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巨大的藍海:中國獨立保險代理人(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20815
- 條形碼:9787547320815 ; 978-7-5473-208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巨大的藍海:中國獨立保險代理人(精裝) 內容簡介
2021年是中國實行獨立保險代理人制度的元年。什么是獨立保險代理人制度、為什么要實行獨立保險代理人制度、怎么實行獨立保險代理人制度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社會大眾極為關切也亟需弄明白。本書可謂應運而生、適時而作。 作者以其資深豐厚的保險從業經歷、精深的保險理論研究與思考,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回應了這些問題,全書尤其適合國內900多萬的保險代理人閱讀學習和應用于其自身實踐(職業發展)。像本書這樣全面系統地介紹獨立保險代理人制度理論與實踐的著作,尚不多見。 全書內容涉及“獨代”的商業模式、基本特征、盈利路徑、競爭策略等,深入分析和回答了“獨代”的未來收入、地位、事業和社會功用等社會大眾可能關心的多個方面的問題,并以一個個案來予以現身說法似的具象化呈現。 本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保險學會副會長(兼)郭金龍研究員作序。
巨大的藍海:中國獨立保險代理人(精裝) 目錄
序 郭金龍
前言 用歌聲與激情燃燒的“個代”輕輕告別
**章 從“個代”到“獨代”的一般規律
一、上半場“個代”不斷壯大,助推保險業高速發展
二、下半場“獨代”粉墨登場,極大提升客戶滿意度
三、“獨代”與“個代”結合,價值閉環才能形成
第二章 “獨代”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
一、“獨代”建成的是一家家微型保險代理公司
二、“獨代”成就的是一個個新型保險業企業家
三、“獨代”填補的是一處處保險客戶服務空白
第三章 “獨代”是一種服務銷售型商業模式
一、保險產品價值形成的兩個階段
二、保險代理人歷史演進的兩種模式
三、服務銷售型商業模式發展的兩個前途
第四章 社區創業是“獨代”的基本特征
一、抓住社區創業機會,實現社區創業價值
二、消解社區創業疑惑,熟悉社區創業流程
三、準備社區創業資源,學習社區創業經驗
第五章 “獨代”擁有客戶的“五家”秘方
一、成為社區保險客戶的“娘家”
二、成為社區保險單據的“管家”
三、成為社區保險理賠的“專家”
四、成為社區保險司法的“贏家”
五、成為社區保險投保的“行家”
第六章 “獨代”多元創收的“三大”領域
一、開啟多元化創收思維,開啟社區寶庫
二、豐富多元化創收項目,挖掘社區寶藏
三、創立多元化創收方式,形成社區寶典
第七章 “獨代”盈利路徑的“四個避免”
一、避免只干不算,早日養活自己
二、避免只用不賺,早日提高自己
三、避免只說不聽,早日完善自己
四、避免只賺不投,早日發展自己
第八章 “獨代”競爭策略的“三個避開”
一、打陣地戰,避開與代理人沖突
——分區發展:他打“運動戰”,你打“陣地戰”
二、服務家庭,避開與經紀人沖突
——分工發展:他為企業服務,你為家庭服務
三、做好銷售,避開與保險人沖突
——分項發展:他開發出更好的產品,你提供更好的服務
第九章 “獨代”未來收入的“三大市場”
一、壽險市場廣闊,可得利益高
二、產險市場廣闊,可得項目多
三、增值市場廣闊,可得規模大
第十章 “獨代”未來地位的“三個成為”
一、成為客戶身邊保險利益的守護神
二、成為行業市場公平競爭的競技場
三、成為家庭服務產業發展的橋頭堡
第十一章 “獨代”未來事業的“三大常在”
一、“獨代”在社區創業—社區與天同在,市場常在
二、“獨代”服務于家庭—家庭與人同在,客戶常在
三、“獨代”是經營風險—風險與物同在,業務常在
第十二章 “獨代”事業還有更大空間
一、中國家庭中端行業服務的巨大市場空間
二、如何做好社會保險等政府購買服務
三、如何做好銀行、證券等金融行業的購買服務
第十三章 她,毅然走上中國獨立保險代理人之路
一、這個行業怎么啦?
