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南北朝史(全二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304882
- 條形碼:9787556304882 ; 978-7-5563-0488-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兩晉南北朝史(全二冊) 本書特色
史學大師解讀歷史經典
歷史學家客觀全面講述中國歷史
學歷史不是為了可以做前車之鑒。我們從歷史得到的是分析問題的能力。其實略加思考,任何事物,所以如此,莫不有很深遠的原因在內:深求其故,無不可以追溯至極遠之世的。
兩晉南北朝史(全二冊) 內容簡介
本書充分體現了呂思勉的歷史研究方法,從始至終,充斥著各種讀史法門、史學觀點,索隱鉤沉,縱橫開闔,史料充足,然后鞭辟入里,一針見血,又極喜翻案,閱讀之下,或者豁然開朗,或者瞠目結舌。每一小節,都足以成就一篇重大論文。民國期間,就被列為齊魯大學國學院的專著匯編,之后更成為全國高校的歷史必讀教材。
兩晉南北朝史(全二冊) 目錄
上冊
**章 總 論………………………………………………………………… 1
第二章 晉初情勢……………………………………………………………… 8
節 政俗之敝 ……………………………………………………… 8
第二節 戎狄之患 ……………………………………………………… 13
第三節 封建之制 ……………………………………………………… 19
第三章 西晉亂亡……………………………………………………………… 23
節 齊獻王爭立 …………………………………………………… 23
第二節 八王之亂(上) ……………………………………………… 28
第三節 八王之亂(下) ……………………………………………… 33
第四節 洛陽淪陷 ……………………………………………………… 39
第五節 長安傾覆 ……………………………………………………… 44
第六節 巴氐據蜀 ……………………………………………………… 48
第七節 張氏據河西 …………………………………………………… 54
第八節 鮮卑之興 ……………………………………………………… 56
第九節 荊揚喪亂 ……………………………………………………… 61
第四章 東晉初年形勢………………………………………………………… 69
節 元帝東渡 ……………………………………………………… 69
第二節 北方陷沒 ……………………………………………………… 70
第三節 東晉初年內亂 ………………………………………………… 82
第四節 成康穆間朝局 ………………………………………………… 92
第五章 東晉中葉形勢(上)………………………………………………… 97
**節 劉石興亡 ……………………………………………………… 97
第二節 后趙盛衰 ……………………………………………………… 102
第三節 冉閔誅胡 ……………………………………………………… 107
第四節 庾氏經營北方 ………………………………………………… 114
第五節 桓溫滅蜀 ……………………………………………………… 116
第六節 殷浩桓溫北伐 ………………………………………………… 119
第七節 桓溫廢立 ……………………………………………………… 129
第六章 東晉中葉形勢(下)………………………………………………… 133
節 秦滅前燕 ……………………………………………………… 133
第二節 秦平涼州仇池 ………………………………………………… 136
第三節 秦平鐵弗氏拓跋氏 …………………………………………… 138
第四節 淝水之戰 ……………………………………………………… 143
第五節 后燕、后秦之興 ……………………………………………… 147
第六節 秦涼分裂 ……………………………………………………… 154
第七節 拓跋氏再興 …………………………………………………… 161
第八節 后燕分裂滅亡 ………………………………………………… 164
第九節 秦夏相攻 ……………………………………………………… 171
第七章 東晉末葉形勢………………………………………………………… 176
節 道子亂政 ……………………………………………………… 176
第二節 孫恩之亂 ……………………………………………………… 181
第三節 桓玄篡逆 ……………………………………………………… 183
第四節 宋武平南燕 …………………………………………………… 189
第五節 宋武平盧循譙縱 ……………………………………………… 192
第六節 宋武翦除異己 ………………………………………………… 195
第七節 宋武暫平關中 ………………………………………………… 198
第八節 魏并北方 ……………………………………………………… 204
第八章 宋初南北情勢………………………………………………………… 214
節 宋初內釁 ……………………………………………………… 214
第二節 拓跋氏坐大(上) …………………………………………… 220
第三節 拓跋氏坐大(下) …………………………………………… 226
第四節 宋初與魏兵釁 ………………………………………………… 230
第五節 義民抗魏(上) ……………………………………………… 234
第六節 義民抗魏(下) ……………………………………………… 238
第七節 魏太武南寇 …………………………………………………… 243
第九章 宋齊興亡……………………………………………………………… 250
節 元兇弒逆 ……………………………………………………… 250
第二節 孝武世諸王之禍 ……………………………………………… 253
第三節 前廢帝之敗 …………………………………………………… 258
第四節 子勛敗亡 ……………………………………………………… 266
第五節 宋失淮北 ……………………………………………………… 269
第六節 明帝誅戮宗室大臣 …………………………………………… 276
第七節 宋治盛衰 ……………………………………………………… 279
第八節 后廢帝之敗 …………………………………………………… 281
第九節 齊高篡宋 ……………………………………………………… 287
第十章 齊梁興亡……………………………………………………………… 291
節 齊武文惠猜忌殺戮 …………………………………………… 291
第二節 郁林王之敗 …………………………………………………… 294
第三節 明帝誅翦高武子孫 …………………………………………… 299
第四節 齊治盛衰 ……………………………………………………… 302
第五節 東昏時內外叛亂 ……………………………………………… 305
第六節 梁武代齊 ……………………………………………………… 310
第十一章 元魏盛衰…………………………………………………………… 319
