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理念自覺與制序建構——中國英語高考新發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0063024
- 條形碼:9787310063024 ; 978-7-310-0630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理念自覺與制序建構——中國英語高考新發展研究 內容簡介
全書呈現我國高考英語測試新發展特征,闡述其新發展理念、勾勒新時代高考英語測試新發展格局,對高考英語測試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議。(1)描述新發展階段:比照世界語言測試發展體系,基于對高考恢復以來40多年我國高考英語測試的改革和發展實踐分析,剖析我國高考英語測試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肇因,面向新時代對國際人才培養的多元化需求,闡述新時代高考英語測試新發展階段的特征。(2)闡述新發展理念:1)聚焦語言運用的特點設置高考英語測試目標;2)面向高校學術需求和學生認知水平設計高考英語測試任務;3)基于計算機輔助設計高考英語聽說口試方案;4)基于同分異構、認知診斷和以評促學理念,探討診斷反饋型評分量規的設計;5)基于論證的范式,從設計合理性和使用有效性兩方面,構建高考英語測試效度論證框架。(3)構建新發展格局:立足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及高校招生考試內容改革的涵需,基于學理依據和方法可能等分析,全面探討新課標背景下高考英語口語測試目標設置、任務設計以及施考、評分等方面的可行性,建議將口語測試列入高考英語必考范疇。(4)謀劃高質量發展:倡導:1)建立基于標準的高考英語測試機制;2)建立高考英語測試質量標準;3)構建高考英語測試行為規范;4)構建高考英語動態評估體系。通過提升高考英語利益相關者的測評素養,助推各項改革政策落地,助推高考英語測試高質量發展。
理念自覺與制序建構——中國英語高考新發展研究 目錄
**節 從知識到素養的命題立意嬗替
第二節 從任務到內容的測試實踐厘析
第二章 育人旨歸:考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節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測試原則
第二節 英語高考以評促學的價值取向
第三節 英語高考立德樹人的價值意蘊
第三章 立足需求:重構高考英語測試目標
**節 客觀看待高考英語測試目標的偏離
第二節 科學審思中國高考英語測試的性質
第三節 面向高校的學業需求設置測試目標
第四章 面向運用:設計技能綜合測試任務
**節 理解語言運用的表現本位
第二節 反映語言運用的多元特征
第三節 符合語言運用的認知層級
第五章 聚焦反饋:優化主觀測試評分模式
**節 語言測試中的同分異構理念
第二節 語言測試評分量規效度論證模式
第三節 語言測試在線評分量規的設計思路
第四節 同分異構理念下在線評分量規的功用
第六章 制序建構:優化高考英語測試模式
**節 注重公平:健全一年兩考機制
第二節 完善制度:落實口試列入必考
第三節 技術賦能:優化聽說機考模式
第七章 質量控制:建立英語高考評價體系
**節 開展高考英語測試效度論證
第二節 建立英語高考質量保障體系
第八章 倫理期待:提升利益各方測評素養
**節 構建高考英語測試的利益共同體
第二節 提升高考利益攸關者的測評素養
余論
參考文獻
理念自覺與制序建構——中國英語高考新發展研究 節選
《理念自覺與制序建構:中國英語高考新發展研究》: 一、英語高考堅持“立德樹人”的價值旨趣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考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必須強化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情懷、品德修養、知識見識、奮斗精神、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考查要求,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切實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從而全面彰顯高考的育人功能(《體系》,2019:10)。 作為基礎教育的一個關鍵部分,中小學英語教育要站在素質教育發展的制高點上,引領青少年學生懷有“教育興則國家強”的使命感。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體現著一個人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情感和真心認同。新時代的中國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做全方位的奮進。廣大青年要錘煉品德,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加強道德修養,明辨是非曲直,增強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習近平,2021)。 核心素養導向的高考英語測試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從高考層面對英語學科“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教育三問做出具體回答。對于中國英語學習者而言,學英語的目的不僅僅是掌握一門語言工具,更需要通過學英語,具備理性的國際視野和堅定的中國情懷。因此,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需要我們對英語學科和英語教育有一份“形而上”的關懷,將英語測評看作塑造學生人格、發掘學生潛能的橋梁和中介,不能只是滿足于應付考試、博取高分。學生參與教學和測評活動的過程也是其精神成長、人格健全、樂趣享受和生命體驗的過程,英語學習過程不能只是語言知識的學習和機械練習。 隨著認知科學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語言的認知功能,“發展認知能力”與“培養交際能力”同時作為外語教育的目標已成為趨勢。中小學英語教育階段,學生的英語學習正處在關鍵期,同時,該階段對學生的心智健全與思維提升頗為重要。基礎學段英語教育實踐,要超越英語教學微觀技術層面,去領悟英語教育的真諦,拋卻功利,把英語教育看作培育情感、健全人格、豐滿靈魂的活動,是基于教學交互之上的精神的生長,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尊嚴和幸福。中小學英語測評的質量,關乎基礎教育的效率,是偉大教育夢的助推劑。英語教育的使命在于培養人、塑造人和發展人。中小學英語教育不能只以教會學生掌握英語這門語言為目標,要以人本教育、公民教育和生命教育為使命,全面從“知識文化教育”向“公民文化教育”過渡。因此,對基礎英語教育的思考以及實踐本身需要超越當下、超越一時的功利,達到可持續和永恒,達到對教育本真的追求。 中小學教育改革,特別是高考英語改革,需要測評工作者秉持協作意識,需要政府部門、教育部門、決策者、研究者、學校、教師、學生、家長以及社會人員等與英語教育和英語考試利益相關者之間密切配合、協調,并保持互動溝通,形成目標一致、措施得力的共同體,建立良性協作和對話機制,加強英語教育和英語測評的動態評估和督導,營造支持英語教育發展和考試改革的輿論環境,真正構建高考英語測試利益相關者命運共同體,真正實現英語高考堅持“立德樹人”的價值旨趣。 二、英語高考堅持“立德樹人”的目標意蘊 首先,英語高考堅持“立德樹人”,重在增進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培育廣大學生的中國情懷。實施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應以德育為魂、能力為重、基礎為先、創新為上,注重在發展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過程中,幫助他們學習、理解和鑒賞中外優秀文化,培育中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拓展國際視野,增進國際理解,逐步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思辨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新課標(2020年版)》:3)。英語高考作為大規模、高利害考試,對引導基礎英語教學和促進學生學習有著很大的反撥作用。因此,通過豐富高考英語測試的話題內容,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考英語的測試題目之中,可以極大地引導廣大青少年英語學習者,通過學習、備考、考試,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化、吸收與體認,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和國家認同感,培植學生理性的批判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為國奉獻精神,不負祖國重托,形成客觀理性的世界觀和全面真實的中國觀。 ……
理念自覺與制序建構——中國英語高考新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
呂生祿,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現任西安外國語大學英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任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編輯部副主任,入選西安外國語大學首批“青年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學者”,擔任“語言測評科研創新團隊”負責人,兼任陜西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學術期刊評價委員會副主任;研究方向為語言測試、外語教育、話語評價;在《中國外語》《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外語教學》《全球教育展望》《中國考試》《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近20篇,主持教育部、省社科等各級各類項目10多項。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