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春秋史/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74605
- 條形碼:9787100074605 ; 978-7-100-07460-5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春秋史/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 內容簡介
童書業是我國當代有名的歷史學家,《春秋史》是學界公認的童書業的代表作,完成于1941年。《春秋史》是一部將正史體裁、紀年體、紀事體、政書及會要體、考雜體等體裁寫作之長融會而創作的一種分章綜述的斷代史新體裁。作者將深奧復雜的考證化為通俗淺顯的白話文,甚至將古文古詩也譯作白話文。其學術價值一直收到學界的贊賞。20世紀八九十年代,李學勤在提到春秋史研究狀況時,還說:“就專著而言,迄今為止還沒有代替建國前出版的童書業《春秋史》這一部書。”
春秋史/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 目錄
**章 西周史略附注
第二章 從西周到春秋時的經濟和社會情形
第三章 從西周到春秋時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學術
第四章 種族疆域與列國世系追述
第五章 黃河下游諸國的爭雄
第六章 齊桓稱霸前的國際形勢
第七章 齊桓公的霸業
第八章 秦晉的崛起與晉文稱霸前的國際形勢
第九章 城濮之戰與晉文襄的霸業
第十章 楚的強盛與狄的衰亡
第十一章 晉國的復霸
第十二章 弭兵之約的完成與中原弭兵時期各國內政的變遷
第十三章 社會制度的變遷
第十四章 孔子的出現
第十五章 北方政局的終結
第十六章 南方的混戰與吳的衰亡
第十七章 春秋史結論
知非簡譜
童書業著述目錄
童書業和他的《春秋史》
春秋史/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 節選
齊國內政的變遷(二)齊國齊國同晉國的國情相似,也是個貴族專政的國家。晉國強族多,所以互相兼并的結果,分裂成幾個集團;齊國的強族較少,所以兼并的結果,政權歸到新興的*強的世族陳氏(陳亡臣公子完之后)手里。先是,齊國世卿高、國二氏衰微后,執政的大族有崔、慶二氏,弒君專權,很是強橫。后來慶氏乘崔氏內亂,吞滅了崔氏;慶氏獨自當國,又被自己部下盧蒲癸、王何等聯合諸貴族攻掉。新興的強族陳氏就乘機起來厚施于民,取得了人民的信仰。同時公族欒、高二氏(都是惠公之后)專政,擅殺大臣,逐出群公子。陳氏又聯合起鮑氏把欒、高氏除滅。他召回群公子,向各公族討好,得到高唐的賞邑,于是勢力大強,政權漸被他所統一,就立定了代齊的根基了。 魯國內政的變遷(三)魯國魯國因“秉周禮”的緣故,由公族執掌大政。魯公族中以季、孟、叔三家為*強,他們都是桓公之后,所以稱做“三桓”。季氏尤世秉國政,強于二家。他們也模仿齊、晉貴族的榜樣,把公田漸漸收為私有。先是當魯文公去世,大夫東門遂殺嫡立庶,魯君從此失了國政。后來東門氏因與三桓爭政,被三桓除去,從此政權更集中于三家。魯宣公十五年,初立“稅畝”的制度。成公元年又作“丘甲”,大致都是想加重人民的貢賦,其事實之詳已不甚可知,但無疑地是由于三家的擴充自己勢力(作丘甲的原因,據《左傳》說是備齊;但此時正當魯君失政之始,這種舉動恐也有利于三家的)。到襄公十一年,魯作三軍,三家三分公室,各占其一:季氏盡取了一軍的實力和賦稅;孟氏也使一軍的子弟一半屬于自己(就是取了一軍的四分之一的所有權);叔氏則使一軍的子弟盡屬于自己(就是取了一軍的一半的所有權)。但孟、叔兩家都還把所屬軍隊的父兄的所有權歸給公家,總算比季氏客氣些。從此以后,三家的勢力格外強盛。到襄公二十九年,襄公朝楚,季氏乘機又取了卞地作為私邑,襄公嚇得幾乎不敢回國。襄公去世,子昭公稠即位,三家更乘機起來廢了舊作的三軍,仍復為二軍,把它分成四股:季氏獨揀取了兩股,叔、孟兩氏各取了一股,大家把公家的軍賦搶個干凈。魯國人民只向三家納征,再由三家轉向公家進貢。這樣一來,魯國實際已分成三國,魯君不過保存了一個宗主的虛名和一部分的民賦而已。到昭公二十五年,昭公因受不下季氏的凌逼,不能再相忍為國,就起兵攻襲季氏。季氏得到叔、孟兩家的援助,竟把昭公趕逐出國都去,終身不能回來,大夫專橫到這步田地,也就無以復加了。這時不但大夫專政,連大夫家里的家臣也專起家政和國政來,如季孫氏的陽虎、南蒯,叔孫氏的豎牛、侯犯,孟孫氏的公斂處父、公孫宿等,都是極強橫的家臣。 宋國內政的變遷(四)宋國宋國君權較強(楚太宰犯曾說:“諸侯惟宋事其君。”),但在元公(文公傳子共公瑕,共公傳子平公成,平公傳子元公佐)時也曾發生一次卿族叛變的大亂。原因是華、向二大族在國內勢力太大,怕宋公加討,他們就先動手作亂,大殺公族,劫了宋公,與宋公交換質子后才把他釋放。宋公心里懷恨,不久就起兵攻走二氏。隔了些時,二氏又乘機結了內應回國據邑叛變,召了吳師來伐宋。齊、晉、衛、曹諸國救宋,與宋兵擊破華氏,把他們圍住。華氏又向楚國乞援,楚人向宋國請求放出二氏,宋人答應,二氏逃奔楚國,一場內亂才得平息。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