節 馮后專朝 ……………………………………………………… 319
第二節 孝文遷洛 ……………………………………………………… 324
第三節 齊魏兵爭 ……………………………………………………… 330
第四節 梁初與魏戰爭 ………………………………………………… 334
第十二章 元魏亂亡…………………………………………………………… 344
節 魏政荒亂(上) ……………………………………………… 344
第二節 魏政荒亂(下) ……………………………………………… 351
第三節 北方喪亂 ……………………………………………………… 354
第四節 尒朱榮入洛 …………………………………………………… 361
第五節 梁武政治廢弛 ………………………………………………… 365
第六節 梁納元顥 ……………………………………………………… 372
第七節 孝莊帝殺尒朱榮 ……………………………………………… 377
第八節 齊神武起兵 …………………………………………………… 382
第九節 魏分東西 ……………………………………………………… 388
第十節 東西魏爭戰 …………………………………………………… 394
第十三章 梁陳興亡…………………………………………………………… 398
節 侯景亂梁(上) ……………………………………………… 398
第二節 侯景亂梁(中) ……………………………………………… 403
第三節 侯景亂梁(下) ……………………………………………… 408
第四節 江陵之變 ……………………………………………………… 414
第五節 陳武帝卻齊師 ………………………………………………… 422
第六節 陳平內亂(上) ……………………………………………… 427
第七節 陳平內亂(中) ……………………………………………… 431
第八節 陳平內亂(下) ……………………………………………… 435
第十四章 周齊興亡…………………………………………………………… 440
節 齊篡東魏 ……………………………………………………… 440
第二節 文宣淫暴 ……………………………………………………… 445
第三節 孝昭武成篡奪 ………………………………………………… 452
第四節 武成后主荒淫 ………………………………………………… 457
第五節 周篡西魏 ……………………………………………………… 468
第六節 周齊兵事 ……………………………………………………… 471
第七節 陳取淮南 ……………………………………………………… 474
第八節 周滅北齊 ……………………………………………………… 476
第九節 陳失淮南 ……………………………………………………… 482
第十五章 南北統一…………………………………………………………… 485
節 隋文帝代周 …………………………………………………… 485
第二節 陳后主荒淫 …………………………………………………… 493
第三節 隋并梁陳 ……………………………………………………… 496
下冊
第十六章 晉南北朝四裔情形………………………………………………… 1
節 東方諸國 ……………………………………………………… 1
第二節 南方諸異族之同化 …………………………………………… 10
第三節 林邑建國 ……………………………………………………… 22
第四節 海南諸國 ……………………………………………………… 27
第五節 海道交通 ……………………………………………………… 33
第六節 北方諸異族之同化 …………………………………………… 39
第七節 羌渾諸國 ……………………………………………………… 44
第八節 西域諸國 ……………………………………………………… 51
第九節 柔然、突厥興亡 ……………………………………………… 64
第十節 東北諸國 ……………………………………………………… 69
第十七章 晉南北朝社會組織………………………………………………… 73
節 婚 制 ………………………………………………………… 73
第二節 族 制 ………………………………………………………… 87
第三節 戶口增減 ……………………………………………………… 96
第四節 人民移徙 ……………………………………………………… 104
第五節 各地方風氣 …………………………………………………… 109
第十八章 晉南北朝社會等級………………………………………………… 118
節 門閥之制(上) ……………………………………………… 118
第二節 門閥之制(下) ……………………………………………… 128
第三節 豪右游俠 ……………………………………………………… 141
第四節 奴客部曲門生 ………………………………………………… 145
第十九章 晉南北朝人民生計………………………………………………… 156
節 物價、工貲、貲產 …………………………………………… 156
第二節 豪貴侈靡 ……………………………………………………… 168
第三節 地權不均情形 ………………………………………………… 175
第四節 侈靡之禁 ……………………………………………………… 182
第五節 借貸賑施 ……………………………………………………… 185
第二十章 晉南北朝實業……………………………………………………… 190
節 農 業 ………………………………………………………… 190
第二節 工 業 ………………………………………………………… 198
第三節 商 業 ………………………………………………………… 202
第四節 錢幣(上) …………………………………………………… 208
第五節 錢幣(下) …………………………………………………… 215
第二十一章 晉南北朝人民生活……………………………………………… 223
節 飲 食 ………………………………………………………… 223
第二節 倉儲、漕運、糴糶 …………………………………………… 231
第三節 衣 服 ………………………………………………………… 237
第四節 宮 室 ………………………………………………………… 248
第五節 葬 埋 ………………………………………………………… 260
第六節 交 通 ………………………………………………………… 271
第二十二章 晉南北朝政治制度……………………………………………… 286
節 政 體 ………………………………………………………… 286
第二節 封 建 ………………………………………………………… 289
第三節 官 制 ………………………………………………………… 292
第四節 選 舉 ………………………………………………………… 304
第五節 賦 稅 ………………………………………………………… 320
第六節 兵 制 ………………………………………………………… 335
第七節 刑 法 ………………………………………………………… 344
.........
