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中國建筑(空間的詩)(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84888
- 條形碼:9787568084888 ; 978-7-5680-8488-8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說中國建筑(空間的詩)(精) 本書特色
一部極簡的中國建筑圖解
有關建筑的歷史與知識紛繁龐雜、千頭萬緒,想要了解它并不容易。本書提綱挈領,以圖示和要點解讀的形式為讀者整理出中國建筑主要的10大建筑要素、44種風格與類型和39處經典的必賞建筑,輕松掌握建筑知識,領略空間之詩。 一場了解建筑的中國之旅
從造型、布局、木作、斗拱、榫卯到臺基、裝飾等中國建筑的關鍵要素,從秦漢王陵、絲綢之路的石窟寺廟、明清的皇家建筑、江南的私家園林到絢麗多彩的民居建筑,在不同時空和空間轉換,盡覽中國建筑的韻味。
圖說中國建筑(空間的詩)(精) 內容簡介
本書以圖示和要點解讀的形式,從10大建筑要素、44種風格類型和39處經典建筑作品三方面入手,精煉地梳理、解析了中國建筑的相關知識。清晰對應的圖解、建筑圖片輔以簡潔的文字解析,可以讓讀者對建筑的基本常識、專業概念,以及有代表性的中國建筑在結構制式、發展演變及風格特點等方面有清晰、有效的認知。
本書為建筑專業的專家執筆,帶領讀者更好地“讀懂”中國歷史中這些傳承底蘊、別有韻味的建筑“語言”和“詩句”,欣賞中國建筑藝術的美。
圖說中國建筑(空間的詩)(精) 目錄
一.建筑要素
造型與布局 .............................................. 8
大木作 ................................................... 11
結構類型 ............................................... 13
斗拱 ..................................................... 16
榫卯 ...................................................... 20
屋頂 ...................................................... 23
臺基 ...................................................... 27
小木作 ................................................... 29
彩畫 ...................................................... 31
脊飾 ...................................................... 33
二.風格與類型
早期城市與宮室..................................... 36
大風一曲振山河——長安與洛陽 ........... 38
祭祀制度與壇廟建筑 ............................. 40
先秦時期的墓葬..................................... 42
涵天徹地——秦漢帝王陵與貴族墓 ........ 44
居住建筑與皇家園林 ............................. 46
金聲玉振:造型與裝飾 .......................... 48
衣冠南渡——從洛陽到建康................... 50
儉奢之間——帝王陵與貴族墓 ............... 52
梵像入華夏——早期佛寺與佛塔 ........... 54
從絲路到中原——石窟寺的興起 ........... 56
聲色與文氣——宅與園 .......................... 58
胡風與漢俗:造型與裝飾 ...................... 60
天可汗之都——長安與洛陽................... 62
萬國衣冠拜冕旒——兩京宮室 ............... 64
武曌的宏愿——明堂與天堂................... 66
梁山絕唱——帝王陵與貴族墓 ............... 68
枝繁葉茂——佛塔的本土化與成熟 ........ 70
伽藍浮屠之變——佛寺的演化 ............... 72
會當凌絕頂——石窟寺的鼎盛 ............... 74
云想衣裳花想容——御苑與宅園 ........... 76
唐風勁起:造型與裝飾 .......................... 78
從塞北到江南——宋遼金西夏時期的都城 ...80
人神之間——禮制建筑 ..............................82
異彩紛呈的臣庶墓葬 .................................84
宗教建筑與石窟寺的演進 ..........................86
百花齊放——佛塔的多樣化 ......................88
文藝皇帝與士大夫園林 ..............................90
盛世華章:造型與裝飾 .............................92
元大都與明清兩京 .....................................94
南北故宮分三地 ........................................96
天柱地軸——明清北京中軸線 ...................98
皇家祭祀建筑與文武廟 ............................100
自我作古——從孝陵到十三陵 .................102
盛京三陵與東西陵 ...................................104
元明時期的佛教建筑 ...............................106
密法重興——清代佛教建筑 ....................108
道教與伊斯蘭教建筑的發展 ....................110
西山園林與避暑山莊 ...............................112
能不憶江南——私家園林 ........................114
絢麗多彩的民居建筑 ...............................116
雕梁畫棟:造型與裝飾 ............................118
多元化風格的引入 ...................................120
本土建筑師的探索與創作 ........................122
三.經典之作
殷墟婦好墓 .......................................... 125
廣漢三星堆遺址 .................................. 126
