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觀課議課與教師成長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300312279
- 條形碼:9787300312279 ; 978-7-300-3122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觀課議課與教師成長 本書特色
理念、方法、課程建設、答疑解惑、研究過程及體會…… 有關(guān)觀課議課的一切,你都能在本書中找到 · 作者陳大偉是觀課議課的首倡及實踐者,在觀課議課方面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廣大教師對其十分認可。 · 本書是作者16年來的積累和沉淀,有關(guān)觀課議課的所有內(nèi)容,基本都可以在書中找到。
觀課議課與教師成長 內(nèi)容簡介
或許你已聽過觀課議課,那你知道觀課議課的深層意蘊是什么?或許你想實踐觀課議課,那你知道實踐觀課議課更有實效的路徑是什么?如何用好觀課議課的工具和文化方式,實現(xiàn)更好的專業(yè)成長?觀課議課的首倡與實踐者陳大偉教授將在本書中對這些問題一一為您作答。
在本書中,觀課議課的首倡與實踐者陳大偉教授以中小學廣泛關(guān)注的觀課議課為題,討論觀課議課的核心理念與實踐方法,對觀課議課的實踐問題答疑解惑,致力以觀課議課推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課堂教學改革與學校課程建設。
觀課議課與教師成長 目錄
上篇 推進:理念與實踐
一、對課堂觀察的“觀察”
(一)課堂觀察的意義
(二)課堂觀察的維度
(三)課堂觀察的工具
(四)課堂觀察的變革
二、觀課議課要以人為本
(一)觀課議課的人本目的
(二)觀課議課的人性依據(jù)
(三)觀課議課的人文方法
三、觀課議課:讓我們“同在共行”
(一)“同”是指需要同情與支持的立場和條件
(二)“在”是指“身在”“心在…‘思在”
(三)“共”是指開放和理解的前行方式
(四)“行”以發(fā)展進步為目的追求
四、觀課議課的文化樣貌
(一)人際“和”
(二)求“不同”
(三)致力于“思”
(四)追求“詩”
五、觀課議課要有教師立場
(一)一線教師的教學實踐特點
(二)基于教學實踐的觀課議課變革
(三)觀課議課中的教師尊重與關(guān)懷
(四)以學習活動和效果作為主要觀、議對象
六、觀課議課如何體現(xiàn)和實現(xiàn)學生關(guān)懷
(一)避免把學生當成教研的工具
(二)引導學生求真
(三)給學生以尊重課堂的示范
(四)關(guān)懷和幫助身邊的同學
七、怎樣有質(zhì)量地觀課
(一)有質(zhì)量地觀察自己的課
(二)用心觀察其他教師的課
(三)借助他人的課反觀、提升自己
八、怎樣有質(zhì)量地議課
(一)聚焦和指向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二)使用問句做價值澄清
(三)發(fā)揮想象力探討新的教學可能
(四)運用促進思考和對話的議課模型
(五)議課的“三忌”
九、觀課議課的主要實踐路徑
(一)走向?qū)υ捄蜕疃妊芯康恼n后反思
(二)案例研究的實踐路徑與方法
(三)觀課議課的行動研究路徑與方法
……
中篇 觀課議課與教師專業(yè)威長的問與答
下篇 回顧:過程與成果
觀課議課與教師成長 作者簡介
陳大偉,成都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教師幸福生活、觀課議課、課程與教學改革、教育科研方法等。主持的“教師職業(yè)道德”被評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出版《教育案例寫作與研究》《追尋理想的語文教學——我這樣觀課、議課和上課》《影像中的教育學——從電影中體悟教育與人生》等著作。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經(jīng)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