體制不完備直接制約了戰場上的聯合
二、“二戰” 時期聯合經驗得以延續同時出現一些新發展
三、“為軍種爭利” 客觀上推動了聯合但存有重大缺陷
四、首版《武裝部隊的聯合行動》為聯合提供基本指導
第三章 軍種有限合作時期的聯合作戰(— 年)
**節 軍種有限合作時期影響聯合作戰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朝鮮戰爭后美國防體制依舊難以促進聯合
二、在全面向核的軍種建設中聯合再次被忽視
三、 年改革理順上層領導機制推動局部聯合
四、聯合作戰體制表面加強但仍深受軍種影響
第二節 年改革后初期美軍應急行動中的聯合作戰
一、干預黎巴嫩近乎是越南戰爭中聯合作戰的預演
二、古巴導彈危機暴露了聯合作戰能力的倒退
(一) 針對古巴的聯合作戰計劃受制因素多、耗時長
(二) 危機期間美軍變更聯合部隊結構存有重大隱患
(三) 如果危機升級美軍聯合作戰實施可能陷入混亂
第三節 越南戰爭中的美軍聯合作戰實踐
一、越南戰爭是美軍聯合作戰發展歷史中的重要轉折
二、逐步構建起來的聯合指揮架構帶有必然缺陷
三、越南戰爭中的美軍典型聯合作戰樣式
(一) 各軍種空中力量的作戰聯合程度陷入了低谷
(二) 空地聯合作戰取得了戰技術上的進一步躍升
(三) 美軍開辟聯合特種作戰新領域并開展了大量實踐
第四節 對軍種有限合作時期美軍聯合作戰發展的評價
一、美軍在越南戰爭期間只踐行了*低程度的有限合作
二、指揮體制改革不徹底不系統制約聯合作戰發展
三、底層戰術級聯合作戰不斷吸收新技術持續發展
第四章 軍種能力互補時期的聯合作戰(— 年)
**節 軍種能力互補時期影響聯合作戰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連續的軍事失誤全面引發美國社會對聯合的大討論
(一) “鷹爪” 行動
(二) 貝魯特海軍陸戰隊遇襲事件
(三) “緊急暴怒” 行動
二、 年《國防部改組法》為聯合發展掃除體制障礙
三、在法案指導下美軍聯合作戰指揮體制得以全面重塑
(一) 參聯會主席
(二) 參聯會副主席
(三) 聯合參謀部
(四) 作戰司令部
四、戰役法和空地一體戰為聯合作戰發展提供了理論框架
五、武器裝備更新換代為聯合作戰發展提供了新物質基礎
第二節 世紀 年代中后期的美軍聯合軍事行動
一、空襲利比亞行動展現了海空軍聯合空戰的進步
(一) 聯合作戰計劃工作快速啟動且過程中未見軍種壁壘
(二) *終行動方案要求海空軍作戰高度協同、緊密配合
(三) 聯合行動的順利實施得益于越戰后美軍的多方改進
二、波斯灣護航行動檢驗了改革后聯合指揮體制的運行
三、入侵巴拿馬行動全面檢驗了越戰后的聯合作戰發展
(一) 戰前計劃過程充分檢驗了參聯會和戰區的關系及運行
(二) 各部隊同步行動、密切配合充分展現了作戰的聯合性
(三) “正義事業” 行動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海灣戰爭的預演
第三節 海灣戰爭中的美軍聯合作戰實踐
一、中央司令部聯合作戰計劃工作有序推進
(一) 中央司令部建立晚但戰區作戰計劃工作預有準備
(二) 增兵期間作戰計劃由空戰主導轉向全面聯合作戰
二、中央戰區聯合聯軍作戰指揮關系明確且順暢
(一) 美軍構建了“二戰” 后*清晰明確的戰區作戰指揮關系
(二) 多國部隊聯軍作戰主要依托美軍聯合作戰指揮架構
三、海灣戰爭中的美軍典型聯合作戰行動
(一) 聯合空中作戰在海灣戰爭中發展趨于成熟
(二) 空地聯合作戰由戰術聯合向戰役聯合延伸
第四節 對這一時期美軍聯合作戰發展的評價
一、美軍通過聯合實現了軍種力量的組合運用與能力互補
二、重塑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是該時期聯合作戰發展的關鍵
三、美軍聯合作戰發展契合了戰爭形態轉變的關鍵時間點
四、支援保障體系在聯合作戰的計劃和實施中重要性提升
第五章 全面推進聯合時期的聯合作戰( 年以來)
**節 本時期影響聯合作戰的主要因素
一、推進聯合成為美應對軍力削減和戰略擴張的戰略途徑
二、美軍聯合作戰理論體系迅速建立起來并快速發展成熟
三、軍事轉型和網絡中心戰推動聯合作戰邁向一體化發展
四、調整作戰司令部體系, 成立專職的聯合作戰開發機構
