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醒酒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047945
- 條形碼:9787550047945 ; 978-7-5500-479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醒酒屋 本書特色
一個人的“酒吧長談”/“尋根派”文學代表作家李杭育誠意之作 著名作家李杭育*新作品《醒酒屋》是一部風格獨特的當代文學精品,小說故事生動曲折,多重敘事自然轉換,意蘊豐富,可讀性強。作者以“醒酒屋”為敘述場域,呈現出一個游刃自如的敘事框架。 李杭育作為“尋根派”代表作家,對于生活的捕捉和對于文學的把握都是扎實到位的,在這部作品中也是如此,作品滿含洞察人生和淡泊明志的意味。
醒酒屋 內容簡介
長篇小說《醒酒屋》發表于《江南》雜志2022年第3期,以自傳體的方式講述主人公李三的生活與工作,在學校教書、在畫室畫畫、在酒吧閑談人生、在自己的居所“醒酒屋”寫作和生活。李三游走于生活多個維度,真誠地面對友人與自我,其間充滿樂趣與哲思。小說采用了多種敘述方式,枝蔓眾多,卻又有條不紊。作者以詼諧而輕松的文字風格,娓娓道出與各位朋友的相處交流。這些人構成李三眼里蕓蕓眾生追求美好生活的動力和路徑,為讀者呈現了一個平凡而真實的世界,也能從中窺見作者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思考。
醒酒屋 節選
(本書無目錄) 精彩文摘 今天作畫,李三先是勾勒了一只三頭怪物,部分地模仿了外孫朱利安的怪物造型。朱利安的那些個怪物只用單色水筆畫成,而他得考慮用什么顏色。這倒不算多大的問題,真正麻煩的是,細部怎么辦?兒童畫是不在意細部的,或者說他們畫的細部隨心所欲,根本不考慮任何邏輯。一遍遍地審視著朱利安的造型,他體會到兒童畫與我們成人畫*大的區別在于,他們是在創造自己的世界,而我們只是在努力解讀著現成的世界。 他想朱利安了,還有摩根和英格麗。 昨天他和尹芬在微信上聊天,尹芬說:“朱利安學什么都很快,可是丟得也快,不能持之以恒。” 他替朱利安辯護:“他還小,或許再過幾年會慢慢養成做事的恒心! “朱利安還喜歡加入大人們討論問題,嘰里呱啦的,一點也不覺得自己還是個小孩。他只是見了陌生人一時有點羞澀! 尹芬又說:“摩根是個小吃貨,不挑食,什么都吃,當然是特別愛吃美味的食物,尤其喜歡水果。這丫頭好奇心太重,每天回家必會到處翻箱倒柜一番,好像她一直覺得她爸媽會趁她不在家藏下了什么好東西。 “英格麗記性特好,鬼心眼也多,還很護家,有點小管家婆的潛質。有一天田桑帶著英格麗來看我,臨走的時候英格麗再三提醒媽媽落下了一個小布包。其實那小布包是我的,只因她媽媽也有一個一樣的小布包,英格麗就生怕她媽媽會弄丟了。那年她來中國才兩歲多,居然許多情景都還記得。相比之下,做姐姐的摩根就馬大哈了。我去年剛到美國時,已經快五歲還見過好幾面的摩根,居然已經忘了外婆,悄悄問她媽:‘怎么又來了一個Grandma?’摩根的奶奶是另一個Grandma。還有更搞笑的,摩根今年上小學了,剛去那幾天很不適應,嚷嚷著要回幼兒園。” 后來晚上李三把這事說給阿沫聽,她笑死了,說小孩不肯上學一般都是要回家,沒聽說要回幼兒園的。 尹芬還要求李三為朱利安的生日寫一句話,她會譯成英文連同她代他選購的禮物一起送給朱利安。李三說讓我想想,過幾個小時再發給你。 阿沫帶回來一些鹵味當晚飯吃,一邊喝著她自己泡的楊梅酒,一邊和他聊天。