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唐人街 共生與同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5589
- 條形碼:9787100215589 ; 978-7-100-21558-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人街 共生與同化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社會學研究者這是人類歷史上,**次大量東方人和西方人在新大陸會合,創建他們的未來。 ——吳景超 這部社會學經典之作,關注的是**批華人初登新大陸所遭遇的種族與文化沖突。這些篳路藍縷的前輩們所經歷競爭、排斥、適應、同化與共生,仍是今日華人移民必須應答的生存命題。 吳景超先生借助“唐人街”這一觀察中美文明接觸的窗口,展現了文化碰撞與融合的豐富細節。在充滿細節的個案分析之后,他提出,人口流動將重建世界的經濟和政治秩序,對促進一個“偉大社會”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助益。從這一點出發,他在很早之前就預見了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力量,雖然期間必然也伴隨著文明間的劇烈沖突。 “也許一個世界共同體不像一個村莊那樣充滿詩意;也許一個世界政治秩序不如民族自治那么理想。然而,無論我們個人的希望和理想是什么,現在存在的動力,似乎正催促世界新秩序的誕生。”
唐人街 共生與同化 內容簡介
唐人街,有人稱之為西方世界中的“小東方”。沒有一個地方像唐人街那樣,近切而生動地展現了兩種文化的會合與碰撞。在這一獨特的社區,華人緊密交往,自成一體,仿佛這里便是海外的故鄉。在某種意義上,唐人街成了華人設法在外國土地上維持集體和個人生存的標志。而另一方面,唐人街又是華人作為一個群體,與外界發生聯系的樞紐之處,不同文明在共生中逐漸融合。 著名社會學家吳景超先生,借助社會學芝加哥學派的核心概念“共生”與“同化”,從大量珍貴的美國早期報刊與檔案材料中,梳理并闡釋了華人華僑初涉美洲大陸,在風俗、制度和價值觀等諸多方面,與美國社會既碰撞又互通的多面關系。這段中美人民相逢之初充滿波折與激蕩的歷史,仿佛一闕主調,其音綿綿,回旋至今。
唐人街 共生與同化 目錄
**章 中國人發現美洲
美洲,未知的世界
來到中國的**艘美國商船
三角貿易
來自新國度的人,還是新洋鬼子?
默默無聞的“哥倫布”們
黃金的引誘
冒險家們的歸來及其影響
繁忙的船運代理商
中國移民的先驅者
早期中國移民是受歡迎的
第二章 舊線織新網
在點物成金的國度
華人小吃店
家庭服務
洗衣和熨燙行業
對美國菜單的貢獻
當需要更多土地的時候
農業收獲時節的華工
克羅克的“筑路部隊”
華人參加制造工業
統計小結
第三章 有色眼鏡下的華人
變化中的華人
朋友和敵人
智力考察
身體考察
中國移民的特征
“黃禍”——老調重談
數字不會謊報嗎?
廉價勞動力的后果
華人無法消化
保持文化特征
不可與之通婚的種族
公眾輿論不是鐵板一塊
解釋
……
第四章 經濟危機和種族沖突
第五章 尋求安身立命之地
第六章 移民轉入地下
第七章 移民偷越國境
第八章 唐人街
第九章 唐人街的生活組織
第十章 幫會及幫會活動
第十一章 幫會斗爭
第十二章 華人家族和家庭生活
第十三章 家庭中的文化沖突
第十四章 **代和第二代的同化問題
第十五章 異族通婚
第十六章 邊際人
第十七章 從世界范圍看華人遷移
譯后記
唐人街 共生與同化 節選
變化中的華人 社會事物變化無常,其穩定性遠不如自然界的物質那樣,這是人們所公認的事實。我們今天認為是泛泛之交的人,也許明天就會成為朋友;反過來,如果背信棄義,朋友也會變為仇敵。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不斷地規定和重新規定著我們和一大批人的關系。在個人關系中是這樣,在群體之間和種族之間也是這樣。 我們看到,在19世紀中葉,當加利福尼亞的中國移民只有幾百人的時候,美國人以寬容、好奇、有時甚至是贊美的態度對待他們。這種態度如果說在一個時期是普遍情況的話,卻未能長期保持下來。寬容只是樂于奉獻給溫順、無害的華人,而一旦華人增加到似乎要威脅到白人的生存時,寬容就不復存在了。當美國人在街頭巷尾都能見到華人的身影時,對華人的新奇感也就消失了。當華人建成了唐人街,從而破壞了美國人對富有傳奇色彩的東方的幻想時,華人還有什么可贊美的呢?華人作為一種社會存在的性質很快發生了變化。原來,人們把華人看作是一種社會的或個人的實體,他看起來就那么無害;當他們一旦被看成是競爭者和對手時,立刻就呈現出一副危險嚇人的形象。
唐人街 共生與同化 作者簡介
吳景超(1901-1968),著名社會學家。1928年獲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回國后先后在金陵大學、清華大學社會學系任教。1935年后,在國民政府行政院任秘書、參事,經濟部秘書,善后救濟總署顧問等職。1947年重返清華大學社會學系。1953至1968年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計劃系教授。在都市社會學、中國經濟建設道路的研究方面有重要貢獻,先后主編《新經濟》和《新路》雜志,代表作有《第四種國家的出路》《中國經濟建設之路》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