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觀念的躍升:20萬年人類思想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47492
- 條形碼:9787521747492 ; 978-7-5217-474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觀念的躍升:20萬年人類思想史 本書特色
☆繼《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簡史》之后,又一解答人類文明邏輯的巨作 從狩獵采集為生的小團伙,演變為人口規模達數十億的全球社會,從原始人類的洞穴和森林,到城市化、全球化和數字化的現代世界,人類為什么能崛起?是什么力量驅動著人類歷史進程?如何應對當前世界的不確定性? ☆一部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躍動、觀念躍升的歷史 人類社會每一次重大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重大發展,都離不開知識的變革和思想的先導! “比肩湯因比、布羅代爾的歷史學家”從思想的視角,來看20萬年人類大歷史。一部人類觀念發展的史詩級作品。 ☆領略人類知識的全貌,重新理解社會,認識我們自己 對于現代人而言,我們現在賴以生活的基本思想工具,都是在上萬年的歷程中發展起來的。如果要真正了解我們自己,就要直面思想的演變和觀念的價值。 ☆陳嘉映、劉北成、蘇德超、大衛??克里斯蒂安、尼爾??弗格森等盛贊的學術通識讀物 費爾南多-阿梅斯托既是當世歷史學巨擘,也是致力于為大眾傳播知識的杰出歷史作家,獲得諸多獎項和榮譽。本書面向普通讀者,是學術通識寫作的標桿之作。
觀念的躍升:20萬年人類思想史 內容簡介
從20萬年前到21世紀,從狩獵采集為生的小團伙演變為人口規模達數十億的全球社會,從原始人類的洞穴和森林到城市化、全球化和數字化的現代世界,享有國際聲譽的歷史學家菲利普·費爾南多-阿梅斯托向我們系統介紹了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那些影響我們、塑造世界的重大觀念,為我們提供了一部完整的20萬年人類思想演變史。 在這個殘酷而混亂的星球上,只有一個物種有條不紊地發展壯大,這就是我們人類。而推動人類走向勝利的,正是因為我們擁有想象力,能夠重新想象世界,并在現實世界中將其構建出來。思想,正是想象力的產物。 在石器時代,早期智人就發展出我們現在的大部分觀念:區分生死、符號交流、想象物質世界之外的精神存在。進入農業時代,經歷了社會組織觀念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從酋長到國王的演進,知識分子出現,書寫文字,制定法律,神化王權,建立起工作的倫理、家庭的觀念。 人類進入軸心時代,相繼迎來了摩西、瑣羅亞斯德、孔子和古希臘諸賢,他們不僅提供了創世的觀念,還有救贖的觀念和博愛的觀念,影響廣泛涉及肉體和精神、國家和教會、政治和宗教。而這些觀念預示了我們現在的思考方式,統治了我們的思想和感情達1400年之久。 在信仰的時代之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科學革命接踵而至,發現世界,也發現人性。18世紀是啟蒙的時代,是訂立現代世界法則的思想大爆發時期,孕育出自由、民主和平等等現代社會的基礎共識。進入19世紀,民族主義、軍國主義、崇尚暴力、種族血統、科學至上、歷史必然性以及對國家的崇拜流行!