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chuàng)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yè)車
陳嘉庚:華僑之光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4879620
- 條形碼:9787544879620 ; 978-7-5448-7962-0
- 裝幀:一般純質(zhì)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陳嘉庚:華僑之光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7-14歲★首部青少年版陳嘉庚傳記,講述廈門大學(xué)創(chuàng)始人陳嘉庚的成長和奮斗經(jīng)歷 ★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感受華僑風(fēng)骨,汲取成長力量
陳嘉庚:華僑之光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叢書中的一冊,由黨建讀物出版社、接力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叢書秉持“讓英雄伴隨孩子成長”理念,培養(yǎng)青少年愛黨愛國的紅色基因。本書記述了獲得“好看奮斗者”稱號的陳嘉庚的故事。 陳嘉庚,愛國華僑領(lǐng)袖、企業(yè)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1913年,陳嘉庚回到家鄉(xiāng)集美,先后創(chuàng)辦了集美小學(xué)、集美中學(xué)、集美大學(xué)和廈門大學(xué),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lián)合會主席等職。他一生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新中國的建設(shè)做出了不朽貢獻,曾被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陳嘉庚:華僑之光 目錄
寫給小讀者的話· ··············· 1
“下南洋”的父親 1
想當(dāng)勇士的男孩 5
漂洋過海找父親 9
返鄉(xiāng)捐資初辦學(xué) 13
多想插翅回故鄉(xiāng) 17
平地建起一條街 21
商海啟航的小船 25
獨立創(chuàng)業(yè)償父債 29
十八萬粒橡膠籽 35
入盟晚晴園逐光 41
創(chuàng)辦集美蠔廠·················· 47
創(chuàng)辦集美小學(xué)·················· 51
種下人才的種子 55
創(chuàng)辦廈門大學(xué)·················· 61
屹立于海角的“南方之強” 67
“集美學(xué)村”的由來 73
盡出家財以興學(xué) 79
為抗日救國出力 87
統(tǒng)領(lǐng)南僑的領(lǐng)袖 91
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 97
招募南僑機工修公路 103
組織回國慰勞視察團 107
在重慶的精彩演講 113
從嘉陵江到延河 119
中國的希望在延安 125
深盼祖國團結(jié)一致對外 129
成為英勇的斗士 133
堅守新加坡··················· 141
艱險的避難之途 147
走過死亡的幽谷 153
結(jié)束避難流亡的日子 157
合理合義合大眾要求 161
見證新中國誕生 165
心系故鄉(xiāng),建設(shè)家鄉(xiāng) 171
不為子孫留財產(chǎn) 179
尾聲························· 183
陳嘉庚:華僑之光 節(jié)選
一八七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陳嘉庚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集美村社(現(xiàn)廈門市集美區(qū))的潁 川世澤堂。集美村社和廈門島僅隔十余里。他出生時,父親還在南洋,而在此后的十六年里,父親也僅回鄉(xiāng)三次。陳嘉庚的父親陳纓杞,又名陳杞柏,早年離鄉(xiāng)去南洋新加坡謀生。 “下南洋”是閩南人非常熟悉的一種謀生方式。宋朝初期,中國就開始施行海禁政策;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間,海禁更為嚴厲。一八四二年,中國在鴉片戰(zhàn)爭中落敗,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南京條約》,割地賠款,開放五口通商,廈門為其中的通商港口之一。中國門戶大開,鴉片與洋貨涌入傾銷,在列強的掠奪和腐朽清政府的統(tǒng)治下,中國國庫虧空,民生艱難。福建廈門和周邊農(nóng)村地區(qū)日益凋敝,百姓不得不冒險出洋謀生。在鴉片戰(zhàn)爭后的一百年間,有上百萬華工下南洋謀生,這些華工大多來源于東南沿海一帶的農(nóng)民和漁民。 集美陳氏家族下南洋的歷史,可以上溯到陳嘉庚的曾祖父陳時賜那代人。陳時賜兄弟五人中,就已有人冒險坐上下南洋的海船,成了在新加坡*早扎根的陳氏血脈。陳嘉庚的祖父沒有出洋,但到了陳嘉庚的父親這輩,弟兄三人都相繼出洋“打拼”。 閩南語中的“打拼”有冒險、拼全力奮斗之意。閩南下南洋的漢子,自登上出洋的大帆船,即開始了一場以生命為賭注的冒險。海上航行一個月,他們隨時有葬身大海的危險,即使上了岸,舉目無親、空有一身力氣的他們,能否靠謀生活下來,也還是未知數(shù)。一代代的閩南漢子,就這樣前仆后繼,無怨無悔地用生命詮釋著在異鄉(xiāng)打拼的艱辛與不易。閩南的漢子在外打拼,在家鄉(xiāng)的血脈卻不能斷。十九歲時,陳杞柏遵父命回鄉(xiāng)成親,娶了長輩為他挑選的妻子——集美孫厝社的孫秀妹。孫秀妹在村里的口碑極好,聰慧賢淑、溫柔慈悲。陳杞柏 新婚半年,便拋下妻子,遠赴南洋。他得繼續(xù)去南洋——成了家,他就得養(yǎng)家,得賺錢寄回家鄉(xiāng),負擔(dān)秀妹和今后秀妹在家鄉(xiāng)為他誕下的血脈的生活。他得更努力打拼,更不能松懈。 孫秀妹柔中帶剛,和所有丈夫在南洋“打拼”的女子一樣,她順服命運的安排,生下陪伴自己的至親骨肉,再用雙手和愛將他們撫養(yǎng)長大。 陳嘉庚是孫秀妹的頭生子,是*早陪伴在她身邊、為她驅(qū)散孤寂的孩子。在家里第二個孩子出生前,孫秀妹在陳嘉庚身上傾注了所有的柔情與愛。 陳嘉庚亦深愛著母親。雖然家里有陳杞柏的僑匯支持,但孫秀妹絕非只依賴丈夫而不勞作之人。勤勞的孫秀妹下田勞作時,陳嘉庚便陪伴在旁,幫著打柴,或同去坡上自家的田里種甘薯,或一起到灘涂海蠣堆養(yǎng)海蠣、挖海蠣。很小的時候,他也干不了什么活兒,多半是邊玩邊干。到了他七八歲時,干這些事就不再是玩耍了。父親常年不在家,他早早懂得體貼母親,知道父親不在時,自己是這個家里唯一的男人,他得努力干活兒,為母親和這個家流 汗出力。 家里后來又添了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妹妹名喚陳仙女,比陳嘉庚小七歲,陳嘉庚很有大哥的模樣,對小妹妹很好。陳嘉庚十五歲時,弟弟陳敬賢出生了。陳嘉庚此時已是半大的小伙子,他非常疼愛這個新出生的嬰兒,每天都要抱弟弟幾次。 集美潁川世澤堂陳家的三個孩子就這樣陪伴在獨自辛勞的母親身旁。雖然父親陳杞柏不在家鄉(xiāng),但陳嘉庚和母親、弟弟妹妹在一起,日子依舊過得充滿溫馨而歡樂。
陳嘉庚:華僑之光 作者簡介
李秋沅,本名李靖,兒童文學(xué) 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委員。已出版長篇小說《木棉·流年》《謎境·青鳥》《天青》及作品集《茗香》等十五部作品。曾獲第九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xué)獎、冰心兒童文學(xué)新作獎、冰心兒童圖書獎、年度“桂冠童書”、上海好童書獎等獎項,作品曾入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yōu)秀圖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xu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