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大地有名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3107405
- 條形碼:9787213107405 ; 978-7-213-10740-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地有名 本書特色
大地本沒有名,人們關注了,也便有了名……追究萬千地名的“所以之意”,會發(fā)現(xiàn)其中奧妙無窮。 地名領域之宏闊豐富、地名學術之深邃無垠,由此也可見一斑了。 本書聚焦中國地名文化,從中國國號傳承、歷史上的地名故事講起,將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積淀的地名文化娓娓道來。
大地有名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中國地名文化,從中國國號傳承、歷史上的地名故事講起,將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積淀的地名文化娓娓道來。全書分上、中、下三編,其中上編主講中國國號的由來及傳承,中編講中國歷史文化中的地名,下編則講那些常識中的地名的由來。通過本書你可以了解到:神州赤縣、華夏九州,周秦漢唐、宋元明清與“中國”是什么關系?黃帝陵、關中、烏衣巷、長安坊市、瑯琊……一個個地名又蘊含哪些中國故事?名山大川、五湖四海、行政區(qū)劃常識中有怎樣的不尋常?
大地有名 目錄
上編 聞“名”識中國
說不盡的地名中國
解說名稱,認識“中國”
禹跡與九州:“創(chuàng)世記”的人文意義
源遠流長“漢”國號
有關“中華民國”國號的“一重公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的成立過程
China:失位的“震旦”與變味的“支那”
Serice:神秘的絲國
龍與獅:中國的動物象征
中編 地名與文史
歷史“常識”糾謬二例
黃帝陵究竟在何處?
叩“關”問“中”話戰(zhàn)事
蔣山、蔣州、蔣王廟與蔣子文崇拜
烏衣巷名稱的由來與烏衣國的傳說
韓愈郡望昌黎及相關問題質疑
《徐霞客游記》中的地名記述與研究
“寧夏”:美愿還是寫實?
改“鄂”為“楚”?何必折騰!
玩味《瑯琊榜》中的地名
《長安十二時辰》里的坊市與伏火雷
下編 地名里的中國
聽歌:“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
審圖:省區(qū)名稱的由來
填表:南北二京的地名“履歷”
逛街:“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品味:舌尖上的地名
魅力:天堂般的“江南”與秘境“香格里拉”
巡禮:佛道名山
泛舟:五湖四海
風俗:吉祥或忌諱
吟誦:“詩句連地理者,詞氣多高壯”
尷尬:惹人笑話的“望文生義”
演變:避諱與雅化
正名:從“埃峰”到“珠峰”
見證:滄海與桑田
回家:地名“萬花筒”
大地有名 節(jié)選
說不盡的地名中國 2005年11月1日,我在《現(xiàn)代快報》“鐘山夜話”專欄發(fā)表了一篇小文章《騎鶴上南京與楊花蘿卜》,其中寫道: 春有煙花三月、秋有二分明月的揚州,是很讓人向往的地方。二分明月出自唐人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煙花三月則做足了詩仙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的文章。李白的這兩句詩,化用的是梁朝殷蕓寫的孫吳故事:“有客相從,各言所志;蛟笧閾P州刺史,或愿多資財,或愿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币苍S人生理想不外乎當官、發(fā)財、成仙吧,“欲兼三者”就是奢望了,不過唐時揚州真的仿佛天堂,乃至有“揚(揚州)一益(成都)二”之說。 問題在于,殷蕓筆下的揚州,說的是六朝首都所在的南京;李白的廣陵揚州,當然指的就是今天揚州。牽白是真的不知道還是裝糊涂,不得而知。而今天的揚州若要大做“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的形象宣傳。則是將錯就錯的“揚虛子”商人功利行為了,知根知底的 南京文化人心理肯定會不平衡。 此段文字有些繞來繞去,不太熟悉地名變化的人,可能會犯糊涂。