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從自然時間到精神歷史(黑格爾耶拿哲學體系規劃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3967
- 條形碼:9787100213967 ; 978-7-100-21396-7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自然時間到精神歷史(黑格爾耶拿哲學體系規劃研究) 本書特色
黑格爾的時間學說《從自然時間到精神歷史——黑格爾耶拿哲學體系規劃研究》一書為作者關于黑格爾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的研究專著。全書梳理了黑格爾在時間問題上與諸家的爭論,討論了時間與“虛無主義”和實在論的關系問題。并進一步研究了為什么要有自然哲學、自然和邏輯是何關系,以及自然的實在進程如何的問題。此外,本書還探討了黑格爾精神哲學的興起,意識與歷史、語言等其他問題。本書是對黑格爾耶拿體系規劃的新近研究,具有較高學術價值。
從自然時間到精神歷史(黑格爾耶拿哲學體系規劃研究) 內容簡介
《從自然時間到精神歷史——黑格爾耶拿哲學體系規劃研究》一書為作者關于黑格爾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的研究專著。全書梳理了黑格爾在時間問題上與諸家的爭論,討論了時間與“虛無主義”和實在論的關系問題。并進一步研究了為什么要有自然哲學、自然和邏輯是何關系,以及自然的實在進程如何的問題。此外,本書還探討了黑格爾精神哲學的興起,意識與歷史、語言等其他問題。本書是對黑格爾耶拿體系規劃的新近研究,具有較高學術價值。 本書主線為“從自然時間到精神歷史”,屬于對體系規劃中“實在哲學”(即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部分的研究。本書由三部分組成:**部分呈現黑格爾在時間問題上與諸家的爭論,這些爭論的中心是時間與“虛無主義”和實在論的關系問題;第二部分是關于體系規劃自然時間的研究,也就是為什么要有自然哲學,自然和邏輯是何關系,以及自然的實在進程如何的研究;第三部分主題為時間的消滅和歷史的誕生,它關系黑格爾精神哲學的興起,意識與歷史、語言等諸多問題,也關系到從自然實在到概念實在的轉換是否合法的問題。三個部分共同構成黑格爾耶拿體系規劃整體面目及其重要性的獨特切面展現。
從自然時間到精神歷史(黑格爾耶拿哲學體系規劃研究) 目錄
**部 時間問題的發生:黑格爾與康德、雅各比、費希特和謝林之爭
**章 無時間的真無限:體系規劃前的黑格爾時間之思
**節 時間、無限與客觀世界:1802年前的黑格爾時間之思
第二節 《信仰與知識》中的時間問題:黑格爾與雅各比的差異
第二章 虛無主義:雅各比與康德關于時間問題的爭論
**節 客觀實在性與先驗對象X:雅各比的康德批判要點一
第二節 想象力與時間:雅各比的康德批判要點二
第三節 雅各比之康德批判的后續影響
第三章 主體性時間理論及其存在論缺陷:雅各比與黑格爾反對費希特
**節 引論:雅各比與黑格爾反對費希特
第二節 費希特主體性時間理論的導入:無時間的自我“實在性”
第三節 費希特的主體性時間理論:反思與時間
第四節 徹底的主體性時間理論及其存在論缺陷
第四章 直觀的自然還是概念的自然?謝林早期時間學說與耶拿時期黑格爾的比較分析
**節 準備性的概論:早期謝林的兩種存在論自然哲學
第二節 謝林早期的兩種時間理論及其與直觀的關系
第三節 反對直觀自然:黑格爾耶拿時期的概念化自然及其時間性展開
……
第二部 自然時間:黑格爾耶拿時期體系規劃自然哲學中的有限存在者
第三部 精神歷史的誕生:黑格爾耶拿時期體系規劃精神哲學對自然時間的消滅
結論
參考文獻
從自然時間到精神歷史(黑格爾耶拿哲學體系規劃研究) 節選
《從自然時間到精神歷史:黑格爾耶拿哲學體系規劃研究(新啟)》: 自1803年起,黑格爾尤其在其自然哲學之中對時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件事情需要合理的解釋。其中*重要的契機,就是我們在上一章中所看到的,黑格爾對主體性哲學內部的存在論缺陷的發現。這一發現不僅要歸功于雅各比的工作,而且也受到了謝林自然哲學的深刻影響。在上一章中,我們集中討論了雅各比與黑格爾的一致性,而在這一章中,將要集中處理的則是謝林與黑格爾自然哲學的關系問題。這不僅涉及在面對主體哲學的存在論缺陷的時候,謝林和黑格爾二者在何種意義上具有一致態度這一問題,而且同時需要解釋的是,黑格爾是如何在這一時期與謝林的時間學說拉開了距離的。