斑M步時代”被鮮血溶解,消失在**次世界大戰的災難和20世紀的恐怖事件中。 歷史,從未終結。進入21世紀,人工智能是否會讓我們放棄思考?我們該如何面對這個分化、多元、不確定的世界?…… 對于人類文明來說,思想才是真正的主角。思想既是人類攀升的關鍵能力,也是人類生活方式變化和歷史演變的主要驅動力。對于現代人而言,我們現在賴以生活的基本思想工具,都是在上萬年的歷程中發展起來的。如果要真正了解人類歷史和我們自己,就要直面思想的演變和觀念的價值。 這部大歷史視角下20萬年人類思想史,將帶你領略人類知識的全貌,重新理解社會,認識我們自己。
觀念的躍升:20萬年人類思想史 目錄
前言 VII
**章 物質產生思想:觀念從何而來? 1
腦袋大,思想多? 8
宇宙視角下的人類 10
想象力:人類真正卓越之處 13
不佳的記憶力 15
良好的預判力 24
語言:用舌頭思考 31
文化的產生 33
思想的力量 37
第二章 收集思想:農業時代之前的思索 41
*早的觀念:同類相食開啟的思想冒險 43
略知來世:尼安德特人的葬禮 46
找尋道德初現的痕跡 48
識別智人的早期思想 50
符號的碰撞:重新想象眼中所見 51
“摩登”石器時代:認知考古學和比較人類學的探尋 55
嚴寒激發想象:大冰期時代的思想 57
懷疑感官:動搖原始自發的唯物主義 61
構想精神:無處不在的無形存在 65
魔法和巫術:操控自然的努力 70
人對置身自然的思考:瑪那、上帝和圖騰 74
想象秩序:大冰期時代的政治思想 77
時間和禁忌:宇宙秩序與社會管理 81
作為儀式的貿易:*初的政治經濟學 87
第三章 91
安頓的心靈:
“文明化”的思想
大冰期之后:狩獵與獻祭 95
思考土地:農業的發明 97
農耕的政治:戰爭和工作倫理 101
建造城市:對自然的挑戰 105
酋邦成為國家,酋長成為國王 107
世界的圖景:一元論對二元論的挑戰 108
神諭和國王:權力的新理論 112
普天之下:神圣的王和帝國的觀念 113
文字和法典:早期的知識分子和立法者 116
平等、女性和婚姻:新的社會思想 120
休閑的果實:對命運、不朽和永恒的思考 126
解讀神的夢:宇宙起源論與科學 131
第四章 偉大的圣哲:**批著名思想家 135
圣賢時代概述 139
文明之弧:歐亞大陸上的聯系 140
古老的魔法,抑或新的宗教? 144
“無”和“神”:*具挑戰性的思想 149
與神同在:時間之箭、上帝之愛與萬物之靈 154
彼拉多的笑問:尋求真理的世俗方式 160
實在主義、相對主義與“萬物皆數” 161
超越感官的世界:理性主義與邏輯 166
背棄理念世界:科學、懷疑主義和唯物主義 170
善惡之分:道德與政治 179
悲觀主義與哲人王 181
樂觀主義與國家的敵人 183
奴隸制 186
第五章 思想信仰:宗教時代的觀念 189
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面對檢驗 192
重新定義神:基督教神學的演變 197
宗教歸屬: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儀式 202
道德問題:宗教倫理思想的發展與分歧 204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思想家的美學思考 212
調和與交鋒:宗教理論對世俗學說的回應 214
宗教體驗:神秘主義的領悟?223
信仰與政治:教會與國家的權力關系 226
宗教與戰爭:騎士精神、“圣戰”和貴族身份的重塑 233
精神征服:宗教的擴張與傳播 239
第六章 回到未來:歷經瘟疫和寒潮的思想 243
回到過去:文藝復興 248
