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愛與意志(羅洛·梅文集)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300118826
- 條形碼:9787300118826 ; 978-7-300-1188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愛與意志(羅洛·梅文集) 本書特色
羅洛·梅把歐洲的存在主義哲學和心理學思想介紹到美國,開創(chuàng)了以探討人的存在價值和生存意義為主題的美國存在心理學及人本主義心理學中主張自我選擇的研究取向。他的20余部專著以其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帶給現(xiàn)代人深刻的精神啟示。
愛與意志(羅洛·梅文集) 內(nèi)容簡介
《愛與意志》是當代有名存在心理學大師、美國心理分析家羅洛·梅的一部精彩佳作,一問世就風靡世界!稅叟c意志》以高屋建瓴之氣度,妙趣橫生地描繪了人類本能之一的愛與意志的科學規(guī)律,從心理學、社會學、未來學的深度與廣度,剖析了各種病態(tài)的愛欲。書中還列舉了自古希臘神話傳說時期至文藝復興時期,以及尤其當代社會的文學、藝術(shù)、音樂、哲學、科技、宗教等各個領域里大量豐富的實例,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地論證觀點,揭示主題。
愛與意志(羅洛·梅文集) 目錄
**部分 愛
第二章 性與愛的悖論
第三章 愛欲與性欲的沖突
第四章 愛與死亡
第五章 愛與原始生命力
第六章 與原始生命力對話
第二部分 意志
第七章 意志的危機
第八章 愿望與意志
第九章 意向性
第十章 治療中的意向性
第三部分 愛與意志
第十一章 愛與意志的關(guān)系
第十二章 關(guān)懷的意義
第十三章 意識的交流
索引
愛與意志(羅洛·梅文集) 節(jié)選
**章 導言:我們的分裂性世界 卡桑德拉:阿波羅是預言家,他指派給我這工作……眾人:你已陶醉于這神力了嗎? 卡桑德拉:是的,那時我已預感到了這城市的命運。 ——摘自埃斯庫羅斯:《阿伽門農(nóng)》 我們的時代關(guān)于愛與意志的引人注目的問題在于,盡管從前我們總是將其視為生活困境的解決之道,而如今其本身已成為問題。的確,在這個過渡的時期,愛與意志變得更為艱難,指導我們心靈航向的古老神話與象征已不復存在,焦慮已成為流行病;我們彼此相擁,盡力讓自己感覺什么是愛;我們不敢選擇,因為我們害怕一旦選擇了一件事或一個人,我們就會失去另外一個。我們太害怕了,因此無法抓住機會。于是我們從根本上放棄了與之相連的情感與過程——而愛與意志首當其沖。個體被迫審視自己的內(nèi)心,也被不能確定自己的身份這樣的新問題所困擾。即:即使我知道自己是誰,我也無足輕重,我無法影響其他人。接下來便是冷漠,繼之而來的則為暴力,因為沒有人能夠永遠忍受因自己的無力而產(chǎn)生的麻木感。 愛作為生活困境的解決之道而被大肆宣揚,人們的自尊的提高或降低仰賴于是否得到愛。那些認為自己找到愛的人沉溺于自己是正人君子的想法,就如同從前加爾文教徒的財產(chǎn)被當作他們成為了上帝選民的確鑿證據(jù)。而那些未能找到愛的人不僅或多或少有一種剝奪感,而且他們的內(nèi)心更深處,受到傷害更嚴重的地方,他們的自尊被破壞,他們感到自己被貼上了新型賤民的標簽。他們求助于精神治療,訴說當他們凌晨醒來時,倒未必是感到特別孤獨或不愉快,但他們深信他們莫名其妙地失去了生活的大秘訣,并因此而備受折磨。而且一直以來,離婚率不斷升高,文學藝術(shù)作品中的陳詞濫調(diào)日漸增多,并且人們必須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對于許多人而言,性越來越容易得到,但卻越來越失去其意義。這種“愛”即使是不完全虛幻的,也是極其飄忽不定的,于是一些新的左翼政治團體成員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愛正是被我們的保守的社會損害的。