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寫給孩子的古都歷史之旅——出發!我們的北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331336
- 條形碼:9787558331336 ; 978-7-5583-313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寫給孩子的古都歷史之旅——出發!我們的北京 本書特色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出版商務周報》、百道網等共同新書推薦,榮獲2021年出版融合獎。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陳志堅老師、科幻作家郝景芳、小說作家紫金陳等強烈推薦。 ●小故事里的大歷史。25個歷史小人物講述歷史故事,將文化、飲食、科技、建筑、民俗等內容貫穿在故事中,通過虛擬的故事講述一段段真實的歷史事件,再現長安和洛陽城的千年歷史,感受東漢、西漢、唐朝、北魏等不同朝代下的歷史變遷及文化魅力。 ●1000多個知識點關聯中小學課本教材。書中所講到的歷史知識,多與現行中小學語文、歷史教材內容相關聯。對于青少年讀者來說,既能引起青少年的閱讀興趣,又能拓展知識。書中設置小專欄對每個歷史知識點進行詳細介紹,增加孩子的歷史知識儲備。 ●500多幅趣味插圖再現古都城圖及歷史風貌。古都城圖繪制經過嚴謹考據,趣味性與藝術性相結合,讓孩子身臨其境感受古都的文化魅力,仿佛穿越回到歷史上的長安城和神都洛陽。 ●互動性與思考性的巧妙結合。掃描書中二維碼可以進行知識競答、游古都學成語等互動。每章節*后設置了“想一想”環節,讓讀者談談對歷史的理解,啟迪思考。
寫給孩子的古都歷史之旅——出發!我們的北京 內容簡介
《出發!我們的北京》是一套兒童歷史科普讀物,選取了波斯旅行家、內書堂小宦官、紫禁城宮女、琉璃廠古董商、蘇拉雜役等小人物講述了從元朝到明清時期北京城里發生的歷史故事,將文化、飲食、科技、建筑、民俗等內容貫穿在故事中。豐富的插圖再現古都城圖及歷史傳統文化,200多個知識帶你關聯中小學課本教材。
寫給孩子的古都歷史之旅——出發!我們的北京 目錄
一、波斯旅行家:著書記
1.大都城里的波斯旅行家
2.從絲綢之路來的西域客人們
3.城市的坊墻消失,胡同出現了
4.馬可·波羅的東方奇遇
5.落魄讀書人都去寫雜劇了
二、內書堂小宦官:尋夢記
1.在宦官學校里學習
2.大明皇帝在土木堡成了俘虜
3.于謙保衛北京城
4.被軟禁兩次的朱祁鎮
5.太上皇的反擊
三、紫禁城宮女:報恩記
1.農民起義軍打到了北京城
2.崇禎皇帝送走兒子,砍殺妻女
3.明朝的末代皇帝自殺了
4.吳三桂在山海關起兵了
5.大順皇帝走了,大清皇帝來了
四、琉璃廠古董商:求真記
1.雍正皇帝登基疑云
2.清朝皇子怎樣上學
3.康熙帝兩次廢黜太子
4.爭奪皇位的阿哥們
5.雍正帝篡改了康熙帝的遺詔?
五、蘇拉雜役:打工記
1.清朝皇帝一個人吃飯
2.皇家舉辦的“冬奧會” ——冰嬉
3.乾隆皇帝的后宮
4.*受寵愛的和孝公主
5.馬戛爾尼來了
寫給孩子的古都歷史之旅——出發!我們的北京 節選
1. 都城里的波斯旅行家 在至元三十年(1293年)盛夏的一天,波斯旅行家穆沙長途跋涉,終于到了元朝的京城——大都城。狂風暴雨中,他看見大都城的城門是那樣高大,門上的城樓更是壯麗無比,可惜四周的城墻全是黃土墻,一些地方被暴雨沖壞了,好在土墻上都鋪著葦席遮雨。 從和義門進了城,穆沙閃身躲在附近的一處屋檐下,那里站著好些避雨的人。 “何其壯觀!”穆沙望著遠處的一群高大建筑,忍不住地贊嘆道。 旁邊躲雨的一個漢族商人看他穿著波斯服裝,卻又說著漢語東張西望,像是初來乍到,就上前和他搭話:“你是頭一回來大都城吧?” 穆沙笑著點點頭,又忍不住去打量那群建筑,正琢磨著里面是個怎樣的仙境,就聽見商人說道:“別看了,那是皇宮,你進不去的。” “你知道里面是什么樣的,可以和我說說嗎?”