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圖說武當秘技系列:武當密傳短棍
-
>
國際象棋入門 修訂本
-
>
西北八門拳技蹤述
-
>
健身氣功圖解:八段錦 五禽戲 易筋經 六字訣
-
>
實用武術擒拿訓練教程:擒拿解脫和反擒拿
-
>
武當流通門技擊闡秘
-
>
武當流通門武功闡秘
身體經驗的族際共享:云南蘭坪雜居民族的圈舞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013439
- 條形碼:9787566013439 ; 978-7-5660-134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身體經驗的族際共享:云南蘭坪雜居民族的圈舞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分別從地理、族源、民俗、舞蹈功能、舞蹈演變、傳承、舞姿動態特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與探究。
身體經驗的族際共享:云南蘭坪雜居民族的圈舞研究 目錄
導論
**節 研究內容與意義
第二節 研究取域與研究對象
第三節 研究理論與方法
理論回顧與視角
研究方法
第四節 內容與結構
**章 走進蘭坪:雜居民族圈舞的生存空間
**節 蘭花之坪——雜居民族的歷史境遇
蘭坪地理概述及自然生態環境
雜居民族的遷入
大分散、小聚居的村落構成
第二節 辨認的民族身份互融的族際關系
民族身份“識別”前后
族際關系中的“我”與“他”
小結
第二章 識別:雜居民族圈舞的多重樣貌
**節 文本中的塑造
文獻中的釋義
舞臺上的詮釋
第二節 田野中的場景
共享的節日——端午節
民眾的娛樂——廣場舞
小結
第三章 體驗:雜居民族圈舞的民族志考察
**節 通甸鎮上水俸村——白普米村落
相鄰互動的村落關系親密無間的家族紐帶
村民“身份置換”中的舞蹈實踐
三種語境中的村落圈舞
第二節 河西鄉聯合村——黑普米村落
封閉自足的生存環境血脈至親的家族關系
村民們理解的舞蹈
自由隨性的圈舞
第三節 八十一社區——多民族雜居村
自發形成的多民族村落相互交融的族際關系
村落中的各族共舞
多民族參與下生成的圈舞
小結
第四章 闡釋:圈舞中共享的身體經驗
**節 舞蹈被共享的前提
氐羌圈舞的經驗遺存
“大雜居、小聚居”的社會需求
從“我”到“我們”的情感認同
第二節 舞蹈中共享的文化要素
節日的時空
舞蹈的衣裳
音樂與道具
第三節 舞蹈中共享的身體語言
身體的調度
身體的形態
小結
第五章 理解:圈舞的“共享”與“獨有”
**節 “共享”的文化存在
村落與村落的共享
村落與外界的共享
第二節 “獨有”的身體表述
舞蹈形成的文化資源
新的生存空間
小結
結論
非“民族”界分的身體——對民族舞蹈范疇的思考
經驗的共享——對民族舞蹈功能的思考
身體的對話——對民族舞蹈傳承的思考
參考文獻
叢書附錄
附錄一 民族舞蹈調查手冊
附錄二 藝人生活史訪談提綱
附錄三 舞蹈傳承人檔案
附錄四 中國人口較少民族舞蹈文化傳承發展
與審美研究田野考察藝人名錄
附錄五 研究團隊簡況
致謝
后記一
后記二
后記三
展開全部
身體經驗的族際共享:云南蘭坪雜居民族的圈舞研究 作者簡介
鄧佑玲,土家族。中央民族大學文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博士后、日本東京大學訪問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現任北京舞蹈學院副院長,教授。長期致力于中國各少數民族傳統藝術與審美研究。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