世界很。**次全球性的思想運動 256
科學革命:現代科學的誕生 259
新的政治思想:主權國家和國際秩序 270
重新定義人類 284
第七章 全球的啟蒙:聯合世界中的思想聯合 289
啟蒙時代概述 293
歐洲中心主義思想:“歐洲”概念的復興 295
理性的崇拜:《百科全書》與啟蒙思想家 297
更好的未來:對進步的信心 300
經濟思想:從重商主義到自由經濟 304
政治哲學:國家的起源 309
“開明專制”和“東方專制”:中國的影響與西方的自證 311
從“高貴的野蠻人”到“普通人”:人生而平等 313
普遍權利:人權與女權 319
走向民主:歐洲的反對與美國的探索 322
感官的證據:經驗主義與科學 325
“溫暖的心”:宗教和浪漫主義的回應 329
第八章 進步的轉變:19 世紀的確定性 335
19世紀的時代概述 338
人口的力量:人口學與馬爾薩斯式的焦慮 340
社會秩序與個人自由:保守主義、功利主義與自由主義 344
階級的激流:被忽視的女性、兒童,以及社會主義 348
“絕對”的意識:國家的勝利和英雄的崇拜 354
反對國家:無政府主義和“公民不服從” 362
“第三條道路”:基督教政治 368
浪漫的渴望:民族主義及其美國變體 371
西方以外的世界:中國、日本、印度和伊斯蘭世界 381
奮斗與生存:社會達爾文主義及其災難后果 385
進步的平衡:尋找一種新信仰 397
第九章 混亂的報復:給確定性拆線 403
確定性的瓦解:相對論及其產生的大環境 407
流沙之上:從相對論到相對主義 414
潛意識的暴政:顛覆對自我的理解 420
動蕩的世界與現代主義藝術 424
暴力的秩序:未來主義與法西斯主義 426
第十章 不確定的時代:20 世紀的躊躇 433
不確定的世界:二戰前后 438
思想的避難所:從存在主義到后現代主義 444
科學危機:科學主義的沖擊與幻滅 451
對科學自滿的回應:環保主義、混沌理論和東方智慧 453
增長與繁榮:后意識形態的政治經濟思想 459
處在轉折點上的科學:機器智能、遺傳密碼與語言結構 465
歷史的教訓:教條主義與多元主義的較量 475
展望??觀念的終結? 485
注釋 489
觀念的躍升:20萬年人類思想史 節選
■文字的起源大多數人帶著浪漫色彩,認為文字除了政治功用之外,還是有史以來*能給人以啟示和自由的觀念。……然而,文字的真正起源,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奇特。在大多數文明中,*早的已知文字無疑是商人的標簽或記號,或者是征稅人或征收貢品的人對商品種類、數量和價格的記錄。在*近發現了*早已知文字的中國,標記是刻在罐子上的;在之前被譽為文字發源地的美索不達米亞,楔形文字被印在薄泥板上;在印度河流域,文字通常被刻在章上,被用于標記打包成捆的農產品。總之,文字*初的目的微不足道。它被用于記錄一些無聊的、不值得記憶的內容。偉大的文學作品和重要的史料都彌足珍貴,足以讓人銘記于心、口耳相傳。詩人的經典、圣人的智慧,都始于口口相傳;一般要過上幾百年,才會有仰慕者用文字將其記述下來,仿佛寫作是種瀆神的行為一般!龌橐龅漠a生從某種角度來看,婚姻不是一個觀念,而是一種進化的機制:像我們這樣的物種,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信息,必須花大量的時間來培育和指導后代。與大多數其他靈長類動物不同,女性往往要同時養育一個以上的嬰兒。因此,我們需要父母雙方長期聯盟,共同繁衍后代并將積累的知識傳給下一代。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點,養育后代的職能呈現為各種各樣的方式;但“核心家庭”,即共同撫養孩子長大成人的伴侶,早在直立人的時代就已經存在!