說到小女兒,她說*讓她高興的是,以前是她為薇妮操心,而今則是女兒為她操心這個那個了。 接著阿沫又說了一樁微妮告訴她的趣事:就在前天,克瑞斯一家人為他祖母做了九十周歲大壽。第二天,也就是昨天,老太太出門旅游去了。她不是一個人去,是和她的男朋友一起去的。 “男朋友?我沒聽錯吧?” 阿沫說沒錯,老太太丈夫早死了,現在有個男朋友,九十五歲了。按照荷蘭給老人的福利,有一輛公車,完全免費,把兩個老人送到一處海濱旅游勝地,他倆要在那里待上幾天……沒等說完,阿沫笑得更厲害了。忍住之后,她接著說:“老太太還要求家人給她預訂旅館房間,把她和男朋友訂在一間,而且要有一張大床!” 李三也忍不住大笑起來,連聲說:“好,好!” 阿沫卻潑冷水說:“老太太的子女們沒按她的吩咐去做,怕她到時候會吃不消。” 半年多以后,阿沫又跟他講了那位老太太的新故事:不久前克瑞斯的父母建議她去一家條件極好的養老院,老太太不肯去,理由是在養老院又會有許多男人追求她,而她則又會情不自禁交上新男朋友。 李三聽了,笑得打嗝了好一會兒。 快到晚十點了,她忽然打住,說是明天就是“雙十一”,她要上網看看有啥好搶購的。說完,她又不好意思地補上一句,說自己是個“敗家婆娘”。 李三笑了,說你也玩“雙十一”搶購,感覺上就是把你自己當作二十歲了,蠻好! 凌晨三點多,李三寫好了給朱利安的話:“在地球的另一面,外公一直關注著你的成長。加油,小男子漢!”然后發給了尹芬。 他的電腦旁有一個類似臺歷可以翻頁的相冊,都是朱利安和兩個妹妹的照片。外孫們離他如此遙遠,想來頗覺沮喪。他們每兩年才和他見上一面,照此節奏,他的余生頂多還能見他們十幾回。他不愿往下想了…… 到了2021年的9月,因為新冠疫情造成的阻隔,李三已經整整五年沒能和女兒以及外孫們相聚了。 大多數時候,他只能翻看手機里存著的孩子們的照片。 他也一直沒有等到曹玫來買他的畫。 曹玫倒是經常發給他一些有關養生的文章和圖片,講喝茶怎么怎么好,講健身時要注意什么,講少吃豬肉多吃海鮮…… 有一晚他跟胡椏聊電影,說*近看的一本加拿大電影《鬣狗之路》還不錯,尤其臺詞很棒。講阿富汗戰爭的,快節奏,夠血腥,卻還要加入愛情故事。美軍規定,男女軍人在戰地不許戀愛,他倆卻偷著戀。加入這類故事本來肯定會拖慢節奏,電影會不倫不類?墒沁@本加拿大片子居然靠著極富潛臺詞和表現力的對話,那對男女偶爾碰見時的三言兩語,就讓觀眾明白他倆的戀情和內心的煎熬。*后,男的陣亡了,遺體搬上飛機運回美國,戰友們列隊敬禮默送,女的也在其中,而她腹中正懷著他的孩子…… 他還特別告訴胡椏,影片*后,旁白說出一句阿富汗人的諺語:“鐘是他們的,時間是我們的! “這話妙吧?你去琢磨琢磨!” …………
醒酒屋 作者簡介
李杭育,男,1957年生,畢業于杭州大學中文系,一級作家,曾獲1983年度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以“葛川江系列”小說聞名文壇,是我國新時期以來重要文學流派“尋根派”的代表作家,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有一席之地,著有長篇小說《流浪的土地》《故事里面有個兔子》《公豬案》《醒酒屋》,中短篇小說集《最后一個漁佬兒》《紅嘴相思鳥》,以及散文和影音讀物《江南舊事》《東張西望》《唱片經典》《老杭州》《電影經典》《美國這頭公!返。自2008年起,李杭育開始從事繪畫,已多次舉辦個人畫展。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