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古代藩屬與朝貢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203775
- 條形碼:9787522203775 ; 978-7-5222-037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藩屬與朝貢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是有關我國古代藩屬與朝貢制度研究的論文集,匯集了從先秦到明清歷代關于藩屬與朝貢制度的研究文章,作者都是邊疆研究的專業學者,通過他們的梳理和研究,可以加深關于中國古代統一多民族國家和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歷程的認識,為當今加強邊疆治理、處理民族關系提供有益的歷史借鑒。
中國古代藩屬與朝貢研究 內容簡介
當前,中國邊疆研究吸引了來自歷史學、政治學、民族學、宗教學、社會學、軍事學及國際關系諸多學科學者的關注,而新世紀以來邊疆問題日益凸顯和“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普遍重視也吸引著更多國人聚焦邊疆,盡管有些大學開始培養碩博研究生,但“中國邊疆學”依然沒有出現在我國社會科學學科名錄之中,有關中國邊疆研究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更是任重道遠。 為了積極推動“三大體系”建設,為我國邊疆地區的穩定和發展服務,同時也為了紀念《中國邊疆史地研究》創刊三十周年、中國邊疆研究所即將迎來四十年所慶,我們從《中國邊疆史地研究》已經刊出的文章中輯錄了歷代治邊思想、歷代治邊政策、歷代藩屬和朝貢、歷代邊疆管理機構等專題文集,希望在學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推動有中國特色的中國邊疆學學科建設早日完成。
中國古代藩屬與朝貢研究 目錄
朝貢制度的理論淵源與時代特征
話語、視角與方法:近年來明清朝貢體制研究的幾個問題
是“藩屬體系”還是“朝貢體系”?
“藩屬”與“宗藩”辨析
“宗主權”與傳統藩屬體系的解體
藩屬與朝貢體制研究
不同藩屬體系的重組與王朝疆域的形成
漢至唐時期肅慎、挹婁、勿吉、靺鞨及其朝貢活動研究
北宋東亞多國體系下的外交博弈
蒙古汗國與元朝關系的考察
舅甥關系、貢賜關系、宗藩關系及“供施關系”
“慕利”與“慕義”
朝貢制度與東亞地區傳統國際秩序
東亞海域前期倭寇與朝貢體系的防控功能
對清代朝貢體制地位的再認識
從《中朝商民水陸通商章程》論晚清宗藩體制之爭議
略論古代中國和越南之間的宗藩關系
傳承與嬗變:從黎峻使團來華看晚清的中越關系
乾隆朝中緬戰爭前后的貿易變動與宗藩關系
試論清代中國西藏地方政府與不丹之間的宗藩關系
嘉慶至同治時期的中廓宗屬關系
從滿文檔案看洪扎與清朝宗藩關系的建立
清政府弱化琉球宗主權的歷史考察
晚清對外關系中的“一個外交兩種體制”現象芻議
……
書評與綜述
后記
中國古代藩屬與朝貢研究 作者簡介
李大龍,男,1964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編審、國家與疆域理論研究室主任、《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主編。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邊疆史、疆域理論,出版學術專著十余部,發表論文一百四十余篇。 劉清濤,男,1980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副編審、《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編輯部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邊疆史和疆域理論,發表相關論文多篇。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