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帝國的負重:公元1539年至今:1539 to the present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015537
- 條形碼:9787509015537 ; 978-7-5090-155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帝國的負重:公元1539年至今:1539 to the present 本書特色
在關注人類歷史中帝國的形式和命運方面,沒有任何學者所做的工作勝過安東尼·帕戈登。包括思想史學家、政治理論學者、早期現代主義學者和帝國歷史學家在內的廣大讀者必將為《帝國的重負》一書所折服。 ——大衛·阿米蒂奇,哈佛大學歷史系勞埃德·布蘭克費恩講座教授 作者從帝國政治形態的持久性、斯多葛學派世界主義到國際法和當代人權的帝國源起的思考,反復展示了從沉浸式歷史研究中所收獲的理論見解。本書關于西班牙帝國的論述極為出色,體現了帕戈登在西班牙帝國政治思想研究領域無可匹敵的權威地位。 ——詹妮弗·皮茨,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副教授 綜合了歷史、政治理論和法律分析的《帝國的重負》,是必讀之作。 ——妮哈·布塔,歐洲大學研究所國際公法教授
帝國的負重:公元1539年至今:1539 to the present 內容簡介
縱觀人類歷史,帝國要比民族國家更穩定,地域范圍更廣,關于帝國起源的政治學思辯也更耗人心力。然而,盡管歷史上對“帝國”和“帝國主義”進行了曠日持久的討論并且*近再次引起了人們的研究興趣,但是對“帝國究竟是什么”的問題,人們似乎并沒有形成清晰的認知!兜蹏闹刎摗凡坏峁┝艘粋“帝國”的概念,還對“帝國”進行了初步的描述。作者帶我們探討了帝國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對帝國的認知,討論了城邦式帝國與其外部行省或殖民地之間真實的或想象中的關系,研究了如何認識和解釋適用于帝國各地、族群的法律問題。同時還指出,不能拋開歐洲帝國的悠久歷史來理解現代國家關系的概念,尤其是來理解現代國際法概念的演變過程。
帝國的負重:公元1539年至今:1539 to the present 目錄
前 言
導 言 帝國的剖析:從羅馬到華盛頓
**章 為帝國辯護:薩拉曼卡學派和“印第安事務”
第二章 “從野蠻到文明”:阿爾貝里科·貞提利論帝國的合法性
第三章 移居新世界:早期現代世界的民族、種族和帝國
第四章 征服、殖民、購買、特許權:英國人占領美洲的正當性理由
第五章 占領海洋:雨果·格老秀斯和塞拉芬·德·弗萊塔論發現和先占權
第六章 自我革新:伊比利亞美洲世界政治想象中的改革和革命
第七章 從“國際權利”到“世界公民權利”:伊曼努爾·康德論法的連續性和帝國的限度
第八章 “野蠻人的沖動——文明人的權衡”:征服、商業和帝國的批判啟蒙
第九章 人權、自然權利和歐洲的帝國遺產
參考文獻
致 謝
索 引
帝國的負重:公元1539年至今:1539 to the present 作者簡介
安東尼·帕戈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科學與歷史系特聘教授。曾擔任牛津大學默頓學院研究員、倫敦沃堡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佛羅倫薩歐洲大學研究所歷史學教授、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思想史準教授和研究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哈里·布萊克歷史教授。近期出版的著作包括《兩個世界的戰爭:2500年來東方與西方的競逐》和《啟蒙運動以及它為何仍然重要》。曾在《新共和》、《國家利益》、《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國家報》(西班牙),《24小時太陽報》(意大利)、《倫敦書評》和《時代文學增刊》上發表多篇文章。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