穆沙問道,見商人面露疑慮之色,就從隨身行囊里摸出了一顆小珍珠遞給他,說,“我沒有歹意,只是好奇而已。” 這商人與穆沙搭話,本就看他是個蕃客,想著有利可圖,眼下收了珍珠也就說開了。 “瞧,這圍在皇城四周的蕭墻,大家都叫它‘紅門闌馬 墻’。墻里面是什么樣兒的,我有個親戚在皇宮里當差,也是他告訴我的啊。 “蕭墻之內,有一個很大的太液池,池東岸有一座宮城,皇帝就住在里面。宮城里有一座大明殿,那是皇宮的正殿,重要的皇家儀式和慶典宴會都在那里辦呢。都說帝王獨尊,可是大明殿里的皇帝寶座和皇后座位卻是并列的,不分尊卑,也是奇怪了。 “太液池東岸是宮城,西岸有已故皇太子真金的家人居住過 的宮殿。瞧見沒有,宮殿都在水邊,逐水草而居,是保留著草原人的習慣呢。據說,皇帝特地讓人把草原上的莎草種到皇宮里,提醒子孫們不要忘了草原。” 這里說的皇帝就是大蒙古國的第五任大汗、元朝的開國皇帝——忽必烈,如今他已是七十九歲高齡的老人。穆沙聽商人提到忽必烈,頓時出了神。忽必烈是英主,他的爺爺成吉思汗也是一代天驕。想當年,成吉思汗率領著蒙古鐵騎,東征西討,摧毀了多少國家的城池,才建立起龐大的蒙古帝國,是個令無數人膽戰心驚的君王。 回過神來,穆沙聽商人繼續說道:“可惜,皇帝一年中大半時間不住在皇宮里。每年春天,他們都會從大都城出發,經過居庸關,去上都城游獵宴飲,一直住到秋天才回來。” “整座大都城該有多大啊!”穆沙說著,真想立刻雨過天晴,到城里四處逛逛。 “是很大。外城一共有十一座城門,北面兩座,東、西、南 面各有三座,據說這是學哪吒的三頭六臂設計的呢!”商人笑著說道。 穆沙一聽,很是好奇:“哪吒?是誰?” “他是我們神話里的一位天神,長著三頭六臂。你看南面三門是‘三頭’,東西六門是‘六臂’,至于北面兩個門,就是兩條腿了。有意思吧?營造大都城的人叫劉秉忠,是個奇人啊。” 【元朝大都城穿越指南:現代北京城的前身是怎樣的?】 今天的北京城格局是怎樣形成的?還得追溯到元朝。 元朝的開創者忽必烈在燕京的金朝舊宮殿周圍新建了一座城市——大都城, 它就是現代北京城的雛形。大都城建好以后,燕京舊城里的官署和大部分的居民 都被遷移到了新城,舊城的大部分城墻也都被拆毀了。 大都城擁有外城、皇城、宮城三重城墻。外城是南北狹長的長方形,有十一 座城門,正南門是麗正門。城外圍挖了城壕,城墻的四角也修了高大的角樓。皇 城在外城的正中偏南位置,四周的蕭墻上開鑿了十五處紅門,都屯駐著蒙古軍, 所以皇城的蕭墻又被稱為“紅門闌馬墻”。在皇城內,東邊是宮城,西邊是太液 池和南北相對的兩座宮殿(南面是隆福宮,北面是興圣宮),北邊還有個御苑。 宮城在皇城之內的太液池東岸,它的主體建筑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以大明殿為 主,北部以延春閣為主。宮城有六座城門,正南門是崇天門。從外城的麗正門, 經過千步廊街、皇城的靈星門、宮城的崇天門,再到皇宮北面的鐘鼓樓,這是整 個大都城的中軸線。 【這件國寶,見證了元朝大都城“從無到有”的歷史】 瀆山大玉海,是忽必 烈命皇家工匠制造的用來盛酒 的巨型玉器,由整塊玉石雕琢 而成,可盛酒三十多石。它是 目前發現的中國古代*大的傳 世玉器,現藏于北京北海公園 的玉甕亭內。 元朝初年,忽必烈翻新燕 京城(今北京)的舊宮殿,把 這只瀆山大玉海安置在燕京瓊 華島的廣寒殿里。在不久后的 至元四年(1267年),元朝 開始在燕京修建一座新城—— 大都城,瀆山大玉海就這樣成 了大都城建造史的見證者。
寫給孩子的古都歷史之旅——出發!我們的北京 作者簡介
馮曉雪,浙江大學中文系本科、古代文學碩士。《浙江畫報》歷史專欄簽約作者,今日頭條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歷史頻道KOL,騰訊文博領域重點作者,產出過大量閱讀量超過10萬的文章,多次獲得媒體平臺的獎項。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