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保險與行為經濟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04267
- 條形碼:9787300304267 ; 978-7-300-3042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保險與行為經濟學 內容簡介
本書著眼于保險學中多個主體,包括處于風險下的個體、保險業的決策者,以及地方、州和聯邦層面有關保險銷售、購買和監管的政策制定者的行為。書中將他們的行為與經典經濟學理論中有關選擇的基本模型所得出的預測結果進行了比較。如果實際選擇與預測偏離,則將這一行為認作異象。本書作者試圖從行為經濟學的視角去理解為何在很多情況下,這些異象有時會發生,而有時不會發生,進而思考了這些異象能否得到修正以及如何修正。此外,書中還闡述了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對公共政策以及保險業總體現狀做出改進,以減少非有效的行為以及異象,從而提高個體和社會福利。
保險與行為經濟學 目錄
**部分 理想世界和現實世界中保險的對比
1 本書的目的 3
2 保險實踐與理論 10
3 異象與有關異象的傳聞 30
4 符合基準模型的行為 46
第二部分 理解消費者和保險公司的行為
5 復雜的現實世界 63
6 人們為何需要或不需要保險 87
7 需求側異象 104
8 保險供給的描述性模型 135
9 供給側異象 151
第三部分 保險的未來
10 保險的設計原則 173
11 解決有關保險異象的策略 193
12 保險市場創新:多年期合同 211
13 公共部門提供的社會保險 226
14 結論:一個規范性建議框架 247
術語表 259
參考文獻 265
人名索引 287
關鍵詞索引 295
保險與行為經濟學 節選
從供給側來看,批準了由本州政府支持的公民財產保險公司的立法者,因其所提出的對佛羅里達颶風多發區的補貼率而廣受沿海居民好評。但該州其他地區的納稅人在下次颶風到來時就不會開心了,因為州立保險公司沒有收取足夠多的保費來賠償那么多損失,納稅人會發現是自己在為那些海邊豪宅的維修費用買單。還有人想知道,在世貿中心1993年遇襲和俄克拉何馬城1995年爆炸案之后,保險公司為何還在其保單中把恐怖襲擊列為不具名的危險,以至于它們并未因賠償“9·11”襲擊造成的損失而收取任何額外的保費?此外,為什么之前不收取額外費用的保險,現在要么買不到,要么價格極其高昂? 保險是人類*偉大的發明之一,也是降低風險非常有效的工具。當它按照設想起作用的時候,將為個人提供財務保障,為保險公司及其投資者提供有利可圖的商業模式。但在各個層面上,因為對保險不了解而產生的行為難以借助那些假定個人和公司通過權衡相關因素而做出合理行為的選擇模型而被理解。 不確定性同時為保險創造了需求和供給。如果你確定自己永遠不會因自己的過錯而損壞自己的車,那不購買碰撞保險可能更好。如果一家保險公司知道自己肯定會為某項索賠支付一定的費用,那么它就不會提供保費比其要支付的索賠金額更低的保險。但在現實中,事故發生的風險是存在的。如果你的車從未受到損壞,那你再為保險支付保費就可能有些不劃算了。但如果你把你的車徹底毀了,那買保險更好,因為保險公司會為你買輛新車。保險公司通過承擔你把自己的車弄壞的風險,來換取數額通常遠低于一輛新車價格的保費。如果公司對其保險價格的計算是對的,那它就能收取足夠多的保費并通過投資賺到足夠多的錢,以支付你和其他投保人的索賠,并仍有盈余。 保險對個人和社會的好處很大程度上源于人們行為的合理性和可預測性。它總能歸結為我們孩提時都曾聽過并覺得不耐煩的名言警句:“你應該提前想到這一點”(并購買足夠多的保險),或是“如果每個人都這么做怎么辦”(那就應該試著在索賠時索要比實際損失更高的金額)。 假設我患有輕度憂郁癥,并能說服我的醫生為某種我知道自己很可能并未患有的疾病開出檢查處方,且這項檢查的價格昂貴。如果我的保險涵蓋了這項檢查的費用,那我可以放心地做檢查。如果只有我一個人想做這項檢查,那么我的保費不會發生變化。但是,如果我投保的保險公司的每個投保人都這么做,那么我們的保費都將大幅上漲,我們*終都會為那些在醫學上難以證實的檢查多花很多錢。 沒有購買洪災保險卻遭受水害的房主都想讓政府解救他們——從字面上以及引申意義上。政府官員意識到了這一點,并提供了補貼形式的經濟激勵,以促使這些居住在洪水多發地區的人購買保險。但即使洪災保險費用大大低于保費所反映出的風險,許多在洪水多發區居住的居民也不會自愿購買保險。 因此,盡管保險看上去并不復雜,但各種誤解仍比比皆是,有時是出于合理的原因,但大多數情況下則毫無理由。消費者有時會搞錯,立法者和監管者常常并不清楚保險的作用,甚至保險經理人自己的行事作風有時也與他們所提供的產品的基本原則有所沖突。考慮到消費者的保費和保險公司的收益加在一起并不是小數目,我們應該盡量在所購買的保險的類型、購買多少保險以及不同保險應該如何定價方面做出明智的選擇。然而,正如我們舉例說明的那樣,人們在購買或銷售保險時,似乎常常不經過系統考慮,更不用說有明確簡單的決策準則了。 如果保險以正確的方式被購買和出售,它就能為消費者的幸福和經濟的平穩發展發揮巨大作用。因此,如果能對面臨風險的消費者和提供保障的保險公司兩方的決策過程做出改進,那么個人和社會的福利都將提高。為了更好地對行為做出評判,我們將制定供需的基準模型,并指出在經典經濟理論的基礎上應做出什么選擇。 ……
保險與行為經濟學 作者簡介
霍華德·C.坤魯斯(Howard C. Kunreuther),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決策科學、商業與公共政策學教授,沃頓風險管理與決策過程中心聯席主任,2011—2012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保險和資產管理委員會成員,美國科學促進協會會員,風險分析協會杰出研究員,于2001年獲得杰出成就獎。 馬克·V.保利(Mark V. Pauly),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衛生保健管理系教授,美國領先的健康經濟學家之一,曾擔任醫生報酬審議委員會委員,《國際衛生保健財經期刊》聯合主編以及《風險與不確定性期刊》副主編。 斯泰西·麥克莫羅(Stacey McMorrow),華盛頓特區城市研究所衛生政策中心助理研究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