這里問題的關鍵在于:殷蕓故事里三國孫吳時代的揚州,與李白詩歌中唐代的揚州,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雖然同為“揚州”,卻是異地同名。孫吳的揚州,治所在今天的南京市,級別相當于現(xiàn)在的省,而且范圍很大;唐代的揚州,治所就在今天的揚州市,級別也只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地級市,范圍很小。如此,“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這樣的形象宣傳、旅游資源、雕塑題材,南京人當然不肯出讓給揚州。而且,李白說的是“下?lián)P州”,也與殷蕓說的“上揚州”不是一回事!吧蠐P州”的“揚州”,是孫吳以至六朝的首都所在,就是今天的南京市。這就如同我們今天說的“上北京”,到首都去,習慣稱“上”。李白說的“下?lián)P州”的“揚州”,只是唐朝的一個普通政區(qū),就是今天的揚州市。 從這個例子,不難看出地名學術的復雜、地名知識的重要。說起來,真正了解一個地名,我們要知道音、形、義、位、類五個要素,也就是讀音、寫法、字面義與指代義、位置、類別。雖然是否知道地名的字面義與指代義,并不影響我們對地名的使用,但音、形、位、類四個要素還是應該明確的,因為這些要素聯(lián)系著我們的生活,至于地名的義,則反映了我們的文化修養(yǎng)與知識水平。 說起地名與生活的關系,我們可以想象,現(xiàn)代生活是離不開地名的。沒有地名,城市乃至鄉(xiāng)村的生活將是一片混沌。以身份證為例,上面又有多少地名信息。然而地名不僅具有實用價值,它也映射著人類社會的過去與現(xiàn)在。地名是人們賦予各個地理實體的專有名稱。自古至今,那些曾經使用或正在使用的地名,都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命名的、公認的;反過來,地名又成為人類社會各種信息的載體。如此,站在今天的立場,我們可以認為:地名是當?shù)厝说哪槨⑼獾厝说难郏酋r活而廣泛的社會現(xiàn)象,是真實且珍貴的文獻資料,是必須保護與傳承的文化遺產。 以言地名是真實且珍貴的文獻資料,不妨舉兩個例子。 先說區(qū)域地名整體。1944年,金祖孟先生在《新中華》雜志第二卷第四期上發(fā)表了《新疆地名與新疆地理》一文。這篇文章非常精彩,通過分析新疆地名的特點,系統(tǒng)全面地說明了新疆地域的特征:新疆地名稀少,可以表示那里人口稀疏;新疆地名分布不均,可以表示那里各地帶土地利用程度的不同;新疆地名難讀、難懂、難記,可以表示那里民族、語言、文字的復雜;“迪化”“鎮(zhèn)西”一類取義于古代中央政府希望或意志的地名,可以表示那里的確位于地理上和文化上的邊疆;新疆漢文村落地名集中在天山東段的南北山麓,可以表示那里漢人的分布情形;新疆地名中與水相關字眼的普遍應用,可以表示那里氣候的干旱與水的可貴;新疆地名歷史上多變,可以表示那里村落以至都市常因溝渠的興廢與河道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如此等等,無疑拓寬、加深了我們對廣袤、美麗、神秘的新疆地區(qū)的真切理解。這就是地名作為文獻資料的特別價值。 再說城市地名個案。就以我生活與工作的城市南京為例,它擁有近2500年的城市史、450多年的都城史,是中國的第四大古都、中國南方*大的古都。那么如何理解南京的歷史呢?南京城市名稱的褒貶變遷與成千上萬的老地名,就是一條非常獨特而且非常有效的途徑。 P2-4
大地有名 作者簡介
胡阿祥,1963年生,安徽桐城人,文學博士。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南京大學六朝研究所所長。六朝博物館館長,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史學會歷史地理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地名學會城市地名專業(yè)委員會專家組首席專家,中國行政區(qū)劃與區(qū)域發(fā)展促進會政區(qū)沿革與地名文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栋偌抑v壇》主講人,《中國地名大會》點評嘉賓,書香江蘇形象大使。主要學術領域為中國中古文史、中國歷史人文地理、地名學。出版專著及各類大小冊子70多種,發(fā)表論文與隨筆500余篇。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