展開全部
兩晉南北朝史(全二冊) 節選
魏、晉之際,中國盛衰強弱之大界也。自三國以前,異族恒為我所服,
至五胡亂起,而我轉為異族所服矣。五胡之亂,起于晉惠帝永興元年劉淵之自
立。越十三年,愍帝被虜,而中國在北方之政府遂亡,自是南北分立。自元帝
建武元年,至陳后主禎明三年,凡二百七十三年,而南卒并于北。隋文帝雖云
漢人,然民族之異同,固非以其種姓而以其文化,此則不獨隋室,即唐室之
先,亦未嘗非武川族類也。《廿二史劄記》云:“兩間王氣,流轉不常,有時厚集其力于
一處,則帝王出焉。如南北朝分裂,其氣亦各有所聚。晉之亡,則劉裕生于京口;蕭道成、蕭
衍,生于武進之南蘭陵;陳霸先生于吳興;其地皆在數百里內。魏之亡,則周、隋、唐三代之
祖,皆出于武川,宇文泰四世祖陵,由鮮卑遷武川。陵生系,系生韜,韜生肱,肱生泰,是為周
文帝。楊堅五世祖元素,家于武川。元素生惠嘏,惠嘏生烈,烈生禎,禎生忠,忠生堅,是為
隋文帝。李淵,三世祖熙,家于武川。熙生天賜,天賜生虎,虎生昞,昞生淵,是為唐高祖。區
區一彈丸之地,出三代帝王;周幅員尚小,隋、唐則大一統者共三百余年;豈非王氣所聚,碩大
繁滋也戰?”王氣所聚;說大落空。宋、齊、梁、陳四代之祖,生于數百里內,亦不足論。中華
人事繁復,此間無甚關系也。至于周、隋、唐三代之祖,皆生武川,則自以當時此一區中為強兵
所在,故力征經營者易起于此,其附從之功臣,亦易出于此。不惟周、隋、唐,北齊興于懷朔,
固與武川同為六鎮之一也。武川,今綏遠武川縣。懷朔,今綏遠五原縣。唐室武功,超軼漢
代,然實用蕃兵、蕃將為多,與漢之征匈奴,純恃本族之師武臣力者異矣。自
唐衰而沙陀入據中原,雖不久覆滅,然契丹、黨項、女真、蒙古、滿洲,又紛
紛竊據,甚且舉中國之政權而盜之。蓋自五胡之亂至清之亡,凡歷千六百有八
年焉。若是乎,中國民族,實不堪以兵力與異族競邪?曰:否。《秦漢史》既
言之矣。曰:“文明之范圍,恒漸擴而大,而社會之病狀,亦漸漬益深。孟子
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以社會組織論,淺演之群,本較文明之國為安
兩晉南北朝史(全二冊)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常州人,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出身于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家貧,12歲以后在父母師友的指導下研讀史書。16歲自學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蘇州東吳大學、江蘇省立**師范專修科等校任教,學生中有后來成為文史大家的錢穆、趙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華大學國文系、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戰期間,歸鄉閉戶著書。抗戰勝利后,重返光華大學。1949年后,任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
作為我國現代著名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知識淵博,學術造詣高,與陳垣、陳寅恪、錢穆并稱為“史學四大家”。他在中國通史、斷代史和各種專史領域都做出了獨到的貢獻,其史學專著《中國通史》《白話本國史》《中國近代史》等,均為后人的學習研究留下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