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塔拉茲傳:根脈深沉的絲路古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344760
- 條形碼:9787513344760 ; 978-7-5133-447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塔拉茲傳:根脈深沉的絲路古城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涅斯普別克˙達吾太是哈國作協主席力薦的哈國知名作家、記者,是哈國功勛藝術家和眾多獎項獲得者。為撰寫本書,作者閱讀了大量國內外史料,并實地探訪古城遺跡和當代名勝,為讀者生動呈現出一座知名古城的前世今生。作者帶病堅持創作直到生命*后一刻……《塔拉茲傳》成為作者生前*后一部作品;在此,請允許我以感恩之心謹向已在天堂的作者致以*誠摯的敬意和謝意!而今,在中哈兩國眾多部門眾多人的通力合作下,這部作品終于得以出版,謹此作為*好的祭奠和紀念。我深信,在中哈兩國這么多人真誠而艱苦的諸般努力下,中哈人民的友誼將萬古常青!
塔拉茲傳:根脈深沉的絲路古城 內容簡介
《塔拉茲傳:根脈深沉的絲路古城》是“絲路百城傳:哈薩克斯坦卷”重要讀本。在本書中作者以理性而不乏情感的筆觸系統梳理了哈薩克民族起源、塔拉茲市以及哈薩克汗國的發展歷史,對處于定居農業區域和游牧區域交界地帶非常獨特的草原文明進行了深入闡述,這里的山水風物、偉人圣賢、文人志士以及古今變化也得到系統呈現,對城市與絲綢之路的歷史關聯描寫貫穿始終。全書底蘊豐厚,史料翔實,旁征博引,觀點獨到。 哈薩克斯坦現任總統托卡耶夫撰寫長序推薦。他在序言中盛贊“絲路百城傳”大型叢書項目意義非凡,并熱情推薦列入叢書的哈薩克城市傳記,贊其歷史底蘊和人文精神將成為所有讀者的精神財富。
塔拉茲傳:根脈深沉的絲路古城 目錄
**章 導言:塔拉茲的歷史和命運 / 1
第二章 歷史悠久的印記 / 21
第三章 世事更迭的時代 / 35
第四章 傳奇與真相 / 51
第五章 古老歷史的見證 / 65
第六章 民族永恒的愿景 / 81
第七章 哈薩克汗國 / 91
第八章 高貴的靈魂 / 129
第九章 阿勒普統阿 / 143
第十章 出生于塔拉茲的偉大藝術家 / 155
第十一章 塔拉茲巨人陣 / 163
第十二章 令人驚嘆的大自然 / 215
第十三章 古代美術和金屬加工工藝 / 247
第十四章 日新月異的塔拉茲 / 257
譯后記 心底的話:請用心去感受哈薩克斯坦 / 269
塔拉茲傳:根脈深沉的絲路古城 節選
塔拉茲是一座擁有 2000 多年歷史的古城,它艱苦卓絕聞名遐邇的歷史引領我們融入其充滿矛盾沖突、攜帶各個歷史時期鮮明的特色、勝利和失敗交替、勇敢與懦弱并行的社會根脈之中,而那些曾經震撼歐亞大陸的歷史事件會一一浮現在我們的眼前,久久揮之不去。我們一路都在尋找,尋找什么呢?尋找的是我們自己。我們究竟是在什么時候,在什么樣的條件下,憑借什么進入了人類歷史?我們的先祖是誰?我們這個民族的正殿又在哪里?我們在問自己。關于這個問題,國內外有許多學術著作及論文。但現在看來,這一切還不足以把塔拉茲的歷史講述清楚,即便把相關的研究資料都交到我們手里,但人們的需求依舊很多…… ……棲息于歐亞大陸北部的先祖們以不斷改變的姿態進入了人類歷史舞臺,他們以不同的精神面貌適應千變萬化、動蕩不安的環境,延續生命,發展繁榮。他們用石鋤耕種土地,使棲息地變成了文明地域。在此基礎上才有了進入新時代的機遇,草原文化不斷發展,并交替傳播到東方與西方,形成了雙方之間的互補促進關系,使人類生活有了活力,不斷創新進步。在此期間,古代塔拉茲所在的中亞西部已經在舊石器時代走上了農耕業和畜牧業并舉發展的道路,前 6 世紀出現了被稱為“哲通文化”的定居中心。農耕、畜牧、器皿制作并加以裝飾的文化與美索不達米亞文化是一脈相承的。那里的人們早在六七千年之前就開始冶煉金屬,從事畜牧業。這一時期,人類*大的貢獻在于他們為了開辟發展之路,在歐亞北部*遼闊的區域——中亞修建城市。根據著名的考古學家瓦迪姆˙米哈伊洛維奇˙馬松的論述,修建城市的主要原因和條件是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手工業的快速發展。四千年前,中亞與哈薩克斯坦地域處于城市文明形成階段,有了城市的雛形。學者瓦迪姆˙米哈伊洛維奇˙馬松在自己的學術著作《萬城之國》中論述那個時期的塔拉茲城所在的塔拉斯河沿岸已經轉變到了農耕灌溉時期。 現在,我們面前有一個問題:什么人棲息于塔拉茲城?就像瓦迪姆˙米哈伊洛維奇˙馬松說的那樣,古代游牧社會雖然為城市的產生創造了條件,但由于游牧生活生產方式占據了優勢,所以不允許定居文明繼續向前發展。而定居人類族群憑借鐵器使農耕生產有了更好的發展,不斷擴大城市面積,創造財富。人們都想各自為政、發展進步,每個人都覺得為了自己的利益,有的是力氣。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的統一則被放置在了一邊。這么一來,農耕業與畜牧業分為兩個方向,相斥而非相濟。這一時期,是波斯阿赫門王朝*為輝煌的時期。但是,征服了北亞和中亞的定居民族,締造了世界帝國的波斯阿赫門王朝卻無法輕松地征服游牧民族,反而被他們所摧毀。在此時期,大流士一世灰飛煙滅。塞人抵抗聯軍首領斯皮塔梅內斯還曾率軍擊退了馬其頓這個進犯強敵,這個強敵曾經摧毀阿赫門王朝,一直向前抵達了錫爾河中部地區。以希羅多德、斯特拉波為首的古代希臘、羅馬歷史學家都將亞洲北方的游牧民族稱為“斯基泰人”,而波斯人則將他們稱為“圖爾人”。在古希臘的歷史文獻中只有被稱為“馬薩蓋特”的部族才算圖爾人。波斯人的楔形文字與巖畫所表達的游牧民族都被叫作“薩迦人”。 哈薩克是什么人?源自哪個部族?哈薩克斯坦……
塔拉茲傳:根脈深沉的絲路古城 作者簡介
涅斯普別克˙達吾太,哈薩克斯坦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江布爾州作協主席。曾任各大報紙、雜志記者部主任、主編等職,曾獲《阿拉西》國際文學獎,《哈薩克文學報》最佳散文,《達拉博孜》征文一等獎,哈薩克斯坦功臣稱號等各類獎項和國jia級榮譽。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