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萬千心理.接納承諾療法團體治療指南 : 一起ACT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41365
- 條形碼:9787518441365 ; 978-7-5184-413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萬千心理.接納承諾療法團體治療指南 : 一起ACT 本書特色
在讓來訪者看到習得的關系與規則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前,咨詢師是否也被諸如“要自信、平穩、有能力”的自我要求所裹挾,僵化于自己的規則? 這不僅是一本在團體中應用ACT的治療指南,也是幫助咨詢師理解自己和來訪者的成長手冊。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是經驗豐富的ACT治療師,她們用生動的語言總結了自己的實踐經驗,旨在幫助治療師提高ACT技能,并將其應用到團體治療中。書中的會談示例直觀地呈現了ACT團體在不同階段的發展情況,正文和附錄中的補充練習則為治療師提供了豐富的治療選擇。 相信無論是想要學習ACT模型的團體治療師,還是已經熟悉ACT但尚不清楚如何將其應用于團體的治療師,或是對ACT團體感興趣的其他讀者,都能從本書中獲益。
萬千心理.接納承諾療法團體治療指南 : 一起ACT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接納承諾療法(ACT)及其在團體治療中的應用。**部分簡要說明了ACT是什么、為什么在團體中使用ACT;第二部分詳細闡述了ACT團體的框架,并結合一個示例具體表明如何在不同的核心過程中使用該方法。
萬千心理.接納承諾療法團體治療指南 : 一起ACT 目錄
**部分 為什么在團體中使用ACT?
**章 ACT是什么
語境行為科學:反映現實生活的研究
ACT是什么?
在團體治療中使用ACT
總結
第二章 ACT在團體中的力量
ACT澄清治療目標
ACT優化臨床決策
ACT提高臨床連貫性與一致性
ACT讓團體的改變機制*大化
總結
第三章 使用ACT化挑戰為機遇
治療師的挑戰
組員的挑戰
團體層面的挑戰
總結
第二部分 ACT在團體中的應用
第四章 開始一個ACT團體
ACT模型的內在挑戰
在團體中構建心理靈活性
為ACT團體制定流程
為ACT團體制訂計劃時的臨床考慮
首次治療計劃
ACT臨床決策指南
在ACT框架中完成必要的工作
總結
第五章 意愿
將意愿付諸實踐
過分控制的問題
引入意愿作為替代選擇
接納的臨床考慮
總結
第六章 認知解離
將認知解離付諸實踐
如何應對組員間的能力差異
認知解離的臨床考慮
總結
第七章 接觸當下
將接觸當下付諸實踐
接觸當下的臨床考慮
總結
第八章 觀察性自我
將觀察性自我付諸實踐
發展觀察性自我時的臨床考慮
總結
第九章 澄清價值
結束觀察性自我
將澄清價值付諸實踐
如何應對有價值生活的阻礙
澄清價值的臨床考慮
總結
第十章 承諾行動
將承諾行動付諸實踐
制定朝向價值前進的目標
將所有過程聯系在一起
承諾行動的臨床考慮
總結
第十一章 不同類型的ACT團體
團體類型一:開放式、人數不定的團體
團體類型二:短程團體
團體類型三:開放式的連續團體
團體類型四:單次干預
總結
結語
致謝
附錄 補充練習
參考文獻
萬千心理.接納承諾療法團體治療指南 : 一起ACT 節選
第二章 ACT在團體中的力量 在學習有效運用ACT的過程中,*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學習如何通過“ACT視角”看待治療:將觀察和體驗轉化為模型中的核心過程。然而,在熟悉了這種方法后,你就會發現它非常簡單。這些過程代表了人類行為的基本原理,跨越了診斷、癥狀和背景。這些過程的共同點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隨時可用的臨床指南。隨著對這些過程的理解,我們逐漸認識到它們如何在來訪者的生活中、在團體治療中以及在我們自己身上表現出來。我們還擁有統一的臨床目標。也就是說,我們試圖通過核心過程來培養組員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心理靈活性。這使他們能夠以一種更有效、更有活力的方式應對生活,盡管他們之間存在差異。在團體動力的語境下,本書能夠提供獨特的幫助。 讓我們花點時間想象一個治療團體。不用考慮類型,想到什么就是什么。組員可能擁有共同的困境(如哀傷、家庭暴力)、診斷(如創傷后應激障礙、抑郁癥)或設置(如門診中心、醫院病房)。拋開這些因素,參與者會將他們的個人經歷和生活方式帶到團體中。這意味著某位組員可能會主導治療的進行;而另一位組員可能拒絕承擔任何風險。當事情變得情緒化的時候,一位組員可能會不合時宜地大笑;而另一位組員可能會與治療師作對,一有機會就引發爭論。一位組員可能自始至終都表現得冷漠,似乎對什么都不關心;而另一位可能會花費很大的努力試圖取悅他人,等等。這些組員可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有些做法在他們的生活中是無效的。