鲫P于“文藝復興”的概念誤區如果按照我的想法,應從我們的歷史詞典中刪除“文藝復興”一詞!瓗缀跛形摇赡苓有你們,親愛的讀者——在學校學到的關于文藝復興的東西都是錯誤的或有誤導性的。比如:“它是現代史的開端!辈唬好恳淮硕加凶约旱默F代性,而它都是從過去發展而來的!八乔八从械!辈唬簩W術界已經發現了很多文藝復興前就存在的作品!八鞘浪椎摹被颉八钱惤痰摹。不完全是:教會仍然是大多數藝術和學術的贊助者!八菫樗囆g而藝術!辈唬菏钦秃蜋噘F們操縱的!拔乃噺团d時期的藝術采取了一種新的寫實方式。”不完全是這樣:透視是一種新的技術,但文藝復興前的許多藝術在描繪情感和人體時是寫實的。“文藝復興讓藝術家得到升華。”是的,但僅在某種意義上:中世紀的藝術家可能會成為圣人;相比之下,文藝復興時期一些藝術家獲得的財富和世俗頭銜就遜色多了!八鼜U除了經院哲學,開創了人文主義。”不: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源于中世紀的學術人文主義!八冯S柏拉圖主義和希臘主義!辈唬合褚郧耙粯,它確實吸收了一些柏拉圖主義的成分,但很少有學者精通古希臘語!八匦掳l現了失落的古代!辈煌耆绱耍汗糯鷱膩頉]有被遺忘過,古典引發的靈感也從未枯竭(盡管在 15 世紀出現了高潮)!八l現了自然!彼悴簧希簹W洲以前沒有純粹的風景畫,但當 13 世紀圣方濟各在戶外感受到上帝時,就有自然崇拜了。“它是科學的!辈唬赫缥覀儗⒖吹降模慨斢幸粋科學家,就會有一個巫師。……研究人員發現,從 5 世紀到 15 世紀,每個世紀都有對古典觀念、風格和繪畫的某種復興。例如,甚至在*后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去世之前,羅馬的大教堂建筑者就開始“復興”古典式建筑了。歷史學家經常提到的文藝復興有 7 世紀西班牙的西哥特文藝復興、8 世紀英格蘭的諾森布里亞文藝復興、9 世紀法國的加洛林文藝復興、10 世紀和 11 世紀德意志的奧托文藝復興等等。研究拉丁基督教世界的歷史學家也公認“12 世紀文藝復興”為常用的術語。……對于舊事物的重興,文藝復興的作用并不突出(因為它其實是很常見的現象),而對于新事物的開創,文藝復興非常重要。在藝術方面,這意味著要開創新的準則。到 17 世紀,這些準則被稱為“古典”,被藝術學院作為圭臬來遵奉!瑯樱趯W術方面,中世紀晚期西方新出現的學派與其說是文藝復興,不如說是真正全新的出發點。……文藝復興并沒有在意大利或西方的任何其他地方全面爆發。我們有必要強調這一點,因為學術上的歐洲中心主義——斷言西方的成就是獨特的,其對世界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認為文藝復興是西方帶給世界的禮物。偉大的文化運動往往不是孤雌生殖。異花授粉總是幫助良多,并往往至關重要。我們已經看到,跨歐亞大陸的交流對公元前一千紀的新思想做出了多大貢獻。如果沒有“蒙古和平”對歐亞大陸的影響,也很難出現中世紀中期西方思想和科技的閃光!绻l生在歐洲的文藝復興沒有受到來自外部的可觀影響,那么這種反常會是極其驚人的!龉I化發生的原因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競相尋找使工業化成為可能的條件。他們通常會提到順利的金融機構、良好的政治環境、有商業頭腦的精英階層,以及獲取煤炭的渠道(用于冶煉和產生蒸汽)。這些都是相關因素,甚至都是決定性因素。然而,還沒有哪個獲得廣泛支持的理論能夠解釋機械化的巨大悖論:為什么在人口激增的地方和時期會發生機械化?