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學習之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17816
- 條形碼:9787520717816 ; 978-7-5207-178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習之道 本書特色
什么是“無師自通”的學習奧秘?孔子傳授了什么獨門秘籍,可以治愈你的知識焦慮?兒童開發大腦的有效途徑是什么?什么才是成年人的**課?真做學問,為何要從原典入手?為什么背誦才是人類*原始的學習方式?…… 1、 本書系統梳理了南懷瑾先生講述的傳統文化學習之道的7大主題和45個要點,全面系統、層次豐富而又短小精要,便于讀者輕松快速掌握傳統文化學習之道的核心精髓,體悟一以貫之無師自通的內在心法,喚醒本自具足的內在智慧,習得身心性命的安頓之道,應對千變萬化的復雜世界。 2、 當今復雜多變的環境下,處處充滿著不確定性。我們更需要追本溯源,去觸摸人類永恒不變的*高智慧,把握亙古不變貫穿始終的“元”問題,故本書名為“學習之道”,著重于“道”,以“道”御“術”,以不變應萬變,來應對眼下種種之不確定,獲得超然獨立的智慧與遠見。 3、 大數據時代,現代人被海量的知識信息所淹沒;人工智能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傳統行業,固守特定的工作技能,我們隨時都有可能被取代。重新思考該如何學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緊迫。本書是一本終身實用的成長修煉手冊,往圣先賢千年流傳下來的寶貴的學習理念、方法,可以幫助現代人避免學習成長的種種歧途,找到更高效的學習方式,實現生命的持續成長進化。 4、 當大師一一離我們遠去,明師更加難遇,傳統文化“無師自通”的學習之道就更顯珍貴。希望此書助你喚醒生命的自覺,是你成長路上的溫暖陪伴。
學習之道 內容簡介
《學習之道》系統梳理了南懷瑾先生講述的中國傳統文化學習之道,分為七大主題:無為、專精、次第、讀誦、語言、融通、策略,共四十五篇精華文章,每篇一個學習要點,全面系統、層次豐富而又短小精當,幫助你輕松快速掌握傳統文化學習之道的核心精髓,體悟一以貫之無師自通的內在心法,喚醒本自具足的內在智慧,習得身心性命的安頓之道,更加從容智慧地應對千變萬化的復雜世界。 現代人的知識越來越廣博,而真正的學問卻越來越少,人生缺乏宗旨與方向。工業革命以來的教育強調知識的灌輸與理解,而中國傳統文化則更為注重以啟發式的方法,開顯人人本自具足的生命智慧,注重以“道”御“術”,以不變應萬變。中國傳統文化獨特的一以貫之、一通百通的智慧心法和安頓身心性命的學習之道,正是應對現代人心靈迷茫、知識焦慮的一劑應時良藥。 本書篇章結構如下: **章《無為》,首先向讀者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中學習的*高道理,是開發人性中本來具有的智慧,人人皆可無師而自通。 第二章《專精》,介紹古人“無師自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做學問貴在專精恒久,方法太雜、頭緒太多,反而帶來困擾,不易成就。所謂“書讀千遍,其義自見”,制心一處,沉潛反芻,*后消歸自己的才是真學問。 第三章《次第》,輯錄了傳統文化關于學習次第的精華理念,如童蒙養正應從“灑掃應對”的人格和生活教育入手,而不是急于灌輸知識;成年人的**課是先要認知生命心性的基本修養;孔子做學問的程序是“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等等。學習之道,須清楚次第,拾級而上,否則空積一堆無序材料,大廈無法建成,扁舟難以渡江。 第四章《讀誦》,講述現代人為何要讀誦傳統經典。經典是人類智慧的精華結晶,兒童時期開始誦讀經典,是古人基本的教育方法。近百年來,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經典誦讀的傳統被忽視、遺忘甚至輕視,導致現代人缺乏深厚的文化根基。南懷瑾先生對于經典誦讀的原理意義、誦讀書目推薦、讀經如何與現代教育配合等關鍵問題的講述,本章皆有輯錄。 第五章《語言》,講述了現代人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性。口頭的言語往往會隨著時空因素而不斷演變,中國古人創造性地將言語變成文字,超越了言語時空變化的障礙,保存了中國人幾千年的智慧、經驗與心血。南懷瑾先生認為,學習中國文化首先要注意學習中國文字,文言文是打開中國文化寶庫的鑰匙。鑰匙丟了,則很難真正深入了解中國文化。 第六章《融通》,輯錄了現代人培養全局思維的重要理念和方法,如“儒家是糧食店,道家是藥店,佛家是百貨店”“文史哲政,渾然一體”“中西文化的融會貫通”“為什么需要'終身學習'”等等。未來已來,突破認知的盲區,融會古今中外的精華,養成無物可方的器度,才能繼往開來,日新又新。 第七章《策略》,針對現代人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實際困惑,整理了南師提供的一些接地氣的竅門,如:繁忙的現代人如何才能高效閱讀大部頭,怎樣利用碎片化時間來學習,如何讓大腦休息放松,等等,易學易用。
學習之道 目錄
學習之道 作者簡介
南懷瑾(1918—2012)是享譽國內外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家,出身于溫州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對國學鉆研精深,體認深刻,于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自青年時代立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志向后,南懷瑾先生講學六十余年不輟。他以“經史合參”的方法,講授儒、釋、道等傳統文化典籍,講解不受教派、門戶的限制,打通各家學說,縱橫古今中外,深入淺出,生動幽默,又每每與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軌,讓人受益匪淺,深受海內外各界各層次讀者的喜愛。 編者南懷瑾文教基金會,是由南師子女、社會賢達、眾多弟子共同發起成立,旨在求真、求實、求信的理念,與社會大眾共同分享南懷瑾先生的智慧。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