五、一系列海外干預行動為聯合作戰發展提供了實踐檢驗
(一) 執行索馬里維和的“恢復希望” 行動
(二) 顛覆海地軍政府的“恢復民主” 行動
(三) 干涉波黑戰爭的“精選力量” 行動
(四) 空襲伊拉克的“沙漠之狐” 行動
第二節 科索沃戰爭中的美軍聯合作戰實踐
一、干預行動以空戰為主, 兩條指揮鏈并行發揮作用
二、美軍各軍種以不同形式首次共同參與了聯合空戰
(一) 美國空軍運行一體化空戰中心并承擔主體空襲任務
(二) 海軍和陸戰隊參戰兵力少但在體系支撐上功能顯著
(三) 陸軍通過將反炮兵雷達融入空戰指揮發揮特殊作用
(四) 缺乏地面視角、聯軍數據互通性差限制了空戰效果
第三節 阿富汗戰爭中的美軍聯合作戰實踐
一、聯合作戰計劃和部隊編成均突出空襲和特種作戰
二、阿富汗戰爭期間美軍聯合作戰實踐新發展的體現
(一) 海軍和空軍首次實現了一體化聯合空中作戰
(二) 特種部隊、空中打擊和反政府武裝密切結合
(三) “蟒蛇” 行動展示了空地聯合戰斗的新發展
(四) 后續反叛亂作戰繼續推動聯合作戰實踐發展
第四節 伊拉克戰爭中的美軍聯合作戰實踐
一、聯合作戰計劃充分體現了多域“并行作戰” 色彩
二、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基本上依托戰區現行組織建立
三、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聯合作戰實踐新發展的體現
(一) 聯合空中作戰實現全面聯合催生一體化新能力
(二) 聯合地面作戰實現了各軍種及特戰的高度整合
(三) 一體化空地聯合作戰嶄露頭角并引發陸戰變革
第五節 對全面推進聯合時期美軍聯合作戰發展的評價
一、聯合作戰正式發展成為美國的標準“戰爭方式”
二、實踐指向高度鮮明并在實戰中不斷解決新難題
三、伊拉克戰爭是迄今為止美軍聯合作戰實踐的巔峰之作
四、利比亞戰爭和敘利亞戰爭中未有大的發展突破
第六章 對美軍聯合作戰發展的總體分析
**節 美軍聯合作戰發展的總體影響因素
一、長期性影響因素
(一) 美國反集權的政治傳統
(二) 根深蒂固的軍種主義
(三) 來自戰爭形態演變的推動
二、中期性影響因素
(一) 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
(二) 有針對的作戰理論創新
(三) 軍種建設及發展規劃
三、短期性影響因素
(一) 特定環境中的關鍵人
(二) 戰場上現實作戰需求
(三) 部隊之間的相互通聯
第二節 美軍聯合作戰發展的主要特點
一、美軍聯合作戰發展中始終夾雜著大量政治性因素
二、聯合作戰發展建立在絕對制空權、制海權基礎上
三、海軍陸戰隊時常扮演聯合紐帶和示范的特殊角色
四、戰術聯合從未中斷且始終由下而上推動聯合發展
五、作戰實踐豐富不斷為聯合作戰發展提供實戰檢驗
第三節 美軍聯合作戰發展的局限性
一、長期強欺弱, 缺乏強對抗環境下的實戰經驗
二、利益難均衡, 軍種周期性相互沖突依然存在
三、體系容錯低, 聯合支援和保障體系過于龐大
第七章 美軍聯合作戰發展的啟示
一、全面提升認識, 從戰略上重視聯合作戰發展
二、加強聯合統籌, 著力加快提升軍種作戰能力
三、注重積極穩妥, 科學推進聯合作戰發展舉措
四、打破內部藩籬, 持續優化聯合作戰指揮體制
五、優化研究模式, 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新支撐
六、著眼迫切需求, 把握重點領域牽引體系構建
七、打造人才方陣, 加強崗位輪換和專業化培塑
八、對聯合作戰的“冷思考”
參考文獻
后 記
展開全部
美軍聯合作戰發展史:基于作戰實踐的考察 作者簡介
孫路明,軍事科學院軍事思想及軍事歷史學博士,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洛陽校區講師。主攻美軍聯合作戰、情報史、作戰情報支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主持、參與軍隊項目及專著十余項,在《軍事歷史》《信息對抗學術》《情報學刊》等發表研究文章十余篇。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