這是因為,雖然黑格爾在耶拿早期深受謝林自然哲學影響,而恰恰是在那里,包含著謝林所進行的多種對時間問題進行回答的嘗試,并且正是在這些嘗試的影響下,黑格爾在耶拿早期才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時間學說。但盡管如此,黑格爾在1807年提出其著名的“時間的畫廊”說法時,還是與謝林決裂了,并且我們在黑格爾的耶拿體系規劃之中就可以明確地發現這一決裂的思想開端。這樣一來,本章所處理的,其實就是謝林早期自然時間學說對黑格爾而言的兩面性問題,即黑格爾是如何一方面選擇性地吸收謝林的工作內容,另一方面又對之展開批評的。 在《從自然時間到精神歷史:黑格爾耶拿哲學體系規劃研究(新啟)》第二章中我們已經看到:從康德開始,時間綜合機制就已是回答自然科學如何可能的關鍵一環。而在謝林各版早期自然哲學中,也都強調時間是理解自然自身展開的要點。同樣,黑格爾也認為,整個自然均處于時間治下,這已表明時間問題對自然哲學的關鍵性。從時間問題視角去探討早期謝林與黑格爾自然哲學,因此也就是在自然學說內在*核心處去展現二者的異同。可惜的是,中文學界對二者早期自然時間哲學少有問津,更不用說系統地清理其關系了。在國際范圍內,雖已有大量對二人早期自然哲學的研究,但從時間問題入手對二者進行分析的文章也不多見。這種在核心問題上的研究缺陷應得到補足。 同樣地,從歷史的線索看,這一缺陷也應得到重視。在**章中已經得到說明的是,到1803年為止,時間主題都還完全處于黑格爾主要哲學問題的一個邊緣域,隨后黑格爾在其耶拿自然哲學之中卻對時間產生了極大興趣。我們需要解釋這一轉變。同時要解釋的是,黑格爾是如何在這一時期與謝林的時間學說拉開距離的:黑格爾在耶拿早期深受謝林自然哲學及其時間學說的影響,盡管如此,在1807年他卻與謝林發生了決裂,且此決裂的原因之一也可追溯到其時間學說。由此,謝林對黑格爾形成其時間學說究竟產生了何種影響,其界限又何在,這些問題就應被認真考察。 為回答以上問題,本章將論證,在謝林早期諸自然哲學中,黑格爾尤其看重其1797年自然哲學的時間理論,而對其1799年的另一種時間理論興味索然。盡管如此,黑格爾并非照搬了謝林1797年的那些論述,而是以此為契機發展出了自己的獨特哲學,這也推動了黑格爾和謝林的反目。自此之后,黑格爾就走上了他概念化自然的道路,并反對謝林的那種智性直觀的自然。具體而言,本章意圖證成以下論點: 1.黑格爾與謝林均試圖通過自然哲學填補費希特留下的存在論缺陷,其途徑就是統一時間、物質與自然力,以構造不同于費希特意識哲學的實在哲學; 2.在謝林構筑實在哲學的努力過程中,相較于1799年獨立于意識哲學的自然時間學說,其1797年的自然時間學說與意識哲學結合得更緊密,對黑格爾影響也更大,因為后者既提供了實在性,又在自身中提供了其與意識的統一性; 3.但謝林的努力在黑格爾看來包含著“智性直觀”的問題,即只有先直接認可自然的永恒存在,才能對之加以解釋的問題。而對于黑格爾來說,這種不可解釋的直接性構成了對自然的時間性實在的一種威脅,即有限時間存在者的來源不可解釋,為此黑格爾引入了先行于自然存在的概念實在論機制,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其時間學說; 4.相對于謝林對時間進行雙重普遍化的方法,黑格爾特別注重時間存在者的個別化進程,其主要原因仍是反對基于“智性直觀”對無限自然存在的直接認定,并因此強化有限自然實在者的時間中介鏈條的重要性。 出于篇幅的考慮,我們沒有辦法將謝林早期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自然哲學和同一哲學的全貌進行巨細靡遺的復述,而只能提供一個概論,這是在進入本章之前需要事先說明的。盡管如此,這個概觀對我們關心的主題論述來說已經足夠了——它足夠表明兩種將被考察的謝林自然哲學的*重要特點,即它與先驗哲學的關系,以及在其后統一兩者的同一哲學內部的*大的問題。 ……
從自然時間到精神歷史(黑格爾耶拿哲學體系規劃研究) 作者簡介
余玥,四川大學哲學系特聘副研究員,中國德國哲學學會理事,德國波鴻大學德國古典哲學研究中心暨黑格爾檔案館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德國古典哲學、實踐哲學、現代性問題、美學。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任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及重點子課題負責人。在《哲學研究》等各級各類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