在勞動力充足,因供過于求而極為廉價的情況下,為什么還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去費勁研發機器呢?在我看來,人口之所以關鍵,是因為勞動力和需求之間的關系。超過某個還無法確定的閾值之后,大量的勞動力會抑制機械化:在前工業化世界中,中國和印度這兩大*勤勞、*有生產力的經濟體就是如此。但沒到這個閾值時,我認為,人口的增長會產生更多對商品的需求而非生產商品所需的人力。勞動力供應和商品需求的平衡是工業化的必要條件。英國是**個滿足這種平衡的國家,19 世紀,比利時和歐洲的另一些國家緊隨其后,然后是美國和日本!霎a生相對論的觀念背景柏格森使他的讀者堅信這樣一種觀念,即時間可能不是科學家和哲學家先前設想的絕對的、外部的現實。可能“一切皆為所想”。在一個被柏格森的思想所震撼的世界里,愛因斯坦關于時間可以隨著觀察者的速度而改變的觀點,帶給人的震驚程度只是稍多而已!癜馗裆粯咏沂净煦绲哪贻p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是從柏格森到愛因斯坦的中間環節。龐加萊動搖了牛頓宇宙論的基礎……龐加萊以牛頓定律作為例子,包括傳統的空間和時間概念。質疑牛頓這件事已經夠驚人了。把空間和時間也一并提出更令人費解,因為時間和空間一直是公認的在宇宙中固定的成分與配置。對于圣奧古斯丁來說,恒定的時間是造物的框架。牛頓假設可以用同樣的計時器和標尺測量整個宇宙的時間和空間。康德在 19 世紀初開創其直覺理論(見第八章“時代概述”)時舉出的我們不依賴理性便知為真的關鍵例子,就是時間和空間的絕對本質。就像一個異教徒把一個信條駁得體無完膚一樣,龐加萊提出了許多理由來質疑之前一切被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龐加萊說過,“科學事實是由科學家創造的”,并且“科學僅由慣例構成……因此科學無法給我們任何真相;它只能作為我們的行動準則”。他親口說讀者誤解了他這句話的意思。在龐加萊的聽眾耳中回蕩的科學,似乎沒有比詩歌或神話更可以驗證。但科學史上結滿了誤解帶來的果實。重要的是人們如何解讀龐加萊,而不是他未能成功傳達的思想。柏格森和龐加萊讓世界陷入不確定性,也軟化了人們對激進反應的抵觸。這種新氛圍的*大受益者就是愛因斯坦!鰪南鄬φ摰较鄬χ髁x,確定性被瓦解的思想根源相對論顛覆整個世界圖景的時候,哲學上的不安感侵蝕了人們對各種思想傳統框架的信心:關于語言、現實以及它們之間關系的概念,都受到了沖擊。然而,向相對主義的轉變始于一種為確定性服務的自我顛覆主義:實用主義。在日常用語中,“實用主義”只是指一種務實的生活方式。在19 世紀末期的美國,威廉·詹姆斯提升了實踐效率的地位,使其不僅成為效用的標準,而且成為道德和真理的標準!材匪箯牟幌氤蔀榧みM分子。他一直在尋找相信上帝的理由,認為“如果從*廣泛的意義上說,上帝的假設能令人滿意地發揮作用,那么上帝為真”。但對一個人或一個群體有效的東西對其他人可能毫無用處。通過將真理簡化為符合特定目的的行為,詹姆斯放棄了之前所有知識的公認基礎:認為真理與現實相符的假設。他在一開始為基督教辯護,*后他通過把真理相對化來顛覆基督教。語言學也采取了類似的方法,從堅實的基礎轉向知識流沙!1907 年 1 月,也就是詹姆斯發表《實用主義》的那一年,費迪南·德·索緒爾在始于日內瓦的演講中把語言學推往了新的方向。……特定詞語沒有任何意義,除非相互結合。賦予語言意義的是它們之間關系的結構,它超越一切特定的文本,延伸到語言的其他部分。因此,語言表達的意義超出了作者的控制范圍。它永遠不完整,因為語言總是在變化,詞語之間的關系總是在重新形成。意義是由文化建構的,而不是根植于現實。