二、剪不斷理還亂的“賣保險”
三、橫空出世的“新物種”
四、能借鑒美國保險的成熟模式么?
五、她已邁開腳步,走上中國獨立保險代理人之路
巨大的藍海:中國獨立保險代理人(精裝) 節選
當我們翻開世界保險業發展的歷史篇章,當我們追尋各國各地或成熟或新興的保險市場形成與發展的足跡,當我們比較各國各地保險營銷制度的發生、發展、變化和變更,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保險業的發展都毫無例外地走過了相似的道路,經歷著相同的過程,遵循著一般的規律。這個規律便是:先有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簡稱“個代”),后有獨立保險代理人制度(簡稱“獨代”)。 兩種制度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它們的關系就像是同一賽場中的兩位接力隊員一樣,前一棒是個人保險代理人,接棒的是獨立保險代理人,前仆后繼,共同推動著各國各地保險事業,尤其是個人壽險事業的發展。 舉例來說,美國便是如此。 美國保險業先發展出了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而后發展出了獨立保險代理人制度,它的特點是,當獨立代理人制度誕生時,個人代理人制度也依舊在實行,呈現出雙軌制并行型。保險銷售從業人員既可以選擇獨立保險代理人制度行事,也可以選擇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行事,相互之間亦可以轉換,但不兼容,因為兩者的性質與要求不同。 現今美國的保險代理人約有34萬,其中個人保險代理人有15萬,獨立保險代理人有19萬,90%的市場份額都是通過獨立保險代理人來實現的。獨立保險代理人從總量到市場份額都遠遠超過個人保險代理人。美國保險業經過100多年的發展,獨立保險代理人成為市場主流源自市場的選擇。 再來看澳大利亞也是如此。 澳大利亞的保險業,也同樣是先發展出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但它與美國保險業不同的是,在有了獨立保險代理人制度后,就沒有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了。澳大利亞的保險業至今有150余年的歷史,其中個人壽險業務有50多年的歷史。前20年實行的是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個人保險代理人*多時有3萬多人,在同期澳大利亞不到2 500萬的總人口中,占據了很高比例,從這一點上來看類似于如今的中國保險業,采用的是人海戰術。后30年實行的是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全國有6 000多家專業代理公司,一直延續至今。獨立代理人占社會總代理人數不到20%。那么這6 000多家公司是什么性質的機構呢?實際上是6 000多個獨立代理人,每一個獨立代理人都是一個微型的獨立代理公司,都要到監管部門領取許可證,都要到工商行政部門辦理營業執照。 中國也不例外。1979年4月恢復國內保險業務,1992年9月實行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2020年12月推出獨立保險代理人制度。中國獨立保險代理人制度的推出比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晚了10年,但是依舊遵循了市場的發展規律。 由此可見,先有個人保險代理人,后有獨立保險代理人;用獨立保險代理人制度取代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這一規律與國家、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文化程度及種族宗教信仰都沒有太大關系,而是由保險行業發展階段中的特殊情況及每種特殊情況下的各種因素決定的。。。
巨大的藍海:中國獨立保險代理人(精裝) 作者簡介
童樹德,武漢大學保險專業研究生,無線電工程師,國福家庭保險銷售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總經理。曾任縣政府研究室副主任,1993年進入保險行業,從業務員做起,先后任縣級經理、市級總經理、省級副總經理和全國性公司總經理,是保險行業的實踐者、研究者、創新者與長期奮斗者。著有《中國縣域壽險業:環境與戰略》(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 鄭凱藝,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學士(民商法方向),法國克萊蒙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永達理保險資深經紀人,在保險與法律服務領域深耕細作多年。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