中山王陵 ............................................. 127
秦始皇陵 ............................................ 128
大葆臺漢墓 .......................................... 129
洛陽永寧寺塔 ..................................... 131
唐長安大明宮 ...................................... 132
唐乾陵石刻 .......................................... 133
莫高窟 ................................................. 135
云岡石窟 ............................................. 136
龍門石窟 ............................................. 137
五臺山南禪寺 ...................................... 138
五臺山佛光寺 ...................................... 140
平遙鎮國寺 .......................................... 141
太原晉祠 ............................................. 142
陳國公主墓 .......................................... 143
薊縣獨樂寺 .......................................... 144
易縣奉國寺 .......................................... 146
大同華嚴寺 .......................................... 147
大同善化寺 ......................................... 148
朔州崇福寺 .......................................... 149
正定隆興寺 .......................................... 150
大足石窟 ............................................. 151
應縣佛宮寺釋迦塔 ............................... 153
芮城永樂宮 .......................................... 154
沈陽故宮 ............................................. 155
天壇 .................................................... 156
解州關帝廟 .......................................... 157
十三陵長陵 .......................................... 158
普陀峪定東陵 ...................................... 160
洪洞廣勝寺 .......................................... 161
法海寺 ................................................. 163
真覺寺金剛寶座塔 ............................... 164
五臺山 ................................................. 165
雍和宮 ................................................. 166
承德外八廟 .......................................... 167
武當山 ................................................. 168
頤和園 ................................................. 169
拙政園 ................................................. 170
術語表 ....................................................... 176
展開全部
圖說中國建筑(空間的詩)(精) 節選
中國疆域廣大,各地自然條件差異明顯,各類人群的文化傳統與生活習俗也多有不同,由此形成了許多獨具特色的地域性建筑。但從整體來看,中國傳統建筑的單體造型大體保持了由屋頂、屋身、臺基共同構成的“三段式”特征,其中又以漢族地區的傳統木結構建筑*為典型。單體布局方面,中國傳統建筑普遍為矩形平面,一般于長邊方向開門,與歐洲古典神廟、教堂等建筑慣于短邊開門的做法差異明顯。就組群布局而言,中國傳統建筑以院落圍合為基本特征,通過由屋宇、圍墻、回廊等共同構成的內向性封閉空間,可以營造出寧靜、安全、舒適的生活起居環境。同時通過不同院落的巧妙組合,又可以形成規模龐大,且富有秩序感與神圣性的建筑群體,由此即可發展出滿足不同社會需求的建筑類型。 面闊與進深
傳統木構建筑由于受到材料特征的約束,單體平面普遍為矩形,內部以立柱形成十字形柱網。長邊稱面闊方向,短邊為進深方向,計量單位以兩根立柱之間的空間為一“開間”。面闊的開間數自隋唐之后通常取奇數,多為三至十一間,早期還有偶數開間的做法。進深方向則奇偶均可。不同位置的開間各有名稱,中央稱當心間或明間,盡端為梢間,其余均為次間。圖示為北京故宮太和殿平面圖,面闊十一開間,進深五開間。
圖說中國建筑(空間的詩)(精) 作者簡介
陳捷
同濟大學建規學院博士,現為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任文化遺產系主任。對中外建筑研究頗深,發表過諸多相關的專業論文、著述,參與中國高等院校(十二五)建筑專業基礎理論規劃教材《中外建筑簡史》的編撰。
張昕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博士,現為北京工業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持并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文物局資助項目,以及多項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規劃和設計。獲包括上海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在內的省、部級獎勵7項。代表性成果為專著《晉系風土建筑彩畫研究》、論文《〈梓人遺制〉小木作制度釋讀》《清光緒〈營造算例〉抄本校勘》等。