讀者擁有自主性,當他們在書頁和記憶之間處理文本時,會重塑和扭曲文本!蠖鄶底x者讀到的他的作品都經過了一系列編輯重組——相當于進行了一場學術上的傳話游戲!x者通常讀到的信息是,語言并不會傳達任何關于現實的可靠的東西,也不會傳達除了自身之外的任何東西。把這種對索緒爾的解讀和對龐加萊、柏格森、威廉·詹姆斯、愛因斯坦和量子力學的大眾解讀放在一起:空間和時間都不是固定的;科學的主張不可完全依賴;宇宙的基本物質的行為方式,是不可預測和無法解釋的;真理是相對的;語言與現實脫節。確定性瓦解了,相對主義和相對論則交織在一起!鰳O權思想的興起和延續戰后貧困導致極端主義。20 世紀二三十年代歐洲和美洲的金融災難似乎表明,西方正陷入困境。它造成的衰落比導致戰爭與破壞和平的腐敗政治更為嚴重。西方文明找碴挑錯的時代開始了。反猶主義者把世界的艱難時期歸咎于猶太人,謎一般的理由是“全世界的猶太人”控制著世界經濟,剝削著非猶太人,使他們難以獲取自己的財富。優生學的倡導者聲稱,不科學的繁殖是造成世界苦難的原因:這樣會鼓勵“劣等”階級和種族以及“弱小”或“有精神缺陷”的個體生育像父母一樣軟弱無用的孩子,從而削弱了整個社會。反教權主義者指責教會顛覆科學,削弱大眾,鼓勵弱者。共產主義者指責資本家,資本家指責共產主義者。人們指責的一些事情太過離譜,以至于在理性上令人難以置信,但煽動者的喧鬧聲足以淹沒理智。千百萬貧困者和悲慘的人相信他們的主張。擴音器政治(politics of the megaphone)——尖銳的言辭、過分的簡單化、預言性的幻想和草率的謾罵——吸引了渴望解決問題的選民,不管解決手段是多么簡化、過激或所謂的“終極”。復仇成為*簡單的正義形式,人們也欣然接受用替罪羊來取代自我犧牲!ㄎ魉怪髁x是偏愛強權、秩序、國家和戰爭的政治偏見,其價值體系將群體置于個人之前,權威置于自由之前,凝聚力置于多樣性之前,復仇置于和解之前,報復置于同情之前,強者霸權置于保衛弱者之前。法西斯主義認為廢除不服從官方意見者、持不同政見者、不合群者和顛覆者的權利是正當的。盡管它完全是思想的產物,但它只是由一堆觀念堆砌起來的,就像垃圾場壓縮機里的廢鐵那樣被壓合在一起:這是一種意識形態的虛構,由許多不牢靠地互相扣住的共同傳統、獨裁傳統和極權傳統拼湊而成!{粹主義擁有所有這些特征,同時還有法西斯主義所不具備的特征。法西斯分子通常是反宗教的,而納粹卻積極地模仿宗教。納粹主義用歷史取代天意。對納粹來說,歷史是一種非人的強大推動力,其“進程”無人能阻擋。人的生命不過是玩物,就像蛇之于獴,老鼠之于貓。歷史就像饑餓的女神一樣,要求人類自我獻祭,靠吞噬瀆神的種族來讓自己更強!陌才诺膬x式,圣殿和圣所,偶像和圣徒,游行和狂歡,贊美詩和圣歌,完整形成了準宗教的崇拜和禮拜儀式……與所有非理性教條一樣,納粹主義要求其追隨者不假思索地遵從指示,服從永遠不會犯錯的元首!誀奚诵院蛻z憫為代價的秩序意識形態總結了現代性的矛盾:技術進步,道德卻倒退,至少看上去停滯不前。有時,在像我這樣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相聚的晚宴或學術會議上,我會驚訝地聽到有人對道德進步充滿信心:例如,發達國家報道的暴力事件有所減少,往往被誤認為是教育者的努力產生回報的證據。然而,事實上,這只是表明,暴力已經轉化為不會在統計中留下證據的形式——例如,國家的脅迫,以及老年人或未出生的人的“終結”。也可能是,我們對越來越多傳統上禁止的行為——特別是在品味和穿著方面——給予了適當的寬容,這讓正人君子感到欣慰;但是不寬容及其所滋生的憤怒之和,或許并沒有減少。吵鬧的小個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敗了,但擁有一個終極解決方案的吸引力并沒有完全消失。