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mào)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美國貨幣和銀行史:從殖民地時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79592
- 條形碼:9787208179592 ; 978-7-208-1795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國貨幣和銀行史:從殖民地時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本書共五個部分,都是分開撰寫的,但其呈現(xiàn)的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敘述,幾乎沒有重復地以一氣呵成之勢貫穿了三百年的美國貨幣歷史。默里·羅斯巴德首次使用奧地利學派貨幣理論解釋框架,對美國從殖民地時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的貨幣和銀行業(yè)歷史做了全面而詳盡的闡述。羅斯巴德在本書中采用經(jīng)濟史分析法闡述了美國聯(lián)邦儲備體系起源的過程,揭示了從殖民地時代到新政時代美國貨幣史上各種事件和制度令人眼花繚亂的原因和后果。羅斯巴德獨特分析法的一大好處是,它自然而然的以一種令人信服的敘事方式闡述了美國貨幣體系的發(fā)展,這種敘事方式將人類動機和計劃聯(lián)系了起來,而這些動機隱藏頗深,計劃也迂回曲折,結(jié)果有時也頗具悲劇性。閱讀這篇精彩的往事,人們完全不用鉆研大量的統(tǒng)計分析就能了解到更多的貨幣史知識。 羅斯巴德通過細致的歷史考察向我們揭示,健全貨幣和穩(wěn)健的銀行體系為什么是美國繁榮和自由的根源,寬松的信貸、紙幣和通貨膨脹為什么會引發(fā)社會及經(jīng)濟動蕩。在按時間順序敘述金本位制是如何受到攻擊和破壞的過程中,羅斯巴德沒有采用傳統(tǒng)的只是收集貨幣供給數(shù)據(jù)的做法,而是通過金本位制的崩潰過程來確定從中獲益的特殊利益集團,羅斯巴德的論述具有奧地利經(jīng)濟學派的特征,秉承了其老師約瑟夫·道夫曼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的學術精神。因此,在貨幣史研究領域,本書是一部無與倫比的巨著。
美國貨幣和銀行史:從殖民地時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是:**部分論述了美國貨幣體系從殖民初期到19世紀末期的演變;第二部分討論的是“美聯(lián)儲的起源”;第三部分確認了從1914年成立到1928年,促使美聯(lián)儲從成立之日起就幾乎不間斷地擴大貨幣供給的金融利益和思想意識,還分析了摩根和洛克菲勒集團之間金融利益的一致性和沖突,如何影響了胡佛政府和羅斯福政府**任期美聯(lián)儲的政治傾向和行為,以及羅斯福政府第二任期的國際貨幣政策和國內(nèi)銀行金融政策;第四部分闡明了為什么在20世紀20年代英國和美國政府如此急切地尋求在一個具有嚴重缺陷和通貨膨脹幻象的古典金本位幣制基礎上重建國際貨幣體系的原因,并分析了導致金匯兌本位制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瓦解的“內(nèi)在矛盾”;第五部分討論了新政與國際貨幣體系,羅斯巴德對推動新政政策的根本轉(zhuǎn)變并從中獲益的經(jīng)濟利益集團進行了分析。
美國貨幣和銀行史:從殖民地時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目錄
導.論 _ 1
**部分.20世紀之前的美國貨幣和銀行史 _31 第二部分.美國聯(lián)邦儲備體系的起源 _ 155 第三部分.從胡佛到羅斯福:美聯(lián)儲和金融精英們 _235 第四部分.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金匯兌本位制 _315 第五部分.新政和國際貨幣體系 _389 索引 _437
美國貨幣和銀行史:從殖民地時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作者簡介
默里·羅斯巴德(Murray N. Rothbard, 1926—1995) 美國經(jīng)濟學家、歷史學家、自然法理論家、奧地利經(jīng)濟學派的知名學者,奧地利學派經(jīng)濟學復興領頭人。他的著作對現(xiàn)代的自由意志主義和無政府資本主義理論有很大的貢獻。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jīng)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