他們的另一個共同點在于,這些無效的做法與他們應對生活經歷的方式有關,就像發生在治療室里的一樣。 可以想象其中的某些人,他們帶著某種臨床診斷進入團體。我們知道他們都有著自己的過去,這些過去影響著他們對這個世界的體驗和聯系。認識到他們都處于心理靈活性連續譜上的某個位置,這將為我們提供一個共同的線索。盡管他們之間存在差異,但每個人都在核心過程上表現出不同的能力,包括接觸并愿意體驗當下、從想法中解離、體驗觀察性自我以及根據澄清的價值承諾行動。無論他們有何種病史或癥狀,無論他們正在尋找或面對的事物有何種差異,提高這些核心能力將使他們以一種更有效的方式應對自己的體驗,并推動生活前進。 我們再來看看剛剛想象的團體。在治療中占主導地位的組員可能與自己的想法高度融合、太過沉溺于自己的“故事”,以至于沒有考慮到其他組員,或者忽略了自己的行為如何給團體帶來負面影響。如果不能一直說話,他也許不愿意體驗緊張或焦慮的感受。不愿參與的組員可能與“分享自己的隱私將意味著什么”的觀念相融合,不愿意感受暴露帶來的脆弱感。她可能認為,如果別人真正了解她,就會覺得她不可接受。換句話說,她牢牢地與一個概念化自我捆綁。在團體中不合時宜地大笑的組員可能不愿意體驗強烈的情緒,并與“感覺不適是有問題的”的觀念融合。 與治療師爭辯的組員可能與自己的想法融合了,并用語言規則指導自己的行為,盡管在人際中付出了代價(這也可能代表著非意愿和僵化于概念化自我)。或者說,也許好的體驗給人好的感覺,但問題是組員們更多的是在追求這種體驗,而不是圍繞著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來踐行價值。 讓我們再來看看:冷漠的組員可能會陷入非意愿(用“事不關己”來回避)或認知融合(“這沒有意義”)的困境中。他可能已經與那些給生活帶來意義和活力的東西失去了聯系(即,缺乏澄清的價值和承諾的行動)。努力取悅他人的組員可能會相信,自己的價值來自他人(即,認知融合、僵于概念化自我、不愿得罪他人或被拒絕的經歷)。 我們可以擴展這個討論,并想象這些行為方式在每位組員治療之外的生活中出現。關鍵在于,盡管呈現方式截然不同,這些核心能力仍在發揮作用。因此,建立這些能力——提升心理靈活性——是有益的。無論過去的經歷或生活的環境如何,以一種開放(意愿與認知解離)、專注(當下與觀察性自我)和投入(價值與承諾行動)的態度去應對,就能讓組員們的生活發生有意義的改變。 ACT澄清治療目標 你可能已經意識到,這些過程的共性本身是如何起作用的。也許和我們一樣,你在團體治療中也有過很多次完全不知所措的經歷。通常在團體中,有很多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可能的發展方向。另外一些治療中,似乎一整天都是不適、沉寂的氛圍。這該怎么辦呢?當我們想了解事物的功能、關注過程而不是內容時,我們會發現,ACT的核心過程確實在起作用。識別這些過程可以幫助我們避免被動反應,并保持有意識的干預。更好地理解如何提高這些關鍵能力,我們就能幫助組員以更有效的方式應對團體和更廣泛的生活。我們能夠更好地避免陷入徒勞的事情,并將注意力集中在能夠幫助組員進步的過程上。我們將在第三章探討如何使ACT的這種好處*大化。 ACT優化臨床決策 根據剛才提出的觀點,我們能夠很自然地得出這個結論。也就是說,當你學會在特定情況下識別治療中的過程時,就會產生如何有效進行的思路。例如,想象一下,一位組員剛剛表達了非常“消極”的觀點(根據語境,我們也可以說它“代價很大”),認為自己是“有毒”的。在這一刻,你可能會發現他與這個想法融合在一起。他相信這是真的——就好像他身體里確實存在“有毒”的東西。這一說法也表明他缺乏體驗觀察性自我的能力。這位組員似乎并不了解思考者與想法之間的區別,也不明白他自己比當時的想法和感受更重要。 類似的情況可能還有更多。舉個例子,如果他不那么專注于自己的想法,而是更多地處在團體中,他可能會發現其他人對他的反應并不像覺得他是有毒的。(即使確實覺得他的行為很怪異,他們也不太可能因為中毒而倒下!)這有可能是因為回避;也許對他來說,與其冒著被拒絕的風險,不如繼續認為自己是有毒的。 這其中似乎有很多可能的過程。但*重要的是,與治療中形形色色的內容相比,背后的核心過程似乎總是相同的。此外,那位組員“有毒”的評價所揭示的相同過程,也會出現在其他組員的行為中。例如,在上述評價之后,一位組員可能會退出,表現出回避、認知融合并脫離當下(必須記住,這是個假設)。另一位組員可能會立即試圖拯救她的同伴,不愿意體驗當有人表達類似觀點時自己產生的感受,并與“這樣的想法必須被糾正”的觀念相融合。當我們學會通過ACT的視角來看待這些行為時,就能發現那些可以被強調和探討的共同過程,從而使每位組員受益。 重要的是,要記住這些能力是一個連續譜,因此,不僅有缺點,也有優點。例如,想象一下,在“有毒”的評價之后,另一位組員突然打斷進程并開始敘述自己的生活事件(認知融合、脫離當下,也許還有回避)。然而,他很快把自己拉回來(接觸當下、經驗性自我、認知解離),然后向那位組員道歉并讓他繼續他所說的(澄清價值、承諾行動)。通過這種方式,學會識別治療中出現的過程,也有助于指明并強化組員的積極行動。 ACT提高臨床連貫性與一致性 如果你做一個有趣的實驗,記錄一二次治療過程,然后看看自己表達的信息是否一致。