隨著社會的混亂和復雜性變得越來越棘手,變化的步伐越來越具有威脅性,選民們又回過頭來選擇了威權主義:更穩定的治安,更嚴格的刑罰,對恐怖分子的酷刑,隔離墻、驅逐和排斥,以及國際上的自我隔離,不參與國際組織。在某些方面,威權主義已經成為一種能夠超越傳統競爭對手的意識形態。我寫作本書之時,人們因混亂感到困惑,因無知變得幼稚,從復雜的世事中逃向狂熱和教條。極權主義也許還沒有耗盡它的吸引力!霎敶枷霠顩r心智活動可以反映外在發生的事。19 世紀末以來,外部世界的加速變化對思維產生了劇烈的影響:某些人產生了不切實際的希望,另一些人產生了令人不安的恐懼,到處都充滿困惑和迷茫。在衡量變化時,我們過去常常以萬年、千年、世紀或世代為單位。到了現在,連一個星期都很漫長,此外并非只在政治上如此(據說此話出自哈羅德·威爾遜),而是在每一種文化中都是如此。以失控的速度發生的變化,使過去似乎更難以追蹤,未來更不可預測,現在則難以理解。不確定性令人心緒不寧。選民們在絕望中寄希望于在推特上大放厥詞的煽動者,狡猾的政客們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就是拋出圓滑而簡化的安慰劑!瓑勖 20 世紀被空前地延長……與大多數延長的體驗不同,壽命的延長似乎不會放慢速度。隨著時間的流逝,事件變得越來越看不清,就像樹籬在高速列車窗外變得一片模糊。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科幻小說中*受歡迎的航海家們掙扎著適應的陌生世界與他們自己的時代相去甚遠,因此其風俗習慣也與他們熟悉的相去甚遠。到我頭發花白時,BBC 播出的一個英雄片,其背景不過是 40 年前而已。對于 21 世紀初的年輕觀眾來說,20 世紀 70 年代被描繪成一個幾乎難以忍受的原始時代,竟然沒有家用電腦、家用游戲機和手機等顯然不可或缺的設備。這個節目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個穿越時空的旅行者!覀儙缀趺刻煨褋矶紩l現,人們的舉止、時尚、態度、環境、價值觀,甚至道德觀都發生了面目全非的變化。
觀念的躍升:20萬年人類思想史 作者簡介
[英]菲利普??費爾南多-阿梅斯托Felipe Fernández-Armesto“目前在世的尤為優秀的歷史學家之一”以全新框架思考人類歷史與命運的思想家著名歷史學家,同時也是家喻戶曉的BBC(英國廣播公司)紀錄片主持人,被《紐約時報》盛贊為“比肩吉本、湯因比、布羅代爾的歷史學家”。他的研究廣泛涵蓋海洋史、環境史、思想史、全球史等多個領域,曾任教于大西洋兩岸的多所高等學府,包括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牛津大學、塔夫茨大學等,目前是美國圣母大學歷史系教授。費爾南多-阿梅斯托著作甚多,包括《世界:一部歷史》《文明:文化、野心,以及人與自然的偉大博弈》《吃:食物如何改變我們人類和全球歷史》《大探險家》等,被譯成29種語言,享譽世界各地。其研究和著作為他贏得了諸多榮譽,如世界歷史學會圖書獎、英國國家海洋博物館凱爾德獎章、約翰??卡特??布朗獎章等。2017年,他獲得西班牙政府授予人文學者的至高榮譽——智者阿方索十世大十字勛章。過去幾十年,費爾南多-阿梅斯托一直關注環境和物質文化的歷史;最近十年,他轉向以心智為路徑,從思想觀念的角度重新解讀全球歷史。他始終致力于以全新框架思考人類歷史與命運,《觀念的躍升》正是其畢生研究投注的提煉總結。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