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燈塔 本書特色
《燈塔》是一部長篇科幻小說。小說是從某個清晨開始的,高中生賀如也一覺醒來,發現身邊沒有一個人。正當她害怕焦慮之時,她碰到了一個自稱為濱斯的“幸存者”。濱斯告訴她,整座城市都沒有人,人類消失了。與此同時,99.99%的人類,在萬年之前的時空中醒來,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時空。這是時空穿越嗎?為什么要讓如此多的人進行時空穿越?是有組織的嗎?現實世界留下的還有誰?該如何維護并運行已經沒有人的世界?萬年以前的人如何生存?將會面臨怎樣的考驗?小說抽絲剝繭,一步一步揭露秘密,驚心動魄。
燈塔 內容簡介
小說講述了一場精心設計的時間實驗,促使沉溺于技術搖籃中的人類擺脫對于科技的單向依賴,實驗人類的二次進化——思想進化。看似常見的時空穿梭題材,實則包含了一個立意深速的思想命題:在社會分工細化的技術化時代,人類文明的未來將何去何從?又應如何提升人類文明的發展潛力?小說中不乏對于人類文明發展歷程的思想洞見,科技細節充實,既是一部精彩的科幻鴻篇巨制,又是一部未來視角下的人類文明反思史。
燈塔 目錄
靜謐
錯誤
觀測
未來
渙散
星塵
頭燈
三尺水
荒誕
教具
逆光
朗日
黎明
旅途
勇氣
水泊
縱嶺
意外
浸泡
雨季
天空
海崖
光景
再世紀
奇跡
歌悼
星辰
色彩
猩紅
失足
返航
泡沫
應答
囚籠
明火
涅槃
反哺
棋盤
榮光
呼曉
上浮
太陽眷顧之地
2109年9月12日
后記—拂曉
燈塔 節選
格林尼治時間早五點,布魯內爾大學的鐘樓隱沒在清澈如水的晨光中,細長的尖頂將瞬息萬變的天空勾勒出雕花的形狀,月亮的淡白色輪廓依然停留在塔尖上方不遠處,用不了多久,它就要沉到那棕紅色墻磚后面去,和遠處地平線上隱隱浮現的都市站在一起。 棕色卷發的青年夾著一大捆紙質資料從宿舍樓里跑出來,皮鞋踏在粗糙的灰石板上,發出一陣有節奏的響聲。他掖著厚厚的資料,米黃色格子襯衫的袖口挽到上臂處,與紙頁摩挲著發出柔和的聲音,寬大的卡其布背帶褲勾勒著他瘦長的身軀,布料表面透出陽光的色調。 晨鳥的嗚叫響徹鐘樓上方的天空,在柔軟的樹影中徘徊,整點的鐘聲敲響,清脆的音節伴隨著鳥兒的囈語縷縷飄散,從深紅色的屋檐下方穿過,貼著古老的磚墻樓體游去,拂過青綠色的草地,在花園的噴泉間嬉戲,*后落在圖書館巨大的落地窗上,潛進暖黃色的燈光中,趁著自動門滑開的間隙,與青年的腳步一同踏入涼爽的室內。 伴隨著門廊上風鈴搖動的聲音,青年頂著徹夜未眠后亂糟糟的頭發潦草地步入圖書館暖黃色的燈光中,變成一個搖曳的、映照在龐大書架前的剪影。 在這個電子閱覽設備發達的時代,這里是少有的大規模紙質圖書館,其保有藏書的價值非任何一套電子閱覽設備所能比擬。當初青年就是為了這所依然保留著傳統紙質書籍的圖書館申請的布魯內爾大學——當然,他以名列前茅的成績被穩穩錄取。這是一個非常優秀而謙和的青年,踏實肯干,兼具鉆研的精神與探索的勇氣,在他擅長的領域內,他從來都是拔尖的。 “普拉斯頓!” 青年走到自助借閱柜臺前,剛把成捆的資料放下,就聽見不遠處一聲呼喊。他下意識地愣了一下,回過頭去。 “凱格爾!”他的臉上立即綻出燦爛的笑容。在巨大半透明垂簾前方的大廳中央,一個與他裝束相差無幾、頭發同樣亂糟糟的矮個子青年向他揮揮手,邁著步子跑來。 “你好!”高個青年伸手擺穩大有傾倒之勢的資料卷,也抬起胳膊揮手。兩人很快站了個面對面,矮個子腋下也夾著一大捆資料,他們昨天下午才在這里見過面,兩人都拿著熬夜看完的資料準備歸還。 “吃早飯嗎?”矮個子上前一步,把自己的資料堆在旁邊的一個書架上,抬頭看了他一眼。 “稍等一下。” “七點?” “再晚些。” “好吧。” 兩人便都低下頭,盯著各自的自助還書設備,開始輸入一串認證信息。 布魯內爾大學的智能設施和傳統設施融合得非常巧妙。深紅色的磚墻、淺綠色的草坪、晶瑩剔透的噴泉和淺藍色的玻璃,還有徹夜通明的圖書館的暖黃色燈光,一切都帶著新舊交替的生命力。 也許正是這種生生不息的精神將兩位青年吸引至此,使他們在這里意氣相投。 青年來到布魯內爾大學的另一個原因是,這里有*原始的記憶方式——背誦。在這個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在相當多的大學里,學生們使用電子設備代替腦內記憶,極少有專心致志對著材料默背的情況,即使是文科生也是如此。青年看不起這樣的記憶方式,雖然能給人帶來不少便利,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腦的機能,失去了與材料發生共鳴時那種微妙的喜悅感。但在這里,人們有背誦、閱讀的氛圍,拒絕把所有記憶任務交給轉瞬而止的芯片信息同步。這是一座設于智能芯片時代的“紙質”避風港,在這座暖黃色燈光的龐大建筑之內,他能感受到清晰而真實的溫度——那是微微發熱的芯片所不能帶來的感覺,仿佛能在這里穿越時空,回到好多年以前那個還沒有這么發達的世界。 一定有什么在時代的狂奔中被丟棄了,無人察覺,卻已然流逝。高個青年喜歡這種傳統但不迂腐的氛圍,他一直堅信人類的大腦中有著絕不可被智能代替的必要成分,人生來就有絕不可被智能奪走的重要使命。這也許與他生長在一個傳統而淳樸的小鎮有關;也許與他高中時失去自己*親愛的祖父,從此把自己埋進祖父留下的書海中有關。他接觸的智能產品不多,有時候看著大城市里令人眼花繚亂的全息影像,會覺得自己小時候簡直活在原始社會。 P1-3
燈塔 作者簡介
彭林芳,女,2004年生,高中畢業于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現就讀于吉林人學工業設計專業一年級。科幻寫作愛好者,熱愛計算機技術,擅長程序設計,中小學時期創作多部中短篇科幻小說。熱衷于閱讀神話、科幻和經典名著,為學校辯論隊成員。《燈塔》是其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于高三期間利用課余時間寫就,獲首屆“鯤鵬”青少年科幻文學獎長篇小說組一等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