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民俗掌故日歷:5.0版·2023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59456
- 條形碼:9787532659456 ; 978-7-5326-5945-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俗掌故日歷:5.0版·2023 本書特色
★ 48開布面精裝,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 掌故部分以初版于民國的《事物掌故叢談》為藍本。該書是中國民俗和文學史專家楊蔭深的代表作,探究了日常生活中五百多種事物的初來源和歷史演變,既是一部濃縮了的中華民俗史,也是內涵廣博而底蘊厚重的百科全書
★ 潘方爾的水墨漫畫圓軟通透,筆底磨盡歲月的火氣,一派澹澹清華,有前輩大家豐子愷的流風遺韻,與歲時節令、游藝雜耍等民俗文化內容珠聯璧合
★ 日期部分以潘方爾秦風漢韻、古樸雅致的印章和趙澄襄鐵畫銀鉤、拙樸自然的書法呈現
民俗掌故日歷:5.0版·2023 內容簡介
“兔”飛猛進的5.0版《民俗掌故日歷》來了! 2023年“升級版”《民俗掌故日歷》,既是“民俗日歷”,又是“詩詞日歷”——不可不知的民俗,不可不讀的詩詞。民俗風情、詩情畫意,燦爛的詩句背后還有豐富的民俗文化等您來看哦!《民俗掌故日歷》即將開啟5.0時代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伴隨新年腳步,由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仲富蘭主編的《民俗掌故日歷5.0版(2023)》來到了您的案頭。 新年新世界,日歷也不例外。從2019年的**版到如今的5.0版,年復一年,我們一直致力于推陳出新。 這是一部日歷書,可以查詢日期。365天,標識了每天的公歷農歷日期、天干地支、節氣、生肖等,可知寒暑,記錄了各種節日、紀念日,如“中國農民豐收日”“世界邏輯日”“世界詩歌日”等,可謂一應俱全。 這是一部民俗掌故日歷,可以深入了解中國民俗文化。民俗學前輩楊蔭深先生為后世留下的《事物掌故叢談》,涉及歲時令節、神仙鬼怪、衣冠服飾、飲料食品、居住交通、游戲娛樂、花草竹木等,揭示了我們的民俗文化源頭。 365天,天天有相應民俗。讀者可以通過*新編寫的簡潔文字,每天了解一個民俗掌故的來龍去脈、慶祝方式、注意事項等。古代掌故與當下風俗,一脈相承,卻也充滿演變。歷史與現實,常常就是這樣奇妙。 如花朝節,江南一帶以農歷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等。配上宋代戴復古《花朝侄孫子固家小集》詩:“今朝當社日,明日是花朝。佳節唯宜飲,東池適見招。綠深楊柳重,紅透海棠嬌。自笑鬢邊雪,多年不肯消。”詩文相應,揭示出燦爛的詩句背后的民俗文化元素,讀起來就很有趣味。 又如瓷器,由長石、高嶺土、石英等為原料燒制而成的器具,搭配唐代陸龜蒙《秘色越器》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在陸龜蒙筆下,這般精美絕倫的越窯秘色瓷已無法用普通語言來描述,只能用巧奪天工的“千峰翠色”來形容。 再以餃子為例,古稱“角兒”,據說餃子起源于東漢時期,為醫圣張仲景首創。后來用薺菜包餃子成為百姓新年食物,搭配清代何耳《水餃》詩:“略同湯餅賽新年,薺菜中含著齒鮮。*是上春三五日,盤餐到處定居先。”詩文相得益彰。 這也是一部漫畫書,圖文結合,相得益彰,可以日賞一畫。畫家潘方爾先生以豁達幽默的心態笑對生活,結合民俗主題,用一幅幅情趣盎然的漫畫來表達日常感悟。這些畫風獨特的漫畫,觸動人們的心靈,常常會讓讀者心領神會,報以會心一笑。 這還是一冊記事本。空白之處,可用于個人記事。點點滴滴,可以匯聚成一年的成長記錄。 這更是一部充滿詩與遠方的日歷,可以日誦一詩。與前幾版不同,這個版本匯集了與民俗相關的詩詞,也包括一些膾炙人口的民歌與兒歌。通過這些詩詞,讀者可以如臨其境,與古代詩人心氣相契,進一步深入了解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從而知道民俗從何處來,又向何處去。 “兔”飛猛進,讓我們共同走向這充滿詩情畫意的新的一年!
民俗掌故日歷:5.0版·2023 節選
民俗掌故日歷:5.0版·2023 作者簡介
仲富蘭,民俗學家、上海市民俗學會會長,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潛心研究中國民俗文化學、民俗傳播學,是中國民俗文化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承擔多項國家與上海市多項文創研究課題,已出版《上海六千年》《圖說中國人生禮儀》《中國民俗學通論》《水清土潤:江南民俗》《上海民俗:民俗文化視野下的上海日常生活》《民俗傳播學》《圖說中國百年社會生活變遷》等40 余部著作,部分論著被譯為英、俄、日、韓等國文字。 楊蔭深(1908-1989),中國古典文學史家、民俗學家。上海市第二至第六屆政協委員。曾任中國俗文學會顧問、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顧問,上海辭書學會理事。歷任商務印書館、上海辭書出版社編審,《辭海》編委等職。民俗學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游藝研究》、《中國民間文學概說》、《中國俗文學概論》、《日常事物掌故叢書》(1985年改稱《事物掌故叢談》)等。 潘方爾,繪畫、篆刻、書法篆刻家、水墨漫畫家。14 歲受何樂之先生啟蒙,后拜著名文物鑒定家、篆刻名家王敦化先生為師,成為其關門弟子。在《西泠藝叢》《文化》《篆刻》等書刊中有文章作品及專題介紹。多次參加海內外書法篆刻展并屢獲獎項,作品入藏海內外相關機構團體。著有《潘方爾印譜》等。連續5 年繪制上海辭書出版社《民俗掌故日歷》,曾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原動力”中國原創動漫出版扶持計劃。 康橋,上海市語文學會會員、上海翻譯家協會會員。1985 年起任教于上海大學文學院。曾出版專著、編著、譯著等幾十種。 趙澄襄 題簽、剪紙筆名澄子、雅舍和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委會副主任,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汕頭畫院畫師。中國畫作品入選第八、第九、第十屆全國美展,獲文化部、省、市各級獎項及國際獎項。作品入藏中國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等海內外相關機構團體。出版有個人畫集、剪紙集、散文集十余種。 楊以磊 藏書票設計旅美版畫家。浙江遂昌人。中國美術家協會藏書票協會會員,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版畫及藏書票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及國際展覽并獲獎。出版有《楊以磊木版書票集》、《楊以磊中國民間玩具書票集》(日本吾八書房出版)。 張建松,新華社高級記者。入選新華社首批“百名高層次人才支持計劃”。中國“2014年度海洋人物”。科普作品《深海探秘——換一個角度看地球》榮膺2021年度“中國好書”;《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新華社女記者238 天的南極、北極之旅》入選“2013 年國家新聞廣電出版總局(第十次)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獲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2015 年度“科普成果獎”一等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