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案例指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628517
- 條形碼:9787521628517 ; 978-7-5216-2851-7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案例指引 本書特色
通俗易懂的普法讀物 全民反詐的法律指南 通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聯網治理·綜合措施 收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全文及相關規范性文件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案例指引 內容簡介
本書為電信網絡詐騙案例匯編,適配新法學習,收錄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例涵蓋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網絡傳銷等多種形式。案例來源于*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高人民檢察院指導性案例以及中國裁判文書網生效的裁判文書案例。將收錄的案例按照“通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聯網治理”“其他”四章進行分類,分別提煉關鍵詞、基本案情及裁判要旨。一方面,方便法律專業人士對電信網絡犯罪實務案例進行學習;另一方面,對于廣大讀者從實例中了解常見網絡犯罪類型并提高警惕有所幫助。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案例指引 目錄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案例指引 節選
第二條 本法所稱電信網絡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通過遠程、非接觸等方式,詐騙公私財物的行為。 第三條 打擊治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實施的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境外實施的電信網絡詐騙活動,適用本法。 境外的組織、個人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活動的,或者為他人針對境內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產品、服務等幫助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處理和追究責任。 第四條 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系統觀念、法治思維,注重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堅持齊抓共管、群防群治,全面落實打防管控各項措施,加強社會宣傳教育防范;堅持精準防治,保障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和群眾生活便利。 第五條 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應當依法進行,維護公民和組織的合法權益。 有關部門和單位、個人應當對在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個人信息予以保密。 第六條國務院建立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機制,統籌協調打擊治理工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確定反電信網絡詐騙目標任務和工作機制,開展綜合治理。 公安機關牽頭負責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金融、電信、網信、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依照職責履行監管主體責任,負責本行業領域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發揮審判、檢察職能作用,依法防范、懲治電信網絡詐騙活動。 電信業務經營者、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互聯網服務提供者承擔風險防控責任,建立反電信網絡詐騙內部控制機制和安全責任制度,加強新業務涉詐風險安全評估。 第七條 有關部門、單位在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中應當密切協作,實現跨行業、跨地域協同配合、快速聯動,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有效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活動。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普及相關法律和知識,提高公眾對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方式的防騙意識和識騙能力。 教育行政、市場監管、民政等有關部門和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結合電信網絡詐騙受害群體的分布等特征,加強對老年人、青少年等群體的宣傳教育,增強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教育的針對性、精準性,開展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教育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等活動。 各單位應當加強內部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對工作人員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教育;個人應當加強電信網絡詐騙防范意識。單位、個人應當協助、配合有關部門依照本法規定開展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案例指引 作者簡介
中國法制出版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主管主辦的中央級法律類專業出版社和國家法律法規標準文本的權威出版機構、法律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