結果可能會出乎意料:這太難了!例如,你可能會發現,在某一時刻你鼓勵來訪者去體驗他的感受,但在另一時刻你卻努力使痛苦的感受消失;你可能發現來訪者是有能力的,卻暗示她需要你更專業的幫助;你可能解釋了為什么想法實際上不會導致行為,卻又期望來訪者在明白你的觀點后自動改變行為。根據我們的經驗,在一個治療團體中不經意地表達出矛盾的信息,背后的原因是很復雜的。不僅團體里會有更多的事情發生,作為治療師,你對團體中的每個人還有著不同的反應。你需要處理自己“應該做的事”(由于那些推衍的關系),這使得你很難對所有團體成員保持一致的立場。例如,你可能會“保護”某位組員,同時又和另一位組員辯論。此外,你不僅要在個人層面工作,還要在團體層面工作。所以你可能一邊真誠地幫助一位組員接觸她的感受,一邊努力地在團體中保持一致,以避免一些事情的發生。這些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 團體中的所有人(包括你)都處于心理靈活性連續譜上的某個位置,這一事實為治療提供了支柱。當你清楚那些能夠提升心理靈活性的能力,你就能更好地提供支持。比如,你明白,為什么要讓來訪者理解想法是有功能的,而不是試圖消除它們。反過來,這也提示了你可以如何應對所有的想法,無論它們的形式如何。這是來訪者可以在治療中暢所欲言的關鍵。同樣,你明白,能夠體驗當下而不去防御或控制,是團體需要發展的一項技能,這也有助于你避免自己采用那些策略。 ACT讓團體的改變機制*大化 如果進行得好,ACT就能增強團體治療中固有的改變機制。隨著對人類痛苦根源的理解的不斷加深,該模型應運而生,它闡明了使人類陷入困境的過程,以及如何利用這些過程來減輕痛苦。這將直接轉化為治療的一部分。 ACT優化治療關系 治療聯盟在治療效果方面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充分證明。治療師的特質被證明可以加強治療關系,這不僅在ACT中得到了支持,還促成了推進治療的方法的發展。通過對當下保持慈悲、專注和全身心投入,治療師提供了一個語境,邀請來訪者也這樣做。 ACT治療關系的一個基本面前面已經提到過:治療師和來訪者都是人。他們也會在使用語言時表現出掙扎;他們也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困境。在任何時候,治療師也處于心理靈活性連續譜的某個位置,也有機會選擇更接近或更遠離自己的價值。 記住,ACT是基于RFT和我們所學到的人類與語言的關系。把“成為專家”和“顯得有能力”的語言規則當真,并盲目地遵循,這就是一種個體與語言規則的融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難以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如何影響來訪者和整個治療。當這類想法、評價和傾向出現時(它們肯定會出現),ACT治療師要做的只是去覺察,而不是努力消除它們或對其言聽計從(認知融合)。在
萬千心理.接納承諾療法團體治療指南 : 一起ACT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達拉·韋斯特拉普(Darrah Westrup) 博士,執業臨床心理學家,現任美國科羅拉多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多家機構與組織的治療師、培訓師、研究員和執業顧問;接納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方面公認的權威;曾在基于循證的抑郁癥ACT治療推廣項目中擔任了5年多的專家顧問。 M. 瓊·賴特(M. Joann Wright) 博士,現任美國伊利諾伊州內珀維爾市愛德華醫院林登橡樹行為健康中心臨床培訓和焦慮服務部主任,伊利諾伊州萊爾市心理解決方案研究所的執行主任;致力于基于語境行為科學、有實證支持的治療策略、協議和模型的教學與應用,幫助人們減輕生活中的痛苦。 譯者簡介 張演善 深圳市精神衛生中心/深圳市康寧醫院心理治療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認知行為治療專委會ACT學組成員,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危機干預分委會委員,深圳市心理咨詢師協會認知行為治療專委會秘書,ACT培訓師、治療師。 審校簡介 祝卓宏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國家公務員心理健康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衛健委精神衛生與心理健康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治療與咨詢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首批認證督導師(XXD-2020-165),中國心理學會首批注冊督導師(D-06-108)。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