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高校思政課話語自覺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73988
- 條形碼:9787511573988 ; 978-7-5115-739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校思政課話語自覺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結合當代大學生自身實際,圍繞“構建高校思政課教學話語體系自覺與創新”這一主題,探討新形勢下如何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書從以下幾個維度展開研究:**,闡明西方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關系;第二,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與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的關系;第三,闡明思想政治教育和學術研究的關系;第四,闡明四門主干思想政治理論課之間的話語轉換和邏輯聯系;第五,闡明文化自信與話語自覺的關系。
高校思政課話語自覺研究 目錄
**章 導論
一、意識形態工作意義攸關
二、思政課教師的基本擔當
三、話語建設與話語自覺的基本路徑
第二章 思政課中的意識形態理論
一、意識形態的概念引人與認識
二、現實的從事活動的人與歷史觀
三、社會物質生活過程與意識形態
四、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基本問題
五、唯物史觀視域中的社會意識與文化
第三章 資本主義社會意識形態批判
一、資本主義社會意識形態的實質
二、資本主義社會意識形態的評價
三、意識形態批判的意義
第四章 意識形態領導權
一、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
二、工人階級領導權
三、共產主義道德與文化
四、意識形態領導權與中國道路
第五章 以“實踐”“矛盾”為例的話語自覺之探討
一、面對一種來自學術的“拷問”
二、教材體系話語中“矛盾”與“實踐”
三、錯位的質問的原因分析
四、思政課中的話語自覺
第六章 從重建政治的倫理生活看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一、政治倫理生活與價值追求的重建
二、黨員德性義務的回歸
三、社會的團結與凝聚
四、集體主義和為人民服務
第七章 文化自信的中國意義與世界意義
一、作為天下情懷的民族精神
二、近代的精神接力
三、文化自信的完整內涵
一、意識形態工作意義攸關
二、思政課教師的基本擔當
三、話語建設與話語自覺的基本路徑
第二章 思政課中的意識形態理論
一、意識形態的概念引人與認識
二、現實的從事活動的人與歷史觀
三、社會物質生活過程與意識形態
四、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基本問題
五、唯物史觀視域中的社會意識與文化
第三章 資本主義社會意識形態批判
一、資本主義社會意識形態的實質
二、資本主義社會意識形態的評價
三、意識形態批判的意義
第四章 意識形態領導權
一、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
二、工人階級領導權
三、共產主義道德與文化
四、意識形態領導權與中國道路
第五章 以“實踐”“矛盾”為例的話語自覺之探討
一、面對一種來自學術的“拷問”
二、教材體系話語中“矛盾”與“實踐”
三、錯位的質問的原因分析
四、思政課中的話語自覺
第六章 從重建政治的倫理生活看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一、政治倫理生活與價值追求的重建
二、黨員德性義務的回歸
三、社會的團結與凝聚
四、集體主義和為人民服務
第七章 文化自信的中國意義與世界意義
一、作為天下情懷的民族精神
二、近代的精神接力
三、文化自信的完整內涵
展開全部
高校思政課話語自覺研究 作者簡介
陳曉曦,男,安徽六安人,中共黨員,哲學博士。現為常熟理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主要為思想政治教育與倫理學理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中特)專項課題1項,省哲學社會科學課題1項,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課題1項;發表各類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CSSCI期刊3篇,《新華文摘》轉載1篇);譯著2部。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