因此他們所倡導的改革有著這樣明確的目的:建立一個“更有可能產(chǎn)生愛的世界”。 在這樣一個矛盾的情況之中,不難理解性愛——這一救贖之梯中*低級的人所共有的愛之表現(xiàn)形式就成為了我們關(guān)注的焦點,因為性根植于人之生理需求的本性。我們似乎至少可以仰賴它給予我們一種愛的復制品,但性卻也成為了西方人成敗的評判標準和負擔而非救贖。關(guān)于愛與性之技巧的書籍不斷出版,雖然可能幾周之內(nèi)仍很熱銷,但卻不可信。因為雖然大多數(shù)人無法說清,但似乎已意識到我們將追求性技巧視為得到救贖的方式而對其狂熱的程度已使我們忘記了我們所追求的救贖;挪粨衤肥侨祟惞爬隙质怯兄S刺意味的習慣,當我們失去了愛的價值與意義時,我們便會更執(zhí)著于對性的研究、數(shù)據(jù)以及技術(shù)幫助。無論金賽(Kinsey)調(diào)查與馬斯特斯一約翰遜(Masters-Johnson)的研究本身成敗如何,它們都是一種文化的反應,在這種文化中,愛所包含的人的意義不斷失去。愛被當成一種動力,一種推動我們的生活繼續(xù)前進的力量。但我們時代的巨變表明現(xiàn)在這動力本身也值得懷疑,愛已成為它自身的問題。 因此,實際上,愛已變得自相矛盾,以致一些進行家庭研究的人總結(jié)道:“愛”不過是家庭中更強勢的成員藉以控制其他成員的一個名義。羅納德·蘭恩(Ronald Laing)斷言,愛是暴力的面具。 意志可說也是同樣的情形。我們從維多利亞的祖先那里繼承了這樣的信念:生活中真正的問題是如何理性地決定該做什么——如此,意志便作為“能力”,使得我們隨時能夠做出決斷。而現(xiàn)在已不再是決定做什么的問題,而是決定如何做決定的問題。意志自身的基礎本身已經(jīng)成為疑問。 意志是種假象嗎?自弗洛伊德始的許多心理學家證明的確如此:“意志力”和“自由意志”這樣的詞——在我們父輩的詞匯中不可或缺一一在現(xiàn)代的、時髦的討論中已銷聲匿跡,或只是作為笑柄。人們?nèi)メt(yī)師那里尋求他們失去的意志的替代品:學習如何獲得“潛意識”來指導他們的生活,或?qū)W習*新的條件作用技巧來使得他們的行為得體,或使用藥物來消除一些生存的動機,或?qū)W習*新的“感情宣泄法”。但卻未意識到情感實質(zhì)上不是能夠爭取到的東西,而是你使自己沉湎于某種生命狀態(tài)之方式的副產(chǎn)品,但問題在于,他們?yōu)楹我褂眠@樣的狀態(tài)?在對于意志的調(diào)查中,萊斯利·法勃(Leslie Farber)斷言在意志的失敗中包含著我們時代的主要病癥。我們這時代應該被稱為“混亂意志的時代”。 P14-16
愛與意志(羅洛·梅文集) 作者簡介
羅洛·梅(Rollo May),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也是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代表人物之一。1909年生,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長期擔任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等名校教授,并曾擔任懷特學院的主任分析師。與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蘇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弗洛姆(Erich Fromm)、存在主義神學家蒂利希(Paul Tillich)等交往密切。羅洛·梅曾獲得過美國心理學會的臨床心理學科學和職業(yè)杰出貢獻獎、美國心理學基金會心理學終身成就獎章。出版著作有《人的自我尋求》《愛與意志》《焦慮的意義》《權(quán)力與無知:尋求暴力的根源》《創(chuàng)造的勇氣》《自由與命運》《存在之發(fā)現(xiàn)》和《哭喊神話》等二十余部!督箲]的意義》為其代表作之一。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